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电机组件、电动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外部电源的通过母线铜排首先连接母线电容的接线片子上以达到平滑母线电压等作用,电机控制器一般包括电控壳体、母线电容和igbt模组,母线电容一般通过多段导电铜排依次连接,最终从电控壳体引出,再通过接插件和外部电源连接,多段导电铜排的长度比较长,在电控壳体内需要设置多个支撑位以支撑导电铜排,设计复杂,且占用电控壳体内的空间,不利于电机控制器的集成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其具有长度较短的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包括:电容和第一导电组件;电容包括电容本体和与电容本体连接的接线片,接线片包括第一接线片和第二接线片;第一导电组件用于连接外部的电源;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第一导电排与第一接线片相连,第二导电排与第二接线片相连,其中,在平行于接线片的平面的投影,第一导电排远离第一接线片的一端和第二导电排远离第二接线片的一端均不超出电容本体。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通过使在平行于接线片的平面的投影,第一导电排远离第一接线片的一端和第二导电排远离第二接线片的一端均不超出电容本体,这样的装配设计,能够减少第一导电组件的长度,从而减少第一导电组件对安装空间的占用,使得第一导电组件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远离所述电控壳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三导电排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排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所述第四导电排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平行设置,第二导电排和第四导电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的径向侧壁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对应,以便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括转接壳体,所述第三导电排和所述第四导电排叠置在所述转接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括滤波件,所述滤波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排、所述第四导电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件包括两个间隔开设置的滤波电容、电路板、第一滤波导电排和第二滤波导电排,所述电路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滤波电容之间,所述第一滤波导电排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滤波导电排具有所述第二连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本体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一侧由灌胶面封盖,所述第一导电组件支撑于所述灌胶面。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电容和所述壳盖之间,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聚磁磁体,所述感应传感器位于所述聚磁磁体的磁场中心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磁体为环绕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外周侧的U形,所述感应传感器位于U形的所述聚磁磁体的开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一体注塑在所述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二导电排和所述聚磁磁体的外表面的注塑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具有朝向所述控制板延伸的安装柱,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柱相对的安装孔,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还具有朝向所述控制板延伸的支撑部,在所述保护壳至所述控制板的方向上,所述支撑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磁体位于所述支撑部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所述控制板朝向所述电容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隔离板固定在所述控制板的所述第一侧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控制板之间具有用于将二者固定连接的粘结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位于所述隔离板背离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与所述聚磁磁体相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窗口对应的位置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感应传感器的尺寸,以允许所述感应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窗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塑胶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置槽,所述控制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开口朝向所述控制板,所述元器件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通过粘结件粘结。
25.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和权利要求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远离所述电控壳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三导电排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排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所述第四导电排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平行设置,第二导电排和第四导电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的径向侧壁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对应,以便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括转接壳体,所述第三导电排和所述第四导电排叠置在所述转接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括外套在所述转接壳体上的磁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组件还包括滤波件,所述滤波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排、所述第四导电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件包括两个间隔开设置的滤波电容、电路板、第一滤波导电排和第二滤波导电排,所述电路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滤波电容之间,所述第一滤波导电排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滤波导电排具有所述第二连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本体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一侧由灌胶面封盖,所述第一导电组件支撑于所述灌胶面。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电容和所述壳盖之间,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聚磁磁体,所述感应传感器位于所述聚磁磁体的磁场中心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磁体为环绕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外周侧的u形,所述感应传感器位于u形的所述聚磁磁体的开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泽,黄炳健,李会斌,庞祖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