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棒料的基本无切削加工,具体为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拔长变形均匀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锻造成形过程中,拔长为一种常见的成型方法,而在长条类锻件的拔长过程中,通常采用上下平砧进行拔长。在拔长过程中,受平面摩擦力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锻件表面和芯部金属流动速率差异较大,使芯部变形量较表面过大,从而会影响锻件组织均匀性,使锻件芯部与表面力学性能产生明显差异。与此同时,锻件芯部变形过大会使锻件芯部较表面温升过快,严重者会使锻件芯部产生分层,形成亮带,导致锻件强度降低,对锻件性能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影响。
2、现阶段一般解决方法为拆分锻造火次,减少每火次变形量,以此方法来避免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因芯部变形过大而导致温升过快产生相变。但此方法会带来锻造火次过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大幅降低、未变形部位过多火次空烧对锻件性能产生直接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拔长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可在拔长过程中减少中间部分位移行程,增大周圈位移行程,改变芯部受力方向,从而有效减小锻件在拔长过程中的芯部与周圈变形量的差异性,提升锻件组织均匀性,减少锻造火次,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棒料放置在加热炉中加热,直到棒料芯部到达锻压温度;
4、s2:将棒料放置在上砧和下砧形成的锻压空间中,
5、s3:启动压机下压上砧,进行第一火次锻压,每一火次包括4道次的锻压,每一道次锻压完成后,将棒料绕其轴线旋转90°进行下一道次的锻压,每一道次的下压量为10%~19%,最后将棒料平至目标厚度;按照棒料第一道次锻压时的位置设定垂直于棒料轴线的竖直方向为z方向,垂直于棒料轴线的水平方向为x方向;第一道次锻压改变棒料z方向厚度,第二道次锻压改变棒料x方向厚度;
6、s4:重复步骤s1-s3,直到将棒料拔长完毕。
7、进一步,在步骤s3中,每一道次的下压量为13%~16%。
8、进一步,所述第三道次锻压完毕后,棒料的z方向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所述第四道次锻压完毕后,棒料的x方向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
9、进一步,所述压机为16mn液压机。
10、进一步,在步骤s1中,加热炉采用大型工业电阻炉,电炉符合或优于gjb标准的ⅲ类标准,电炉精度为±10℃。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砧上设置球面槽,并确定每一道次的下压量可在拔长过程中减少中间部分位移行程,增大周圈位移行程,改变芯部受力方向,从而有效减小棒料在拔长过程中的芯部与周圈变形量的差异性,提升棒料组织均匀性,减少锻造火次,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每一道次的下压量为13%~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道次锻压完毕后,棒料(4)的Z方向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所述第四道次锻压完毕后,棒料(4)的X方向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为16MN液压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加热炉采用大型工业电阻炉,电炉符合或优于GJB标准的Ⅲ类标准,电炉精度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每一道次的下压量为13%~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长条类锻件在拔长过程中变形均匀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道次锻压完毕后,棒料(4)的z方向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文强,刘崇智,龚彬,莫安军,路晴,魏明刚,崔明亮,闵武,曾扬,余胜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