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为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茶叶的采摘中,一般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多叶,而这样采摘下来的一芽一叶或一芽多叶,往往是包含有芽、叶、梗,而在现有的茶叶加工中,都是将茶叶直接进行炒制,并未根据芽、叶、梗的不同特性,分别特殊加工工艺。
2、茶芽,茶形美,茶中精品,价格贵,一般是指茶树新梢上生长的嫩尖,茶芽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等物质,具有清香的香气和甜滋味。
3、茶梗,茶梗内水分含量较多,茶梗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不易杀透,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采摘的茶梗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主要是茶氨酸),其茶梗中茶氨酸含量是比芽叶、茶芽要高1-3倍的,而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其茶梗内是含有较高的糖分。
4、茶叶,因叶片较薄,所以杀青温度较低且杀青时间较短,其目的是尽量保护叶片中的营养物资不被破坏,进而确保茶叶的品质,叶片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维生素,营养物质十分丰富,而茶叶上的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
5、在现有的茶叶制作过程中,只是针对茶叶品质进行分类,但茶叶中的芽、叶、梗加工过程中,茶芽、叶片、茶梗由于特性不同,那么加工方式与方法也会有所区别,并且在后续茶叶的售卖过程中,也可根据茶芽、叶片、茶梗在加工后不同的香气与味道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进行售卖,可极大的提高茶叶的香味与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
3、s1:鲜茶梢采摘,人工或机械采摘优质的一芽一叶至一芽多叶鲜茶梢,其鲜茶梢中含有茶芽、叶片、茶梗;
4、s2:鲜茶梢初步分类,采用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将一芽一叶至一芽多叶的鲜茶梢分割为茶梗、茶芽、叶片;
5、s3:分种类加工,将茶梗、茶芽、叶片分别采用不同的工序进行处理;
6、s4:组合包装,根据不同口味进行不同比例包装组合。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对茶梗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8、s311:采用蒸汽杀青设备对茶梗进行杀青,其蒸汽杀青时的温度为180-200℃,其蒸汽杀青的时间为1分钟,经过杀青后的茶梗为柔软装、色泽变暗、青草气减弱,其茶梗的含水率为50%-70%;
9、s312:将杀青后的茶梗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50分钟;
10、s313:将茶梗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进行两次烘干,中途摊凉1小时,第一次烘干温度11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第二次烘干温度保持在75-85℃之间采用慢烘,烘干时间为30-40分钟,烘至茶梗足干。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对茶芽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12、s321:采用滚筒连续杀青设备对茶芽进行高温杀青,杀青时筒体内的温度为280-300℃,其杀青的时间为1.5-2.5分钟;
13、s322:将杀青后的茶芽放入进热风式整形理条机进行里条整形,槽内空气温度70℃或槽底温度130—150℃,整形至茶芽达七成干,然后经摊凉后烘焙;
14、s323:将茶芽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进行两次烘干,中途摊凉1小时,第一次烘干温度8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第二次烘干温度保持在60-70℃之间采用慢烘,烘干时间为40-50分钟,烘至茶芽足干。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对叶片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16、s331:采用滚筒连续杀青设备对叶片进行杀青,杀青时筒体内的温度比茶芽温度偏低为240-260℃,其杀青的时间为1.5-2分钟;
17、s332:将杀青后的叶片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50分钟,叶片揉捻过程中采用轻、重、轻的加压模式加压揉捻;
18、s333:将揉捻后的叶片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采用两次烘干,中途摊凉1小时,第一次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20分钟,第二次烘干温度保持在70-80℃之间采用慢烘,烘干时间为30-40分钟,烘至叶片足干。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传输皮带,所述传输皮带上放置有一芽一叶或一芽多叶的鲜茶梢,所述上支架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斜块,所述挤压斜块可与传输皮带接触,所述挤压斜块用以调整传输皮带上鲜茶梢的朝向,其目的是为了让鲜茶梢的摆向得到调整,所述上支架上还转动安装有按压滚轮,所述按压滚轮用以将鲜茶梢抹平方便后续处理,所述按压滚轮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可变形的海绵用以让鲜茶梢通过,所述按压滚轮外表面的海绵与传输皮带保持有接触,所述上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裁切气缸,所述裁切气缸在上支架上对称设置,所述裁切气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裁刀,所述裁刀用以切割茶梗两侧的叶片,所述裁切气缸用以调节裁刀的位置,所述上支架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切割气缸,所述切割气缸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用以切分茶梗与茶芽。
2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主汇箱,所述主汇箱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在主汇箱上对称设置,所述侧支架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转动安装有用以分离茶梗与叶片、茶芽的茶梗漏斗,所述茶梗漏斗上设置有多个分离孔,所述茶梗漏斗在初始状态处于倾斜状态,所述茶梗漏斗与滑动架的连接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异性齿轮,所述异性齿轮设置在茶梗漏斗的两侧,所述异性齿轮的形状为盘形凸轮,所述异性齿轮的外侧弧形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挤压齿槽,所述侧支架上转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挤压齿轮,所述挤压齿轮与异性齿轮上的挤压齿槽啮合。
21、进一步的,所述主汇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远离主汇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副汇箱,所述副汇箱与主汇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副汇箱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摆动轴,所述摆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茶芽漏斗,所述茶芽漏斗在初始状态下与茶梗漏斗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茶芽漏斗上设置有多个滤芽孔用收集茶芽。
2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抖动弹簧,所述抖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侧支架上,所述主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补偿气缸,所述补偿气缸的移动端与滑动架转动连接。
23、进一步的,所述副汇箱上还滑动安装有防漏板,所述副汇箱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可于茶芽漏斗契合的按压槽,所述副汇箱远离按压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漏弹簧,所述防漏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副汇箱上。
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鲜茶梢中的茶梗、茶芽、叶片分隔后,分别进行加工,之后根据不同口味与需求进行搭配制茶,以此不仅能提高混料后茶叶的口感,还能降低加工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让鲜茶梢通过裁刀与切割刀的分割,以减小茶梗的疮口,从而让茶梗能在后续加工中减少气味与糖分的流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茶梗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茶芽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叶片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叶,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固定安装有上支架(102),所述上支架(102)上设置有传输皮带(112),所述传输皮带(112)上放置有一芽一叶或一芽多叶的鲜茶梢,所述上支架(102)远离底座(1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103),所述第一支架(10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调节气缸(104),所述调节气缸(104)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斜块(105),所述挤压斜块(105)可与传输皮带(112)接触,所述挤压斜块(105)用以调整传输皮带(112)上鲜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固定安装有主汇箱(209),所述主汇箱(209)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侧支架(309),所述侧支架(309)在主汇箱(209)上对称设置,所述侧支架(309)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架(303),所述滑动架(303)上转动安装有用以分离茶梗与叶片、茶芽的茶梗漏斗(201),所述茶梗漏斗(201)上设置有多个分离孔,所述茶梗漏斗(201)在初始状态处于倾斜状态,所述茶梗漏斗(201)与滑动架(303)的连接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异性齿轮(305),所述异性齿轮(305)设置在茶梗漏斗(201)的两侧,所述异性齿轮(305)的形状为盘形凸轮,所述异性齿轮(305)的外侧弧形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挤压齿槽,所述侧支架(309)上转动安装有主轴(306),所述主轴(30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挤压齿轮,所述挤压齿轮与异性齿轮(305)上的挤压齿槽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汇箱(20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支架(301),所述主支架(301)远离主汇箱(20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副汇箱(204),所述副汇箱(204)与主汇箱(20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副汇箱(204)远离底座(10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摆动轴(308),所述摆动轴(308)上固定安装有茶芽漏斗(202),所述茶芽漏斗(202)在初始状态下与茶梗漏斗(201)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茶芽漏斗(202)上设置有多个滤芽孔用收集茶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0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抖动弹簧(304),所述抖动弹簧(3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侧支架(309)上,所述主支架(301)上转动安装有补偿气缸(302),所述补偿气缸(302)的移动端与滑动架(303)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汇箱(204)上还滑动安装有防漏板(203),所述副汇箱(204)远离底座(101)的一端设置有可于茶芽漏斗(202)契合的按压槽,所述副汇箱(204)远离按压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防漏弹簧(205),所述防漏弹簧(20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副汇箱(20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茶梗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茶芽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叶片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茶叶,包括底座(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固定安装有上支架(102),所述上支架(102)上设置有传输皮带(112),所述传输皮带(112)上放置有一芽一叶或一芽多叶的鲜茶梢,所述上支架(102)远离底座(1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103),所述第一支架(10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调节气缸(104),所述调节气缸(104)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斜块(105),所述挤压斜块(105)可与传输皮带(112)接触,所述挤压斜块(105)用以调整传输皮带(112)上鲜茶梢的朝向,其目的是为了让鲜茶梢的摆向得到调整,所述上支架(102)上还转动安装有按压滚轮(106),所述按压滚轮(106)用以将鲜茶梢抹平方便后续处理,所述按压滚轮(106)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可变形的海绵用以让鲜茶梢通过,所述按压滚轮(106)外表面的海绵与传输皮带(112)保持有接触,所述上支架(102)上固定安装有裁切气缸(107),所述裁切气缸(107)在上支架(102)上对称设置,所述裁切气缸(107)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裁刀(108),所述裁刀(108)用以切割茶梗两侧的叶片,所述裁切气缸(107)用以调节裁刀(108)的位置,所述上支架(102)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109),所述第二支架(109)上固定安装有切割气缸(110),所述切割气缸(110)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切割刀(111),所述切割刀(111)用以切分茶梗与茶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精细化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固定安装有主汇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红英,赵飞,赵心煦,
申请(专利权)人:宣汉当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