【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工艺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袖袢模板。
技术介绍
1、袖袢是梭织拉链衫中一个重要的部件,它通常缝制有魔术扣或四合扣,用于调节袖口的大小。根据制作裁片数量的不同,袖袢可分为“上下两层裁片组合”和“一块裁片对折后组合”两种形状。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袖袢通常使用平车进行缝制,但这种方法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些厂家开始采用模板结合花样机或模板机进行生产。
2、然而,现有的模板机在生产袖袢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完成一次缝制后,设备需要停止运行,以便手动拿取已缝制的袖袢并卡入新裁片固定在模板上,再次缝制。这个停车过程耗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其次,固定模板的设计不够灵活,无法适应不同尺寸的袖袢,这限制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袖袢模板,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依次轮换袖袢缝制区域模板,实现设备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但不限于下述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袖袢模板,包括:固定框,其设有中空结构的镂空区;和可换板,其数量至少为两个,其与所述镂空区相适配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镂空区,所述可换板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底板、面板、压折板和上翻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车缝区,所述第一车缝区设有用于裁片缝制路线的第一车缝槽;所述面板与底板大小一致且固接,所述面板设有与第一车缝区相适配的第二车缝区,所述第二车缝区设有第一镂空槽和与第一车缝槽相适配的第
4、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压折板为t字形,t字形的横边与所述底板可拆卸地转动连接,t字形的竖边顶抵所述裁片对折边。
5、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底板和面板叠加的厚度与固定框的厚度相匹配。
6、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车缝区设有远离裁片对折边的第二镂空槽,所述上翻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镂空槽相适配的第三镂空槽,所述第二镂空槽和第三镂空槽适于安装磁铁以固定裁片。
7、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设有沿固定框平面凸出于镂空区的第一对准凸块,所述底板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对准槽,所述面板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和第一对准槽相适配的第二对准槽。
8、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车缝槽、第二车缝槽和第三车缝槽均根据袖袢的最大尺码进行制作。
9、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一至第六技术方案任一项,其中,所述面板设有供裁片摆放的标记线,所述上翻板沿面板底边方向转动平行于面板时,所述标记线被上翻板所覆盖。
10、第八技术方案基于第七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车缝区和第二车缝区的数量为若干且依次排列,所述压折板和上翻板的数量与第一车缝区和第二车缝区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11、第九技术方案基于第八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压折板与底板采用挡边条连接,所述上翻板与所述面板采用挡边条连接。
12、第十技术方案基于第九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与可换板均采用pvc材料制作。
13、由上述对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在第一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换模的模板,将原本固定的袖袢缝制区域,即第一车缝区,从传统的固定模板中巧妙地分离出来,并重构为一个独立的、可替换的结构单元,称之为“可换板”。
15、具体而言,可换板由多层结构组成,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着底板、面板、压折板和上翻板。其中,底板作为最底层的基础支撑,其上设置有精确的第一车缝区,用于裁片的初步定位与缝制。面板则与底板紧密固定在一起,它不仅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通过其上的第二车缝区与底板的第一车缝区完美对接,确保裁片在车缝过程中的精确性。压折板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裁片对折的问题。它位于面板之上并可相对于面板转动,能够对裁片进行对折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上翻板则作为最上层结构,主要用于盖压裁片,在保护裁片不被错位的同时,也方便了后续的缝制操作。
16、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设备正在对第一套可换板上的裁片进行缝制时,操作人员可以同时准备第二套可换板的裁片对折摆放工作。这种并行操作的设计思路,使得裁片的摆放和车缝过程能够同时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停机时间以及手动拿取、摆放和固定模板的次数和时间。通过这种连续换模的设计,不仅实现了设备的高效运转,还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产能。
17、在第二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t字形的横边与底板可拆卸地转动连接,裁片可以在压折板上翻时放置在相应的车缝区,然后t字形的竖边压住裁片并对准裁片对折边,确保裁片准确地对齐并进行折叠,从而保证了裁片在缝制过程中的对齐和稳定性,避免了因裁片移位而导致的缝制误差。
18、在第三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底板和面板叠加的厚度与固定框的厚度相匹配,可以确保模板在组装时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贴合,减少缝隙和错位,并且确保了模板的整体厚度一致,这种一致性有助于增强模板的结构稳定性,使其在缝制过程中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变形。
19、在第四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磁铁被用作固定裁片的手段。考虑到一些老旧设备可能存在较大的抖动问题,导致裁片容易发生跑位现象,使用磁铁进行固定能够确保裁片在缝制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了裁片因设备抖动而产生的移位问题,进一步保证了缝制过程的精确性和产品质量,从而使得模板更加通用,能够应对各种缝制需求。
20、在第五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通过精确设置的第一对准凸块、第一对准槽和第二对准槽,固定框、底板和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了有效的确定和稳定。这种对准设计确保了模板在组装过程中的快速、准确定位,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1、在第六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第一车缝槽是根据袖袢的最大尺码进行制作的。这种设计考虑到了不同尺寸裁片的需求,使模板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通过这种方式,一套模板就可以满足所有尺码的生产需求,从而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22、在第七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翻板与面板的一侧直角边设置标记线,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裁片的摆放位置,从而减少了在缝制过程中调整裁片位置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在第八技术方案及相关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一车缝区和第二车缝区的数量,以及与之对应的压折板和上翻板的数量,模板能够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袖袢模板,用于裁片制作袖袢,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压折板(5)为T字形,T字形的横边(51)与所述底板(3)可拆卸地转动连接,T字形的竖边(52)顶抵所述裁片对折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和面板(4)叠加后的厚度与固定框(1)的厚度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车缝区(40)设有远离裁片对折边的第二镂空槽(43),所述上翻板(6)设有与所述第二镂空槽(43)相适配的第三镂空槽(62),所述第二镂空槽(43)和第三镂空槽(62)适于安装磁铁以固定裁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1)设有沿固定框(1)平面凸出于镂空区(11)的第一对准凸块(12),所述底板(3)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12)相适配的第一对准槽(32),所述面板(4)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12)和第一对准槽(32)相适配的第二对准槽(4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车缝槽(3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面板(4)设有供裁片摆放的标记线(45),所述上翻板(6)沿面板(4)底边方向转动平行于面板(4)时,所述标记线(45)被上翻板(6)所覆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车缝区(30)和第二车缝区(40)的数量为若干且依次排列,所述压折板(5)和上翻板(6)的数量与第一车缝区(30)和第二车缝区(40)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压折板(5)与底板(3)采用挡边条连接,所述上翻板(6)与所述面板(4)采用挡边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1)与可换板(2)均采用PVC材料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袖袢模板,用于裁片制作袖袢,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压折板(5)为t字形,t字形的横边(51)与所述底板(3)可拆卸地转动连接,t字形的竖边(52)顶抵所述裁片对折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3)和面板(4)叠加后的厚度与固定框(1)的厚度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车缝区(40)设有远离裁片对折边的第二镂空槽(43),所述上翻板(6)设有与所述第二镂空槽(43)相适配的第三镂空槽(62),所述第二镂空槽(43)和第三镂空槽(62)适于安装磁铁以固定裁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袢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框(1)设有沿固定框(1)平面凸出于镂空区(11)的第一对准凸块(12),所述底板(3)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12)相适配的第一对准槽(32),所述面板(4)设有与第一对准凸块(12)和第一对准槽(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圣柏,王猛,杨庚,许喜苗,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