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副刹车,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副刹车踏板,副刹车踏板与底座铰连,底座上安装拉索套,副刹车踏板上安装拉杆,拉杆的上端与副刹车踏板铰连,拉杆与拉索套内的拉索的一端连接。它安装时无需破坏原车结构,可直接放置在车内使用,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安装费用较低;它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安装有便于踩踏的踏板,并且整个副刹车结构简洁紧凑,可将副刹车的刹车动作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主刹车踏板,从而可实现及时有效的刹车效果,能确有效确保车上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副刹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类副刹车装置均存在以下不足,现有副刹车装置大都在安装时需要改动原车的结构,安装难度大、费用高;少数无需改动原车结构的副刹车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和操作不便的缺陷,难以达到及时刹车的效果。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都是由现有各类刹车装置的安装于副驾驶位置的副刹车总成的结构形状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家用副刹车,它结构简洁,操作快捷方便,安装费用低廉,可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刹车制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家用副刹车,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副刹车踏板,副刹车踏板与底座铰连,底座上安装拉索套,副刹车踏板上安装拉杆,拉杆的上端与副刹车踏板铰连,拉杆与拉索套内的拉索的一端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拉索套上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轴,拉索绕于的外周。拉杆的下端安装滑轮,滑轮与底座接触,拉索的一端通过滑轮的轮轴与拉杆连接。拉杆的下端安装滑套,滑套与拉杆的下端铰连,底座上安装滑杆,滑杆的外周安装滑套,拉索通过滑套与拉杆连接。固定座上安装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滑槽,滑槽内安装螺栓,调节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座连接,调节板上安装第二夹片和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第一夹片之间安装顶杆,顶杆上安装转轴,顶杆通过转轴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铰连。顶杆的下端至少开设两个定位孔,第一夹片上安装套筒,第一夹片上开设通孔,套筒内安装定位销,定位销的一端伸出套筒外安装拉环,定位销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一个定位孔,定位销的外周设置环形限位块,定位销的外周安装弹簧,环形限位块和弹簧均位于套筒内。固定座内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加长杆,固定座上安装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与加长杆接触。固定座的外周安装滑套,滑套上安装顶杆,滑套上安装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的一端与固定座接触。顶杆的上端安装顶板,顶板与顶杆铰连。固定座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翼板。 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安装时无需破坏原车结构,可直接放置在车内使用,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安装费用较低;它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安装有便于踩踏的踏板,并且整个副刹车结构简洁紧凑,可将副刹车的刹车动作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主刹车踏板,从而可实现及时有效的刹车效果,能确有效确保车上人员的安全。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结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有放置于正驾驶室内的固定座;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结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有放置于正驾驶室内的固定座;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结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有放置于正驾驶室内的第二种结构的固定座;图4是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顶杆上安装有顶板;图7是本技术第一种结构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有放置于正驾驶室内的第三种结构的固定座;图8是图1的C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底座2铰连座3扭簧4副刹车踏板5拉杆6滑轮7拉索8挡块9拉索套 IO固定座 ll定位块12轴 13主刹车踏板14滑杆 15滑套 16磁铁17限位板18空腔19加长杆20滑槽21螺栓22调节板23第一夹片24定位装置25转轴26复位扭簧27顶杆28顶板29第二夹片30通孔31定位孔32定位销33拉环34套筒35弹簧36环形限位块37滑套38透槽39定位螺栓40翼板41第一固定螺栓42第二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家用副刹车,包括底座l,底座1上安装副刹车踏板4,副刹车踏板4与底座1铰连,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为方便踩踏,制造时,可由副刹车踏板4的下端与底座1铰连;底座1上安装拉索套9,副刹车踏板4上安装拉杆5,拉杆5的上端与副刹车踏板4铰连,拉杆5与拉索套9内的拉索7的一端连接。安装时,拉索7的另一端可绕过油门踏板或离合踏板后与车内原有的主刹车踏板13连接,油门踏板或离合踏板可改变拉索7的拉动方向,使拉索7可拉动主刹车踏板13刹车;为方便改变拉索7拉动的方向,使其可更有效地拉动主刹车踏板13刹车,车内在位于主刹车踏板13附近,可安装一个定滑轮、一根轴或一根杆,令拉索7的另一端绕过上述的定滑轮、轴或杆,改变方向后再与主刹车踏板13连接。上述副刹车装置也可与现有的多种副制动装置或副刹车装置的安装于正驾驶位置的部分相连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公告号CN201254171,名称为放置式汽车副制动的专利文件内记载了安装于正驾驶位置的放置式支架37及放置式支架37上安装的软轴拉线挂轴4,本技术所述的家用副刹车可与上述放置式支架37连接配合;安装时,本技术所述的拉索7可绕过上述放置式支架滑套37上的软轴拉线挂轴4后再与车内原有的主刹车踏板13连接。 为方便改变拉索7拉动的拉动方向,使其能更有效地拉动主刹车踏板13进刹车制动,拉索套9上可安装固定座IO,固定座IO上安装轴12,拉索7的另一端绕于轴12外周,即安装时,拉索7的另一端绕过轴12改变方向后与主刹车踏板13连接;为方便安装使用,轴12可安装于固定座10的前端或前部。轴12的作用是改变拉索7的拉力方向,因此,轴12可用定滑轮替代。加工制造时,为方便安装副刹车踏板4,底座1上可设置铰连座2,副刹车踏板4通过铰连轴与铰连座2连接。为方便底座1上安装拉索套9,底座1上设置挡块8,挡块8与拉索套9连接。为方便拉索套9与固定座IO连接,固定座IO上设置定位块ll,定位块ll与拉索套9连接。 安装时,将底座l放置于副驾驶室内,将固定座IO放置于驾驶室内。当驾驶员未及时刹车制动时,副驾驶员可踩踏副刹车踏板4使其向车前方向转动,副刹车踏板4通过拉杆5带动拉索7向车前方向移动,从而使拉索7拉动主刹车踏板13动作实现刹车。 为减少拉杆5移动时与底座l之间的磨擦,縮短刹车时间,提高刹车效率,如图1所示,可在拉杆5的下端安装滑轮6,滑轮6与底座l接触,滑轮6可有效减小底座1与拉杆5之间的磨擦,拉索7的一端通过滑轮6的轮轴与拉杆5连接。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拉索7的一端也可直接与拉杆5连接。 为减少拉杆5移动时与底座1之间的磨擦,縮短刹车时间,提高刹车效率,如图2所示,还可采用以下方案拉杆5的下端安装滑套15,滑套15与拉杆5的下端铰连,底座1上安装滑杆14,滑杆14可通过其两端的支架与底座1连接,使滑杆14与底座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滑杆14与滑套15连接,滑套15安装于滑杆14的外周,滑套15可沿滑杆14直线运动,拉索7通过滑套15与拉杆5连接。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拉索7的一端也可直接与拉杆5连接。 为便于刹车完成后,副刹车踏板4可相对底座1迅速反转复位,可在副刹车踏板4与底座1的铰连轴上安装扭簧3,扭簧3的一端与副刹车踏板4连接,扭簧3的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扭簧3为副刹车踏板4提供复位的弹力。 为使固定座IO可根据不同车型而调节长度,以便牢固固定于正驾驶室内,如图3所示,固定座10上可安装调节板22,调节板22上开设滑槽20,滑槽20内安装螺栓21,调节板22通过螺栓21与固定座10连接,调节板22上安装第二夹片29和第一夹片23,第二夹片29和第一夹片23之间安装顶杆27,顶杆27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副刹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副刹车踏板(4),副刹车踏板(4)与底座(1)铰连,底座(1)上安装拉索套(9),副刹车踏板(4)上安装拉杆(5),拉杆(5)的上端与副刹车踏板(4)铰连,拉杆(5)与拉索套(9)内的拉索(7)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书福,
申请(专利权)人:史书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