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isac)是指基于软硬件资源共享或信息共享,同时实现感知与通信功能协同的新型信息处理技术。且isac能够在通信与感知之间共享频谱、硬件平台,乃至基带波形和信号处理方法,从而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硬件效率,以获取集成增益(integration gain)。目前,通信感知一体化可以通过空口实现。
2、然而,现有的时隙结构无法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通过一种新的sl时隙结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由终端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确定侧行链路sl时隙,并在第一时域资源上发送感知序列,和/或在第二时域资源上接收感知回波;sl时隙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符号,第一符号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用于发送感知序列,第二时域资源用于接收感知回波。
4、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终端装置可以复用侧行链路的时域资源进行感知,即终端装置可以在sl时隙的第一时域资源,和/或第二时域资源上进行感知,也即,终端装置可以在与其他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同时,进行感知。例如,终端装置可以在通信的过程中,发送感知序列,并接收该感知序列对应的感知回波,以此进
5、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三时域资源,第三时域资源用于从发送完感知序列切换到开始接收感知回波,第三时域资源与第一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相邻。也就是说,终端装置在通过一套天线发送感知序列和接收感知回波时,第三时域资源是为天线从发送切换到接收而预留的时域资源,从而确保天线切换到接收时对应的是第二时域资源,进而保证天线能够正常接收感知回波。
6、可选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也即,可以灵活地对时域资源进行更小粒度的划分,从而能将各时域资源以更小粒度进行表示。可以理解,时间单元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表示,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时间单元”也可以被替换为任何可能的表述方式,不做限制。
7、可选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四时域资源,第四时域资源用于接收感知回波,第四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相同,第四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位于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可以理解,终端装置在通过一套天线进行发送感知序列和接收感知回波时,因在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三时域资源无法接收感知回波,故存在无法进行感知的盲区范围。在存在多套天线时,第四时域资源是为除发送感知序列的天线之外的其他天线接收感知回波设置的时域资源,且第四时域资源至少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这样,能避免在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无法接收感知回波,从而能避免出现盲区范围。
8、进一步的,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第四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或者第四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至少部分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也即,可以灵活地对时域资源进行更小粒度的划分,从而能将各时域资源以更小粒度进行表示。可以理解,时间单元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表示,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时间单元”也可以被替换为任何可能的表述方式,不做限制。
9、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位于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大于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用以在存在两套天线分别进行发送感知序列和接收感知回波时,灵活地设置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和位置。
10、可选地,第一符号包括第1个时间单元至第m个时间单元,第一时域资源包括第i个时间单元至第j个时间单元,第二时域资源包括第p个时间单元至第q个时间单元,第p个时间单元位于第i个时间单元与第j个时间单元之间,第q个时间单元位于第j个时间单元与第m个时间单元之间。也即,可以灵活地对时域资源进行更小粒度的划分,从而能将各时域资源以更小粒度进行表示。可以理解,时间单元仅为一种示例性的表示,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时间单元”也可以被替换为任何可能的表述方式,不做限制。
11、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符号的起始时间,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对此不做限制。
12、可选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符号的终止时间,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对此不做限制。
13、进一步的,第一符号为自动增益控制agc符号。sl时隙中的agc符号用于接收装置进行agc调整,且接收装置不关注agc符号上的具体内容,因此,使用agc符号进行感知,能兼容现有的sl时隙的结构,使得实现感知的同时不影响已有的通信性能。
14、可选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五时域资源,第五时域资源用于从接收完感知回波切换到开始发送或接收第二符号,第二符号与第一符号相邻;第五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相同。也即,第一符号可以为sl时隙的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第二符号可以为与该时隙相邻的下一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终端装置的天线从接收完感知回波切换到开始发送或接收第二符号时,可以通过第五时域资源为天线收发切换预留时间,从而能确保天线正常发送或接收第二符号。
15、进一步的,第一符号为保护周期gap符号。sl时隙的gap符号为各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且用于终端装置的天线的收发转换,因天线的收发转换时长可以只使用gap符号中的部分时域资源,无需全部时域资源,因此,可以将gap符号中部分时域资源用于进行感知,以及部分时域资源用于天线的收发转换,从而能兼容现有的sl时隙的结构,使得实现感知的同时不影响已有的通信性能。
16、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感知回波为感知序列对应的回波,用以终端装置的天线在发送感知序列后,接收该感知序列对应的感知回波,实现感知。
1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块,例如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例如,处理模块,用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用于从发送完所述感知序列切换到开始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四时域资源,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用于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相同,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位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第1个时间单元至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第i个时间单元至第j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第p个时间单元至第q个时间单元,所述第p个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i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j个时间单元之间,所述第q个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j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M个时间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符号的起始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符号的终止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为自动增益控制AGC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五时域资源,所述第五时域资源用于从接收完所述感知回波切换到开始发送或接收第二符号,所述第二符号与所述第一符号相邻;所述第五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为保护周期GAP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回波为所述感知序列对应的回波。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用于从发送完所述感知序列切换到开始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相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四时域资源,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用于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相同,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位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域资源包括所述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所述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或者所述第四时域资源包括所述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至少部分所述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用于从发送完所述感知序列切换到开始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四时域资源,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用于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相同,所述第四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位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三时域资源包括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四时域资源包括所述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所述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或者所述第四时域资源包括所述m1个连续的时间单元、所述m3个连续的时间单元和至少部分所述m2个连续的时间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1、m2和m3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之间,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第1个时间单元至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第i个时间单元至第j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包括第p个时间单元至第q个时间单元,所述第p个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i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j个时间单元之间,所述第q个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j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m个时间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符号的起始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符号的终止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为自动增益控制agc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五时域资源,所述第五时域资源用于从接收完所述感知回波切换到开始发送或接收第二符号,所述第二符号与所述第一符号相邻;所述第五时域资源的起始时间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终止时间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为保护周期gap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回波为所述感知序列对应的回波。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还包括第三时域资源,所述第三时域资源用于从发送完所述感知序列切换到开始接收所述感知回波,所述第三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相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符号包括m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包括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