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架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
技术介绍
1、轮毂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分,它是连接制动鼓(或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件,它用轴承套装在轴管或转向节轴颈上,轮毂内装有轮毂轴承,可加少量润滑脂,但不要加得过多,否则反而增加阻力,甚至造成外溢,辐式车轮的轮毂与轮辐铸成一体,强度较高,主要用于重型汽车;
2、轮毂在生产制造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轮毂模架;
3、轮毂模架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加料:将适量的原材料加入模架中;
5、成型:通过压力、温度等条件的控制,使原材料在模架内成型;
6、冷却:让成型后的轮毂在模架中冷却,以固定形状;
7、脱模:将已成型的轮毂从模架中取出;
8、轮毂模架主要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和上模具,左模具、右模具和上模具在进行合模的时候,形成整体模具,在此整体模具的浇口处倒入铝水,进行成型工作,左模具、右模具分别通过两组气缸进行实现驱动,但是两组气缸的设置,会直接增加装置的制造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包括顶模具,所述顶模具底部安装模芯,且模芯的一侧安装左侧模具,同时模芯的另一侧安装右侧模具,同时右侧模具与左侧模具在工作台的表面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
3、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柱,且连接柱端部与左侧模具进行
4、优选的,所述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均是通过齿轮、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工作,且左侧模具通过连接柱、传动柱和上齿条进行驱动,上齿条底部与齿轮啮合连接。
5、优选的,所述右侧模具通过连接柱、传动柱和下齿条进行驱动,且下齿条表面与齿轮啮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齿条和下齿条端部均固定安装滑块,且u形框的底部表面开设滑槽,且工作台底部开设滑槽,同时上齿条和下齿条均通过其上的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滑块和滑槽的剖面均为燕尾形设置。
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端部的限位块滑动设置在限位轨道的内部,且限位轨道端部与支撑座进行螺接固定,同时支撑座底部与工作台进行螺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设开口,且开口为长方形结构,同时开口的内部固定安装导向柱,导向柱插接在传动柱上开设的导向孔内部。
9、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传动柱和上齿条为“u”形结构,且连接柱和上齿条为平行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为同步相向运动结构,且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为水平横向运动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底部均安装滑动块,且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通过底部的滑动块滑动设置在工作台表面开设的滑动槽内部。
12、优选的,所述限位轨道和支撑座组合在一起构成“l”形结构,且限位轨道、支撑座和工作台组合在一起构成“u”形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转动,通过上齿条和下齿条进行分别驱动左侧模具、右侧模具进行同步向外或者同步向内进行运动,完成对左侧模具、右侧模具的开模或者合模工作,取代使用两组电机进行驱动工作,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机械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相对较高,降低装置的制造加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包括顶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具(1)底部安装模芯(4),且模芯(4)的一侧安装左侧模具(2),同时模芯(4)的另一侧安装右侧模具(3),同时右侧模具(3)与左侧模具(2)在工作台(9)的表面通过驱动组件(18)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均是通过齿轮(13)、步进电机(14)进行驱动工作,且左侧模具(2)通过连接柱(5)、传动柱(11)和上齿条(12)进行驱动,上齿条(12)底部与齿轮(13)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模具(3)通过连接柱(5)、传动柱(11)和下齿条(15)进行驱动,且下齿条(15)表面与齿轮(1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条(12)和下齿条(15)端部均固定安装滑块(16),且U形框(17)的底部表面开设滑槽,且工作台(9)底部开设滑槽,同时上齿条(12)和下齿条(15)均通过其上的滑块(16)滑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端部的限位块(6)滑动设置在限位轨道(7)的内部,且限位轨道(7)端部与支撑座(8)进行螺接固定,同时支撑座(8)底部与工作台(9)进行螺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的表面开设开口(91),且开口(91)为长方形结构,同时开口(91)的内部固定安装导向柱(10),导向柱(10)插接在传动柱(11)上开设的导向孔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传动柱(11)和上齿条(12)为“U”形结构,且连接柱(5)和上齿条(12)为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为同步相向运动结构,且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为水平横向运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底部均安装滑动块,且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通过底部的滑动块滑动设置在工作台(9)表面开设的滑动槽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轨道(7)和支撑座(8)组合在一起构成“L”形结构,且限位轨道(7)、支撑座(8)和工作台(9)组合在一起构成“U”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包括顶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具(1)底部安装模芯(4),且模芯(4)的一侧安装左侧模具(2),同时模芯(4)的另一侧安装右侧模具(3),同时右侧模具(3)与左侧模具(2)在工作台(9)的表面通过驱动组件(18)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具(2)和右侧模具(3)均是通过齿轮(13)、步进电机(14)进行驱动工作,且左侧模具(2)通过连接柱(5)、传动柱(11)和上齿条(12)进行驱动,上齿条(12)底部与齿轮(13)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模具(3)通过连接柱(5)、传动柱(11)和下齿条(15)进行驱动,且下齿条(15)表面与齿轮(1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条(12)和下齿条(15)端部均固定安装滑块(16),且u形框(17)的底部表面开设滑槽,且工作台(9)底部开设滑槽,同时上齿条(12)和下齿条(15)均通过其上的滑块(16)滑动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滑块(16)和滑槽的剖面均为燕尾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制造用差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端部的限位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善,彭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特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