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接地仪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接地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214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极、调节电路和接地极;所述引导极和所述接地极均为金属接头;所述调节电路设置有滑动变阻器和智能负载装置,所述滑动变阻器上设置有A端、B端和P端,所述智能负载装置接于滑动变阻器的A端和B端,所述滑动变阻器的B端同时与接地极连接,滑动变阻器的P端与引导极连接。其中,电流可以从引导极流经调节电路至接地极,主动智能调节静电电流大小,实现人体电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接地仪


技术介绍

1、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同时,人体在进行静电释放时,释放的电荷量较大,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为了减少静电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维持人体的电平衡至关重要。

2、目前,现有的接地仪由两个金属片和一根金属线组成,即用金属线直接连接于大地。不同的人对于电流大小的感受不一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并放电时,直接放电时的电流较大,有些人觉得放电时会有痛感,引起人体的不适,更严重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打雷时建筑物带电,会产生异常电流,电流会通过接地导线反向流动,这些电流会到人体中影响人的电平衡,甚至引起触电事故。因此,导线直连大地无法满足人与大地连接时,维持人体内电平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接地仪无法维持人体生物电平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仪,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仪,包括:引导极、调节电路和接地极;

3、所述引导极和所述接地极均为金属接头;

4、所述调节电路设置有滑动变阻器和智能负载装置,所述滑动变阻器上设置有a端、b端和p端,所述智能负载装置接于滑动变阻器的a端和b端,所述滑动变阻器的b端同时与接地极连接,滑动变阻器的p端与引导极连接;p>

5、其中,当静电电压低于智能负载装置工作电压时,智能负载装置作为负载,电流从引导极流向接地极,实现静电的导出;当静电电压达到智能负载装置工作电压,智能负载装置与滑动变阻器配合调节静电输出电流,实现静电平稳输出。

6、优选地,所述调节电路和接地极中设置有一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安装于接地极与滑动变阻器b端之间。

7、优选地,所述保险丝为自恢复保险丝,在流经保险丝电流过大时,保险丝温度升高,保险丝断开;当保险丝的温度回到室温时,保险丝会自行恢复,并实现通路。

8、优选地,所述智能负载装置包括多个单片机,所述智能负载装置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和第三单片机。

9、优选地,所述智能负载装置的多个单片机之间引脚点对点连接;

10、其中,所述第一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第二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六引脚与滑动电位器的a端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七引脚与第二单片机的第七引脚、第三单片机的第七引脚和滑动变阻器的b端并联,第一单片机的第八引脚与滑动电位器的a端连接,第一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与第二单片机的第八引脚连接;

11、所述第二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第四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八引脚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八引脚连接,第二单片机的第七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七引脚连接;

12、所述第三单片机的第三引脚与第三单片机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与滑动变阻器b端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智能负载装置包括多个电阻。

14、优选地,所述智能负载装置包括多个电阻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安装在滑动变阻器b端与智能负载装置之间,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接于智能负载装置中;

15、具体地,第一电阻串联在滑动变阻器的b端和第三单片机的第五引脚之间,第二电阻串联在第三单片机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第三电阻安装在滑动变阻器的a端和第一单片机的第八引脚之间,第四电阻安装在滑动变阻器a端和第一单片机的第六引脚之间。

16、优选地,所述滑动变阻器为手动滑动变阻器。

17、优选地,所述接地极设有固定装置。

18、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接地极的金属接头与固定装置形成三叉插头,所述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均为绝缘材料。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仪,包括引导极、调节电路和接地极;引导极可以引导静电电流经过调节电路后到接地极并释放到大地上。具体地,调节电路包括滑动变阻器和智能负载装置。人们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的大小,使得导出的静电电流达到人体感受的舒适度,避免了人体电失衡的情况。

21、当静电电压没有达到智能负载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智能负载装置不工作,仅作为负载消耗静电电能,静电电流从引导极流向滑动变阻器接着直接流向接地极,同样的,当静电电压达到智能负载装置的工作电压时,智能负载装置启动工作,与滑动电阻配合,调节放电的电流大小和放电时间,防止电流一瞬间传导出去,进而保证人体的电平衡状态。

22、其次,当接地极接触到异常电流时,滑动变阻器和智能负载装置共同消耗异常电流,减少流经到引导极的电流大小,从而起到防止电流回流的作用,有效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极、调节电路和接地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极、调节电路和接地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仪,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宇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接地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