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及加固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及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254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及加固方法。该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由如下成分组成:去离子水15ml,聚乙烯醇2.667g,丝素蛋白粉末6.223g,乙醇1ml,甘油2ml。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对于古代丝织品的加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用于古代丝织品的处理,加固后的古代丝织品在自然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延长其保存寿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固效果不理想、对文物二次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文物修复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古代丝织品的溶液,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古代墓葬出土的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于埋藏时间久远,在埋藏的过程中极易受光、热、湿度和微生物等因素,普遍存在强度下降、纤维断裂、脆化等问题,亟需加固修复。目前,可将纺织加固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物理加固法,主要包括夹持法、背衬法和丝网加固法等。物理加固法对丝织品加固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伤害丝织物,具有可逆性,能实现多次加固,但只适用于具有一定强度、能够承受缝纫力度的纺织品,强度较差的脆弱纺织品则不适用,同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对从事此项工作人纺织、缝纫技能要求较高。第二类为化学加固法,如派拉伦加固法、树脂膜加固法等,通常采用热压粘合和溶剂熔化粘合两种方式,将醋酸乙烯纤维、聚酯、聚乙烯、尼龙等化学试剂在丝织品表面成膜进而起到保护加固的作用,但这样的方法会产生纺织品表面泛白、化学物质残留等,且聚合物薄膜的老化会给纺织品文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具有潜在风险。

2、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制备出纳米级纤维材料,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点,能够更好地与丝织品结合,提升加固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鲜有将静电纺丝技术应于于古代丝织品加固领域。同时,缺乏适用于古代丝织品的有效的聚合物溶液配方和应用方法。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该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可用于古代丝织品的处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固效果不理想、对文物二次损伤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每份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由如下成分组成:去离子水15ml,聚乙烯醇(pva)2.667g,丝素蛋白粉末(sf)6.223g,乙醇(c2h6o)1ml,甘油(c3h8o3)2ml。

3、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为冷水可溶型聚乙烯醇;更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为1788型聚乙烯醇。

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取丝素蛋白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丝素蛋白溶液;

6、2)取聚乙烯醇颗粒添加到丝素蛋白溶液中,室温溶胀4h,搅拌均一,形成混合溶液;

7、3)混合溶液60℃加热30min,使溶液完全消泡,随后加入需要测试的助剂,搅拌均匀,得到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

8、由于聚乙烯醇溶胀中需要不断搅拌,溶液中会形成很多小气泡,影响后续成膜,因此搅拌均一后需要加热进行消泡。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对古代丝织品的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取一注射器针筒,连接一导液管,在该导液管另一端连接一不锈钢点胶针头,将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注入注射器,将注射器以及导液管中空气排净;

11、2)将古代丝织品铺设平整,将注射器固定到电动静电纺丝装置上,使不锈钢点胶针头末端的喷丝口朝向古代丝织品且距离古代丝织品11-13cm;

12、3)在室温条件下,启动静电纺丝装置在古代丝织品上进行纺丝,形成纺丝膜;纺丝过程保持注射器针筒推速为0.5ml/h、电压20kv。

13、优选地,所述针头的规格为18g。

14、甘油作为增塑剂广泛用于提高聚合物的加工性能、柔韧性和延展性。纯丝素蛋白膜在干态下硬且脆,断裂伸长率低,添加增塑剂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甘油分子的氢键与丝素蛋白的羟基相互作用能破坏丝素蛋白链间的相互作用。甘油是大多数天然脂质的常见组成单位,对于文物无附加伤害。纺丝液粘度作为静电纺丝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变化会影响静电纺丝整体效果。在加入甘油的过程中纺丝液粘度也发生一定变化,随甘油含量增加而粘度提高。

15、本专利技术选择丝织物的同源物质丝素蛋白粉末为纺丝液主要成分,聚乙烯醇用于成丝,加入助剂甘油和乙醇辅助成膜,溶剂选择以水为主,纺丝过程对文物本身没有任何损害。加固后的丝织品在自然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延长其保存寿命。并且不会使纺织品物理特征发生改变,不会对纺织品造成遮挡和二次破坏(如因化学成分使织物发生硬化、脆化及失去原有弹性与光泽等)。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方法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可以根据不同的丝织品材质和状况,调整纤维的直径、密度和覆盖层数,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17、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膜具有可逆性,通过该溶液配比制备出的静电纺丝膜遇水即可剥离,且不会有化成分残留。

18、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加固方法耗费工时较久、对修复技术人员缝纫织造技术要求高等导致加固效率低。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加固过程快速、稳定等优势,可提高修复效率。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及其制备方法,该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可以实现对古代丝织品的有效加固,保持其原有形态和颜色,延长其保存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固效果不理想、对文物二次损伤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每份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由如下成分组成:去离子水15ml,聚乙烯醇2.667g,丝素蛋白粉末6.223g,乙醇1ml,甘油2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为冷水可溶型聚乙烯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为1788型聚乙烯醇。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对古代丝织品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规格为18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代丝织品加固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每份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由如下成分组成:去离子水15ml,聚乙烯醇2.667g,丝素蛋白粉末6.223g,乙醇1ml,甘油2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为冷水可溶型聚乙烯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玮谷雨珊王越平王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