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长缨专利>正文

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469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涉及机械拉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外缸体、内缸体和拉杆;所述外缸体的内腔滑动配合有所述内缸体;所述外缸体设置有将所述内缸体向后或向前推动的第一推力件;所述内缸体的内腔滑动配合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拉杆的后端连接,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内缸体的前端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所述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设置有螺套锁定组件。通过采用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可自动或手动对拉紧物件实施拉紧。拉紧力强,可靠性高,具有可持续性,便于远距离检查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工作状态,适合如对铁路车辆的防溜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拉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铁路车辆停放制动是指车辆处于无风压静止情况下所采用的止动方式,其目的是防止车辆自行溜车。

2、铁路上运行的车辆由前方的火车头以及后部连挂的车辆串接而成。整个车辆都是采用压力空气带动机械制动装置动作来进行制动减速或停车的,具体的列车管通过各车辆上的分配阀连接副风缸,副风缸通过分配阀连接制动缸,制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机械制动装置与闸瓦连接。制动的时候,副风缸内的压力空气驱动制动缸,进而通过机械制动装置带动闸瓦贴紧车轮。因后部连挂的车辆自身无压力空气风源,需依靠前部的火车头通过列车管风管路向后方的各车辆副风缸依次充入压力空气后,后方车辆制动缸才能产生制动力。当火车头与后部车辆分离后,后部车辆的制动力就靠其自身留存的压力空气来维持。但如果车辆与火车头长时间分离后,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留存的压力空气会发生自然泄漏,导致车辆逐渐丧失制动力。倘若车辆停留在坡道上,又未采取防溜措施,就会发生停留车辆自动溜车,导致挤坏道岔、撞车、撞人甚至翻车的重大事故。

3、在公告号为cn111923953b的专利文献公告了一种既可自动止动又可人工止动的铁路车辆停放制动装置,该方案通过在停放制动缸内的第一活塞带动芯杆伸缩运动实现制动,具体的通过第一弹簧的形变带动闸瓦靠拢车轮。但是该方案仅适用于轮瓦间隙(车辆车轮和闸瓦间隙)较小的车辆,而对于轮瓦间隙大的铁路车辆,弹簧需要更多的伸长以消除较大的轮瓦间隙,而且在轮瓦贴靠之后还需要闸瓦对车轮提供足够的压力,即轮瓦靠拢车轮之后产生的压力才是有效的制动力,但公告的方案中如车辆轮瓦间隙大时,弹簧绝大部分的弹力在驱动闸瓦靠近车轮的过程中就会基本释放,以至于闸瓦与车轮靠拢之后对车轮的压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大轮瓦间隙的铁路车辆坡道停放制动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以下简称:拉紧装置),通过采用内缸体回缩时压缩弹簧+锁定的方式,拉紧铁路车辆机械制动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各种轮瓦间隙的铁路车辆的坡道停放制动需求,制动力强,制动力不会随制动时间的延长而衰减,而且还适用于对各种绳索、链条、电力线、管道、传送带、机械传动装置、铆接装置、制动装置等等进行的拉紧及控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包括外缸体、内缸体和锁定组件;

3、所述外缸体的内腔滑动配合有所述内缸体,内缸体与外缸体间采用键、键槽配合,使所述内缸体相对所述外缸体可轴向滑动不可圆周转动;所述内缸体的外壁设置有锁定外螺纹;

4、所述外缸体设置有轴向推动所述内缸体滑动的第一推力件;

5、所述内缸体的内腔滑动配合有内活塞,所述内活塞与所述拉杆的后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前端穿设所述内缸体和所述外缸体的前端面后延伸至所述外缸体的外部,所述拉杆分别与所述内缸体、所述外缸体滑动配合;

6、所述内活塞与所述内缸体的前端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

7、所述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

8、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环形锁定齿轮和锁定销;

9、所述外缸体上转动配合有环形锁定齿轮,所述环形锁定齿轮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锁定外螺纹适配的锁定内螺纹,所述环形锁定齿轮的外壁设置有外齿,所述锁定销相对所述外缸体滑动配合,所述锁定销的滑动方向指向所述外齿或背离外齿;

10、所述外缸体设置有带动所述锁定销滑动的第二推力件。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推力件包括锁定筒和锁定销;

12、所述外缸体固定有锁定筒,所述锁定筒内设置有压力腔室;

13、所述压力腔室内滑动配合有压力活塞,所述压力活塞与所述锁定销的后端固定,所述锁定销的前端穿设所述锁定筒的前端,所述锁定销与所述锁定筒的前端滑动配合;

14、所述压力腔室的前端设置有加压孔,所述加压孔与压力控制装置连通,所述压力活塞与所述锁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将所述锁定销的前端向所述环形锁定齿轮的外齿方向推动。

15、优选地,所述锁定筒的后端对接有空心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后端设置有交叉的深卡槽和浅卡槽,所述锁定销的后端自所述空心的凸出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销的后端径向设置有与所述深卡槽或浅卡槽适配的手柄杆。

16、优选地,所述拉杆包括筒杆和芯杆,所述筒杆内设置所述芯杆,所述芯杆与所述筒杆之间留有摆动间隙,所述筒杆的后端与所述内活塞固定,所述内活塞设置有与所述筒杆的后端连通的摆孔,所述芯杆的后端穿设所述摆孔,所述内活塞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芯杆后端固定的摆动头。

17、所述拉紧装置运用到铁路车辆停放制动上,可通过链条、绳索或带槽口的导框连接所述拉紧装置的芯杆及车辆机械制动装置驱动端,以达到所述拉紧装置向后拉动的时候,带动车辆机械制动装置部件移动,使闸瓦抱紧车轮,车辆实施停放制动。

18、芯杆与筒杆之间留设有摆动间隙,因此芯杆和摆动头可以相对内活塞及筒杆摆动,即固定所述拉紧装置的时候,可以根据车辆机械制动装置驱动端的上下左右位置,自动调整芯杆的偏转角度,故圆珠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相对车辆机械制动装置驱动端设置的位置精度要求低,便于现场安装使用。

19、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力件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有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液压缸相对所述外缸体固定,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外缸体内部,并向后指向所述内缸体的前端;

20、所述压力腔室为液压腔室,所述压力活塞为液压活塞;所述加压孔为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位于所述液压腔室的前端,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油件,所述第二进液孔与所述压油件连通;

21、优选地,所述拉紧装置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其压力控制装置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压油泵、溢流阀、液路两位三通换向阀、第一液路通断阀、第二液路通断阀、第三液路通断阀和第四液路通断阀。

22、所述压油泵、所述液路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一液路通断阀、所述第二液路通断阀、所述第三液路通断阀和所述第四液路通断阀可以是手动、风动、电动或其他机械驱动。

23、所述压油泵的回油口与第一液管的一端连通,第一液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液路通断阀与第二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液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液路通断阀与第三液管的一端连通,第三液管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一进液孔;

24、所述压油泵的出油口与第四液管的一端连通;

25、第五液管的一端通过液路两位三通换向阀连通至所述第四液管的另一端或第六液管的一端;

26、所述第六液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液路通断阀连通至第七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七液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液管;

27、所述第五液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液路通断阀连通至所述第八液管的一端,所述第八液管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进液孔;

28、所述第二液管和所述第五液管通过第九液管连通,所述第一液管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323)、内缸体(324)和锁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筒杆(327)和芯杆(328),所述筒杆(327)内设置所述芯杆(328),所述芯杆(328)与所述筒杆(327)之间留有摆动间隙,所述筒杆(327)的后端与所述内活塞(325)固定,所述内活塞(325)设置有与所述筒杆(327)的后端连通的摆孔(330),所述芯杆(328)的后端穿设所述摆孔(330),所述内活塞(325)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芯杆(328)后端固定的摆动头(32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件包括锁定筒(337)和锁定销(3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筒(337)的后端对接有空心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后端设置有交叉的深卡槽(348)和浅卡槽(349),所述锁定销(338)的后端自所述空心的凸出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销(338)的后端径向设置有与所述深卡槽(348)或浅卡槽(349)适配的手柄杆(3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件包括第一液压缸(321),所述第一液压缸(321)设置有第一进液孔(410),所述第一液压缸(321)相对所述外缸体(323)固定,所述第一液压缸(32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外缸体(323)内部,并向后指向所述内缸体(324)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压油泵(561)、溢流阀(564)、液路两位三通换向阀(576)、第一液路通断阀(531)、第二液路通断阀(532)、第三液路通断阀(533)和第四液路通断阀(5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滑筒(301)、滑杆(306)、滑动活塞(302)和指示板(305),所述滑筒(301)内滑动配合有所述滑动活塞(302),所述滑动活塞(302)的侧壁设置有弹簧卡珠(308),所述滑筒(301)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弹簧卡珠(308)卡陷的环形卡槽(309),所述滑杆(306)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活塞(302)固定,所述滑杆(306)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所述滑筒(301)外部,所述滑筒(301)外部的所述滑杆(306)设置所述指示板(305),所述滑筒(301)靠近所述指示板(305)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滑筒(301)内的第一检测孔(304),所述滑筒(301)远离所述指示板(305)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滑筒(301)内的第二检测孔(303);所述第一检测孔(304)连通至所述第六液管(106),所述第二检测孔(303)连通至所述第三液管(10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件包括第一进气孔(401)和第三进气孔(404),所述第一进气孔(401)设置于所述外缸体(323)的前端,所述第三进气孔(404)设置于所述外缸体(323)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间断供风的气压控制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408)连通第三十九气管(239)的一端,第三十九气管(239)的另一端、第一排气孔(411)、第三排气孔(412)通过第二两位五通换向阀(577)连通至第四十气管(240)的一端或第四十一气管(241)的一端;所述第二两位五通换向阀(577)设置有第十六控制端(376)和第十七控制端(377),所述第十六控制端(376)通过第四十二气管(242)连通至所述第十四气管(214),所述第十七控制端(377)通过第四十三气管(243)连通至第十三气管(213);当所述第十六控制端(376)有压力空气时,推动阀芯移动,使第三十九气管(239)与第四十一气管(241)连通,第四十气管(240)与第一排气孔(411)相通,当所述第十七控制端(377)有压力空气时,反向推动阀芯,使第三十九气管(239)与第四十气管(240)连通,第四十一气管(241)与第三排气孔(412)相通;第四十气管(240)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检测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323)、内缸体(324)和锁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筒杆(327)和芯杆(328),所述筒杆(327)内设置所述芯杆(328),所述芯杆(328)与所述筒杆(327)之间留有摆动间隙,所述筒杆(327)的后端与所述内活塞(325)固定,所述内活塞(325)设置有与所述筒杆(327)的后端连通的摆孔(330),所述芯杆(328)的后端穿设所述摆孔(330),所述内活塞(325)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芯杆(328)后端固定的摆动头(32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件包括锁定筒(337)和锁定销(3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筒(337)的后端对接有空心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后端设置有交叉的深卡槽(348)和浅卡槽(349),所述锁定销(338)的后端自所述空心的凸出部向外延伸,所述锁定销(338)的后端径向设置有与所述深卡槽(348)或浅卡槽(349)适配的手柄杆(3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件包括第一液压缸(321),所述第一液压缸(321)设置有第一进液孔(410),所述第一液压缸(321)相对所述外缸体(323)固定,所述第一液压缸(32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外缸体(323)内部,并向后指向所述内缸体(324)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压油泵(561)、溢流阀(564)、液路两位三通换向阀(576)、第一液路通断阀(531)、第二液路通断阀(532)、第三液路通断阀(533)和第四液路通断阀(5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滑筒(301)、滑杆(306)、滑动活塞(302)和指示板(305),所述滑筒(301)内滑动配合有所述滑动活塞(302),所述滑动活塞(302)的侧壁设置有弹簧卡珠(308),所述滑筒(301)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弹簧卡珠(308)卡陷的环形卡槽(309),所述滑杆(306)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活塞(302)固定,所述滑杆(306)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所述滑筒(301)外部,所述滑筒(301)外部的所述滑杆(306)设置所述指示板(305),所述滑筒(301)靠近所述指示板(305)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滑筒(301)内的第一检测孔(304),所述滑筒(301)远离所述指示板(305)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至滑筒(301)内的第二检测孔(303);所述第一检测孔(304)连通至所述第六液管(106),所述第二检测孔(303)连通至所述第三液管(10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力件包括第一进气孔(401)和第三进气孔(404),所述第一进气孔(401)设置于所述外缸体(323)的前端,所述第三进气孔(404)设置于所述外缸体(323)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间断供风的气压控制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螺套锁定式拉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408)连通第三十九气管(239)的一端,第三十九气管(239)的另一端、第一排气孔(411)、第三排气孔(412)通过第二两位五通换向阀(577)连通至第四十气管(240)的一端或第四十一气管(241)的一端;所述第二两位五通换向阀(577)设置有第十六控制端(376)和第十七控制端(377),所述第十六控制端(376)通过第四十二气管(242)连通至所述第十四气管(214),所述第十七控制端(377)通过第四十三气管(243)连通至第十三气管(213);当所述第十六控制端(376)有压力空气时,推动阀芯移动,使第三十九气管(239)与第四十一气管(241)连通,第四十气管(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缨王建李雁李维利孙风波冯思远柳亚超安飞王帮立熊培翔
申请(专利权)人:冯长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