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光膜,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眩光胶料及其制备方法、防眩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1、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背光与显示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小尺寸的移动终端、vr/ar设备、智能手表,到车用显示器乃至大型电视,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这一趋势促使背光与显示技术不断革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画质、性能与用户体验要求。
2、mini/micro led技术作为led显示技术的最新成果,凭借其高画质、广色域、定点驱动、高反应速度及绝佳稳定性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背光与直显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的led户内外显示屏及led小间距技术,mini/micro led技术实现了“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的突破,代表了高端led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产业化进程的加速,mini/micro led在背光与显示领域的应用需求急剧增长。
3、然而,在mini/micro led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背光组件的选择与优化成为制约其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防眩光膜(ag膜),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显示效果,但由于防眩光膜中的基材层及防眩光层的透明度过高,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散射及吸收损失少,造成防眩光膜的透过率过高,不能遮盖mini/micro led背光模组自身的底色,从而导致mini/micro led背光模组的拼接处在黑屏状态下出现亮线异常,严重影响了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
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眩光胶料,包括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和色浆,其中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或灰色。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时,色浆包括黑色浆。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色浆的颜色为灰色时,色浆包括黑色浆和白色浆,黑色浆与白色浆的质量比为(2~4):(1~3)。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与色浆的质量比为(30~98):(1~10):(1~10):(1~80)。
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如上述防眩光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s11.将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及助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
8、s12.将色浆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得到防眩光胶料。
9、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眩光膜,包括基材层、防眩光层和光学胶层,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防眩光层设于基材层的第一面上,光学胶层设于基材层的第二面上;其中,防眩光层由上述的防眩光胶料制得,防眩光层的表面具有若干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表面具有若干第二凸起。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凸起的表面及第二凸起的表面均为弧面,若干第一凸起呈紧密分布,若干第二凸起呈随机分布。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凸起的直径大小为10~90μm,第二凸起的直径大小为1~90μm。
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如上述的防眩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s21.在基材层的第一面上涂布防眩光胶料,形成防眩光胶层;
14、s22.通过模具滚轮对防眩光胶层进行辊压,在防眩光胶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
15、s23.对步骤s22所得的防眩光胶层进行固化,在基材层的第一面上形成防眩光层;
16、s24.在基材层的第二面上贴附光学胶层,得到防眩光膜。
1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板和如上述的防眩光膜,防眩光膜贴附于光源板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眩光胶料及其制备方法、防眩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mini/micro led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19、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光胶料,通过添加色浆,以增加光线在传输过程中散射和吸收损失,因而降低了防眩光胶料的透明度,为此降低了防眩光层的透明度,进而使防眩光膜的透过率降低,还达到一定的防眩光效果。同时,色浆的颜色选取黑色或灰色,使防眩光胶料呈黑色或灰色,以致防眩光层及防眩光膜同样呈黑色或灰色,由于黑色或灰色与背光模组自身的底色属于同一色系,因此防眩光膜能够有效地遮盖背光模组自身的底色,结合防眩光膜透过率的降低,协同解决背光模组的拼接处在黑屏状态下亮线异常的问题,进而提高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整体显示效果得到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或灰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时,所述色浆包括黑色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的颜色为灰色时,所述色浆包括黑色浆和白色浆,所述黑色浆与所述白色浆的质量比为(2~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与色浆的质量比为(30~98):(1~10):(1~10):(1~8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防眩光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一种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防眩光层和光学胶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防眩光层设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一面上,所述光学胶层设于所述基材层的第二面上;其中,所述防眩光层由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制得,所述防眩光层的表面具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表面具有若干第二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大小为10~90μm,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大小为1~90μm。
9.一种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防眩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板和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贴附于所述光源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和色浆,其中所述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或灰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的颜色为黑色时,所述色浆包括黑色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浆的颜色为灰色时,所述色浆包括黑色浆和白色浆,所述黑色浆与所述白色浆的质量比为(2~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光引发剂、助剂与色浆的质量比为(30~98):(1~10):(1~10):(1~8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防眩光胶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一种防眩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防眩光层和光学胶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潘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聚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