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涉及一种无氨弹力面料及服装。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功能性面料越来越受欢迎,其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由于面料编织完成后往往还需要染色,以满足对面料色彩、外观等方面的要求,但染色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也可能会对面料纤维造成损伤,因而目前也有采用色纱进行编织,使得面料自带色彩,无需后续染色过程,既能解决上述问题,也能够缩短纺织品的生产过程。
2、面料编织完成后再进行染色,染料位于最外层,受到外力作用或环境影响,容易发生脱落,因而面料的色牢度不足一直以来是很多面料存在的问题。面料的色牢度包括洗涤色牢度、干湿磨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汗渍色牢度、升华色牢度等。由于面料的色牢度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用色纱也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式。
3、为满足不同的着装要求,对面料功能性的要求也会不同,其中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是弹力性能,若是弹力性能较差,会影响衣物穿着时的舒适性。而影响衣物弹力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弹性面料的使用,目前弹性面料一般包括氨纶,虽然氨纶的弹性较强,但存在不易染色、弹力过剩、织造复杂,面料尺寸不稳定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易老化等问题,而且氨纶一般需要做成包覆纱才能上机织造,使得生产成本提高,因而有时需要采用其他种类的弹性纱线来替代氨纶。
4、cn 216885624u公开了一种弹性透气针织面料,该面料包括透气层和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弹力纱和吸湿纱,所述弹力纱和吸湿纱纬编形成双面纬编组织,所述弹力纱和吸湿纱的部分线圈周期性地采用
5、cn 215209878u公开了一种丙纶弹性针织面料及服装,该面料包括地纱线圈和毛圈线圈,所述地纱线圈由弹性涤纶编织为平纹结构,或所述地纱线圈由弹性涤纶与丙纶编织为平纹结构,所述毛圈线圈由丙纶编织为毛圈结构。该弹性针织面料主要是利用弹性涤纶来提供弹性作用,但涤纶的弹力作用相对较弱,且丙纶纤维不易染色,无论是面料染色,还是直接制作色丝,其难度较大。
6、综上所述,对于无氨弹力面料,需要寻找替代氨纶的弹性纤维或纱线,并同时采用色纱以省略后续的染色步骤,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氨弹力面料及服装,所述面料以色纱编织形成,无需后续的染色工艺,避免了染色废水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色纱由弹力色丝和涤纶色丝并丝形成,无需使用氨纶也可满足弹性性能,使得面料轻薄舒适,色牢度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氨弹力面料,所述无氨弹力面料由色纱编织而成,所述色纱由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并丝形成,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的并丝网络点的数量为40~120个/m,例如40个/m、50个/m、60个/m、70个/m、80个/m、90个/m、100个/m、110个/m或120个/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4、本技术中,对于无氨弹力面料的编织,尤其是适用于夏季服装的面料,为缩短面料的制备流程,本技术中直接采用色纱进行编织,以省略染色工艺,从而减少染色后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所述色纱由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并丝形成,前者在不使用氨纶的情况下使面料仍具备弹性,且降低使用氨纶时的操作复杂性,后者则是涤纶纱线,为面料的常用纤维,其同样使用色纱,使得整体面料的颜色可控且丰富;所述面料色牢度高、舒适柔软,性价比高、能耗低,对环境友好,适用范围较广。
5、本技术中,由于所述色纱由两种色丝纱线并丝形成,色纱上设置的并丝网络点是指每隔一段距离两种色丝纱线需要并接固定到一块,从而形成周期性重复结构;所述纱线是由1根或多根连续长丝或不连续的短纤维组成,纱线的原料即为纤维。
6、以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氨弹力面料纬平针面料、棉毛布面料、网眼面料、健康布面料、珠地布面料、罗马布面料、毛圈布面料、空气层面料、双面布面料、华夫格面料或汗布面料中任意一种。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色纱的细度为40~180d,例如40d、50d、60d、70d、80d、100d、120d、140d、150d、160d或180d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包括t400纱线、t8纱线、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纱线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纱线中的任意一种。
10、本技术中,所述弹力色丝纱线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利用其弹性性能,其中的t400纱线是由t400复合纤维组成的纱线,t400复合纤维是一种新型弹力复合纤维,由pet和ptt并列复合得到,不含氨纶但具有良好的弹性;t8纱线是由t8复合纤维组成的纱线,t8复合纤维由pet和pbt并列复合得到的新型弹力复合纤维。
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力色丝纱线的细度为20~100d,例如20d、30d、40d、50d、60d、70d、80d、90d或100d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色丝纱线包括涤纶低弹丝。
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色丝纱线的细度为20~80d,例如20d、30d、40d、50d、60d、70d或80d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4、本技术中,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的颜色是由原液进行着色的,即在纤维生产过程中将以色母粒为代表的着色材料混入纺丝熔体中,直接生产出有色纤维,该种方式具有环境友好、色牢度高、性价比高以及低能耗等特点。
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色纱的线长为5~20cm/50针。例如5cm/50针、6cm/50针、8cm/50针、10cm/50针、12cm/50针、14cm/50针、16cm/50针、18cm/50针或20cm/50针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6、本技术中,所述由于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并丝形成色纱,因而色纱的线长即相当于两者各自的线长。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氨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氨弹力面料由色纱编织而成,所述色纱由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并丝形成,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的并丝网络点的数量为40~120个/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氨弹力面料包括纬平针面料、棉毛布面料、网眼面料、健康布面料、珠地布面料、罗马布面料、毛圈布面料、空气层面料、双面布面料、华夫格面料或汗布面料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纱的细度为40~18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包括T400纱线、T8纱线、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纱线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纱线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色丝纱线的细度为20~10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色丝纱线包括涤纶低弹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色丝纱线的细度为20~80D。
8.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氨弹力面料的克重为120~280g/m2。
10.一种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的至少部分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氨弹力面料由色纱编织而成,所述色纱由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并丝形成,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和涤纶色丝纱线的并丝网络点的数量为40~120个/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氨弹力面料包括纬平针面料、棉毛布面料、网眼面料、健康布面料、珠地布面料、罗马布面料、毛圈布面料、空气层面料、双面布面料、华夫格面料或汗布面料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纱的细度为40~18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氨弹力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色丝纱线包括t400纱线、t8纱线、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纱线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李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依美时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