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402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件,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该留置针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固定件本体使用弹力绷带制成,固定件本体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件本体包扎于患者手上的留置针处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形成有通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开口,通孔用于患者手掌和四指穿过,开口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宽度比为1~2∶5。该留置针固定件具有透气、不易发生过敏、使用后手部可活动,舒适度高、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长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件


技术介绍

1、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将留置针留置于患者的静脉血管中,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因此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2、当医护人员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的静脉血管穿刺成功后,相关技术中采用敷贴将针头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以此防止针头移位或脱落。静脉留置针敷贴通常为透明敷贴,存在不透气、易过敏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或儿童,透明敷贴造成的过敏问题更为突出。

3、为此,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儿童输液固定板,通过将手掌固定于该固定板上,可防止婴幼儿或儿童因手部活动导致针头移位或脱落的问题。然而,该种固定板通常是硬质材料制成,将手掌固定于该固定板后,该手无法自由活动,患者的舒适性受到影响;另外,使用该固定板固定手掌,由于留置针穿刺点暴露在外,还可能造成感染的问题,也可能引发留置针贴壁的问题。留置针与血管壁贴合后,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易出现液体流通不畅的问题,使得留置针难以继续使用。

4、因此,提供一种透气、不易过敏且使用舒适度高的留置针固定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固定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留置针敷贴存在不透气、易过敏,输液固定板存在舒适度低、易引发感染和贴壁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留置针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所述固定件本体使用弹力绷带制成,所述固定件本体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件本体包扎于患者手上的留置针处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通孔用于患者手掌和四指穿过,所述开口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宽度比为1~2∶5。

4、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长度满足:1/4l≤l1≤2/3l,其中,l为所述固定件本体的周向长度,l1为所述开口沿所述固定件本体周向方向的长度。

5、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位于手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位于手心部分的长度。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开口为所述固定件本体上的切缝结构或缺槽结构形成的。

7、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为所述固定件本体上的缺槽结构形成时,所述缺槽结构的夹角为15~30°。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搭接形成的。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本体上还设置有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复合材料层至少位于留置针的穿刺点处。

1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层包括银离子涂层,所述银离子涂层与患者皮肤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层还包括利多卡因纳米涂层,并且所述利多卡因纳米涂层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与所述银离子涂层之间,或者所述利多卡因纳米涂层与患者皮肤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或者所述留置针固定件还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套接于所述固定件本体外表面。

13、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的留置针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固定件本体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件本体包扎于患者手上的留置针处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形成有通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形成有开口,通孔用于患者手掌和四指穿过,开口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该种结构,使得留置针固定件与人体手部形状相匹配,不仅可对留置针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还可便于手部活动,舒适性高;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留置针固定件使用弹力绷带制成,弹力绷带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结构,利用该凹凸不平的结构固定留置针,不仅可降低贴壁的问题,从而可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长,而且将留置针固定件包扎于手上,留置针固定件不会完全与皮肤贴合,使得留置针固定件具有透气性好且不易引发过敏问题的优势。

15、即本技术的留置针固定件,可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留置针敷贴存在不透气、易过敏,输液固定板存在舒适度低、易引发感染和贴壁的技术问题。

16、第二方面,本技术的留置针固定件,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宽度比为1~2∶5,不仅可确保对留置针的固定包扎效果,而且还可使得在大拇指虎口处以及手心处不会有明显的异物感,也便于手部活动;同时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时,还可避免第一固定部对第二固定部的拉扯力过大,造成开口处撕裂以及拉扯力在固定件本体径向方向的分力过大,导致第二固定部对留置针施加的压力过大,影响患者使用舒适度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本体(110),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使用弹力绷带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的长度满足:1/4L≤L1≤2/3L,其中,L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的周向长度,L1为所述开口(130)沿所述固定件本体(110)周向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位于手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130)位于手心部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开口(130)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的切缝结构或缺槽结构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的缺槽结构形成时,所述缺槽结构的夹角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口(130)为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2)搭接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还设置有复合材料层(113),所述复合材料层(113)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110)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复合材料层(113)至少位于留置针(210)的穿刺点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层(113)包括银离子涂层(1131),所述银离子涂层(1131)与患者皮肤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层(113)还包括利多卡因纳米涂层(1132),并且所述利多卡因纳米涂层(1132)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与所述银离子涂层(1131)之间,或者所述利多卡因纳米涂层(1132)与患者皮肤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固定件本体(110)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或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本体(110),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使用弹力绷带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的长度满足:1/4l≤l1≤2/3l,其中,l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的周向长度,l1为所述开口(130)沿所述固定件本体(110)周向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位于手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130)位于手心部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开口(130)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的切缝结构或缺槽结构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0)为所述固定件本体(110)上的缺槽结构形成时,所述缺槽结构的夹角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思古诗瑶王睿轩史梦曦成凯月丁宣尹张玉雷迁文岑刘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