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埋线针是用于埋线疗法的一种医疗工具,它是一种长效的针灸治疗方式。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通过专用的埋线针将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埋入特定的穴位中,利用这种埋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神经等系统对人体进行双向良性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埋线疗法的主要作用包括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代谢,激发自身的潜能,适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如哮喘、胃炎、肠炎、中风、偏瘫、肥胖等,尤其是对慢性顽固性免疫力低下的疾病疗效显著。
2、埋线疗法使用的线材通常是可吸收的羊肠线或合成有机线,这些线材在体内会被逐渐吸收,无需取出,对人体无副作用,低过敏反应。埋线疗法的疗程一般是7-10天埋线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这些通常是正常的反应,不需要特别处理。
3、在选择埋线针和线材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疼痛耐受性以及病变部位来选择合适的针和线。例如,体质偏盛、肌肉较发达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较粗的针和线,而头颈部及胸背部肌肉较薄的部位则适宜选用较细的针和线。特殊穴位治疗时,也可能需要选择特殊处理的线材。
4、现有技术中,穴位埋线针多为手工操作,系将药线等放置在针头前端倒插入针头内,通过顶推针芯将针头内的药线推入皮肤中,边推针芯,边退边推针管,最终将药线埋植在穴位区域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然而,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穴位埋线操作具有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由于不同患者的穴位可能不同,而且不能观察
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及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及操作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包括针管和药线,该针管的一端设置有针尖,另一端连接有针管座;所述的药线一端从针管座自由插入并延伸至针尖,另一端配合有药线座;在所述的针管内设置有靠近针尖的微型摄像头,该微型摄像头连接有数据线,所述的数据线沿针管的内壁进入针管座并从该针管座穿出;还包括有与数据线穿出的一端连接的显示器。
3、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稳定机构,该稳定机构包括稳定环和滑动套管,所述的滑动套管滑动套设在针管上,在该滑动套管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的稳定环靠近针尖,在该稳定环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环连接的支撑杆。
4、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针管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滑动套管两端的限位胶圈。
5、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针管和滑动套管均采用透明材质,在所述的针管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6、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针管座向左凸起,右侧形成第一凹槽,在该凹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座,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座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的药线座向左凸起与第一凹槽适配,在该药线座的右侧形成第二凹槽,在所述的第二凹槽的边缘设置第二环形座,在该第二环形座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在所述的第二凹槽的中心设置有过线孔,所述的药线从该过线孔自由穿出。
7、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推送盖,该推送盖向左凸起形成与第二凹槽适配的推送部;所述的推送盖还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座内侧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
8、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针管上套设有握持筒,该握持筒与针管之间配合有阻尼环。
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化埋线针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a、沿针管滑动调节握持筒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安装一个限位胶圈,将滑动套管套上针管后安装第二个限位胶圈;
11、b、将稳定环接触到埋线位置,推动第一环形座让针尖扎入穴位,同时在显示器观察穴位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操作;
12、c、挤压推送药线,让其进入穴位。
13、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步骤c中,旋转推送盖,挤压推送药线进入穴位。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可视化埋线针及操作方法,通过针管、药线、针尖、针管座、药线座、微型摄像头、数据线以及显示器等的配合,在使用时将针尖插入人体穴位组织的同时微型摄像头获取穴位组织内部影像信息,医务人员从显示器观察,适应性地调整,能够大大提高埋线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和药线(17),该针管(1)的一端设置有针尖(2),另一端连接有针管座(3);所述的药线(17)一端从针管座(3)自由插入并延伸至针尖(2),另一端配合有药线座(14);在所述的针管(1)内设置有靠近针尖(2)的微型摄像头(6),该微型摄像头(6)连接有数据线(7),所述的数据线(7)沿针管(1)的内壁进入针管座(3)并从该针管座(3)穿出;还包括有与数据线(7)穿出的一端连接的显示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稳定机构,该稳定机构包括稳定环(9)和滑动套管(10),所述的滑动套管(10)滑动套设在针管(1)上,在该滑动套管(10)上设置有连接环(11);所述的稳定环(9)靠近针尖(2),在该稳定环(9)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环(11)连接的支撑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针管(1)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滑动套管(10)两端的限位胶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1)和滑动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座(3)向左凸起,右侧形成第一凹槽,在该凹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座(4),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座(4)上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槽(5);所述的药线座(14)向左凸起与第一凹槽适配,在该药线座(14)的右侧形成第二凹槽,在所述的第二凹槽的边缘设置第二环形座(15),在该第二环形座(15)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槽(5)配合的卡块(16);在所述的第二凹槽的中心设置有过线孔(21),所述的药线(17)从该过线孔(21)自由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推送盖(18),该推送盖(18)向左凸起形成与第二凹槽适配的推送部(20);所述的推送盖(18)还设置有外螺纹(19),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座(15)内侧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1)上套设有握持筒(23),该握持筒(23)与针管(1)之间配合有阻尼环(24)。
8.一种可视化埋线针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旋转推送盖(18),挤压推送药线(17)进入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和药线(17),该针管(1)的一端设置有针尖(2),另一端连接有针管座(3);所述的药线(17)一端从针管座(3)自由插入并延伸至针尖(2),另一端配合有药线座(14);在所述的针管(1)内设置有靠近针尖(2)的微型摄像头(6),该微型摄像头(6)连接有数据线(7),所述的数据线(7)沿针管(1)的内壁进入针管座(3)并从该针管座(3)穿出;还包括有与数据线(7)穿出的一端连接的显示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稳定机构,该稳定机构包括稳定环(9)和滑动套管(10),所述的滑动套管(10)滑动套设在针管(1)上,在该滑动套管(10)上设置有连接环(11);所述的稳定环(9)靠近针尖(2),在该稳定环(9)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环(11)连接的支撑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针管(1)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滑动套管(10)两端的限位胶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埋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1)和滑动套管(10)均采用透明材质,在所述的针管(1)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22)。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