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327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涉及家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饰面与木材外观塑型仿形板;步骤二:根据仿形板外观塑型容纳袋;步骤三:安装滚轮,将仿形板、固定条与容纳袋进行连接;步骤四:将饰面一端固定在仿形板上,将仿形板固定住;步骤五:将胶水均匀涂布于木材,将木材一端套入绳索内部,将木材与饰面一端进行贴合;步骤六:拆下销钉,匀速拉动木材与饰面,将木材与饰面其余部位穿过绳索;步骤七:贴合完毕后,切除饰面的工艺边。对木材与饰面进行预贴合,通过均速拉动木材,使饰面其余部位贴合至木材上,保证饰面贴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实木家具中为了提高其外观效果,有些零部件件需要做造型设计。在加工有凹弧与弧形突起的木柱时,木柱在铣型加工后需要将柔性的饰面片贴在木柱上。在贴合超长饰面片时,木材与饰面片均无法放入设备内部。对木柱与饰面片分段进行贴合时,柔性的饰面片其余部位将耷拉在平台上,需要手动抬起饰面片以便于将饰面片与木柱进行对齐。受木柱表面的凹弧与弧形突起影响,木柱与饰面片之间将存在空隙进而导致贴合不良,使成品出现空鼓且饰面片多处起皱,达不到产品品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根据饰面与木材外观塑型仿形板,仿形板硬化定型完成后,取下仿形板,取下饰面;

4、步骤二:将仿形板装入容纳袋内部,根据仿形板外观塑型容纳袋,容纳袋硬化定型完成后,取出仿形板,将弹性填充料填充入容纳袋后进行封口;

5、步骤三:根据待贴合饰面的木材规格确定滚轮数量,将绳索穿过各个滚轮后,将绳索两端穿过仿形板后进行绑定,将仿形板安装至固定条,将固定条安装至容纳袋中部;

6、步骤四:将饰面一端的工艺边通过销钉固定在仿形板上,将仿形板装夹固定住;

7、步骤五:将胶水均匀涂布于木材待贴合饰面的部位,胶水涂布完毕后将木材一端套入绳索内部,使饰面的工艺边夹设于绳索上的滚轮与木材无需贴合饰面的表面之间,调整木材位置使木材与饰面端部对齐,将木材与饰面一端进行贴合;

8、步骤六:拆下销钉,匀速拉动木材与饰面贴合完毕的一端,将木材与饰面其余部位穿过容纳袋与绳索之间;

9、步骤七:贴合完毕后,切除饰面的工艺边;

10、实木饰面贴合方法依靠如下所述的贴合机构进行贴合: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机构包括:绳索、滚轮、容纳袋、弹性填充料、固定条与仿形板,所述绳索上贯穿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容纳袋、固定条与仿形板沿直线依次设置,所述固定条固定于容纳袋外表面的中部,所述弹性填充料填充于容纳袋内部,所述仿形板两端均可拆卸设置于固定条,所述绳索两端均贯穿于热塑板,所述绳索两端相互可拆卸连接,所述仿形板为热塑板。

11、优选地,所述木材外表面与木材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硬化定型完成后的仿形板与木材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

12、优选地,所述容纳袋为热塑性塑料袋,所述弹性填充料为橡胶颗粒。

13、优选地,所述绳索为具有塑性形变能力的金属绳或塑料绳,所述绳索可拆卸设有两个限位元件,所述滚轮均设置于两个限位元件之间。所述绳索为钢丝绞合而成。

14、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圆筒与弹性弹性外覆层,所述圆筒可转动设置于绳索,所述弹性外覆层套设于圆筒外表面,所述滚轮的外径与内径的差等于工艺边的厚度。

15、优选地,所述固定条两端均弯折设有夹板,所述仿形板两端均通过夹板可拆卸设置于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为热塑板、记忆金属板与弹簧板中的任意一种。

16、优选地,所述仿形板上下两端均均匀间隔开设有供绳索贯穿的通孔,所述仿形板左右两端均均匀间隔开设有供销钉贯穿的销孔。

17、优选地,所述弹性外覆层为橡胶圈或海绵圈。

18、优选地,步骤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9、s1、提前准备与待贴合饰面的木材外形等同的木质模型,将保留有工艺边的饰面置于木质模型上,将饰面的工艺边通过销钉固定在木质模型上,随后将固定有饰面的木质模型置于平整表面上;

20、s2、将仿形板置于60-70℃热水中,将其完全软化,随即取出;

21、s3、将完全软化的仿形板置于木质模型的饰面上,对完全软化的仿形板进行塑型,使仿形板完全贴合饰面;

22、s4、仿形板塑型完成后,使用冷风机持续冷却仿形板5~10分钟,仿形板硬化定型完成后,取下仿形板,取下饰面。

23、优选地,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4、s1、将硬化定型完成后仿形板采用隔热胶带进行均匀包裹,确保隔热胶带远离仿形板一段距离后再将隔热胶带末端粘贴至仿形板上;

25、s2、仿形板包裹完毕后,将仿形板装入容纳袋内部,确保隔热胶带没有粘贴至仿形板的部分位于容纳袋外部,随后将容纳袋袋口朝上置于60-70℃热水中,将容纳袋完全软化,随即取出容纳袋;

26、s3、对完全软化的容纳袋进行塑型,使容纳袋完全贴合仿形板;

27、s4、容纳袋塑型完成后,使用冷风机持续冷却容纳袋5~10分钟,容纳袋硬化定型完成后,抓住隔热胶带位于容纳袋外部的部分拉出仿形板,将弹性填充料填充入容纳袋后进行封口。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线对木材一端与饰面一端进行预贴合,通过均速拉动木材通过贴合机构,使饰面移动到容纳袋与木材之间,使长度较长的饰面的其余部位贴合至木材上,保证饰面贴合质量。

29、通过仿形板边缘可以将饰面片表面推平,避免饰面表面起皱。且由于仿形板与成品外观轮廓相贴合,仿形板边缘推平饰面片的同时将对饰面片进行修行,使得饰面片进一步贴合木柱,保证饰面贴合质量。

30、实现替代人工对实木柱进行贴饰面,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外表面与木材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硬化定型完成后的仿形板与木材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袋为热塑性塑料袋,所述弹性填充料为橡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为具有塑性形变能力的金属绳或塑料绳,所述绳索可拆卸设有两个限位元件,所述滚轮均设置于两个限位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圆筒与弹性弹性外覆层,所述圆筒可转动设置于绳索,所述弹性外覆层套设于圆筒外表面,所述滚轮的外径与内径的差等于工艺边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两端均弯折设有夹板,所述仿形板两端均通过夹板可拆卸设置于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为热塑板、记忆金属板与弹簧板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板上下两端均均匀间隔开设有供绳索贯穿的通孔,所述仿形板左右两端均均匀间隔开设有供销钉贯穿的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覆层为橡胶圈或海绵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外表面与木材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硬化定型完成后的仿形板与木材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袋为热塑性塑料袋,所述弹性填充料为橡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为具有塑性形变能力的金属绳或塑料绳,所述绳索可拆卸设有两个限位元件,所述滚轮均设置于两个限位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木饰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圆筒与弹性弹性外覆层,所述圆筒可转动设置于绳索,所述弹性外覆层套设于圆筒外表面,所述滚轮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腾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左右家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