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杆检测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杆检具。
技术介绍
1、连杆是汽车内燃机内的重要部件。
2、在安装连杆过程中,首先将连杆小头端与活塞相连接,再将连杆的大头端穿过缸套。
3、安装过程中,有极小的几率出现连杆大头端无法穿过缸套的情况。
4、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类拟状况,需要在连杆制造过程中预先对连杆进行检测,现在没有此类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检具,具有检测连杆大头端是否能顺利进入大头检测套内,杜绝出厂后的连杆出现装配问题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连杆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大头检测套,所述大头检测套内孔竖截面为圆形,所述底座顶部还设置有连杆小端固定部,连杆小端固定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连杆小端固定部包括连杆定位柱,所述连杆定位柱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连杆定位柱中心高度与所述大头检测套内孔中心高度相等;
4、连杆小端固定部正对所述大头检测套设置;
5、连杆小头孔套放在所述连杆定位柱上。
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杆小端固定部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滑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连杆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一侧;
7、所述连杆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
9、所述滑板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部分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滑板滑动连接。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板靠近所述大头检测套的一侧中部延伸形成靠板。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靠板的两侧与所述定位板两侧相平齐。
1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1.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大头检测套及与底座滑动连接的连杆小端固定部,通过连杆小端固定部初步限定连杆在检具上的位置后,通过移动连杆小端固定部从而移动连杆,检测连杆大头端是否能顺利进入大头检测套内,杜绝出厂后的连杆出现装配问题。
14、2.通过在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靠板,靠板与连杆一侧部分相贴合,避免连杆在放置时出现倾斜等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大头检测套(11),所述大头检测套(11)内孔竖截面为圆形,所述底座(1)顶部还设置有连杆小端固定部,连杆小端固定部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连杆小端固定部包括连杆定位柱(12),所述连杆定位柱(1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连杆定位柱(12)端中心高度与所述大头检测套(11)内孔中心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连杆小端固定部还包括滑板(2),所述滑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滑板(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板(21),所述连杆定位柱(1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所述第一导向槽(3)处固定设置有导向块(31),所述导向块(3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的一端平齐,所述导向块(31)上半部位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靠近所述大头检测套(11)的一侧中部延伸形成靠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4)的两侧与所述定位板(21)两侧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大头检测套(11),所述大头检测套(11)内孔竖截面为圆形,所述底座(1)顶部还设置有连杆小端固定部,连杆小端固定部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连杆小端固定部包括连杆定位柱(12),所述连杆定位柱(1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连杆定位柱(12)端中心高度与所述大头检测套(11)内孔中心高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检具,其特征在于:连杆小端固定部还包括滑板(2),所述滑板(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滑板(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板(21),所述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建龙,徐国华,刘广强,孙秋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远东连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