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具体为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混凝土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地下工程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混凝土在性能上逐渐难以满足复杂和高标准的工程需求。
2、在许多大型工程和特殊结构中,需要混凝土具备超高的强度以承受巨大的荷载。传统混凝土由于其材料和配合比的限制,强度提升空间有限,难以达到一些关键部位对强度的极高要求,这可能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存在隐患。例如在超高层建筑中,底层柱和承重墙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普通混凝土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抗压能力,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3、同时,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一些复杂的建筑结构中,如异形构件、狭小空间的浇筑以及需要远距离泵送的工程中,要求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以便能够顺利地填充模板并到达指定位置。然而,传统混凝土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往往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即混凝土中的各组分发生分离,导致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等问题,这不仅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性,还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薄弱区域,降低其整体性能。
4、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工程,如海洋工程、化工建筑等,混凝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传统混凝土在面对海水侵蚀、冻融循环以及化学物质腐蚀时,容易出现裂缝、剥落等损坏现象,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
5、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
6、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在强度、施工性能、耐久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的不足,急需研发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创新的制备工艺,以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5、水泥:350份至450份;
6、硅灰:90份至130份;
7、超细矿粉:110份至160份;
8、石英砂:850份至1100份,其中粒径为0.1毫米至0.5毫米的占比42%至52%,粒径为0.5毫米至1毫米的占比32%至42%,粒径为1毫米至2毫米的占比12%至22%;
9、高性能减水剂:12份至22份;
10、纤维:12份至32份,纤维长度为8毫米至15毫米;
11、增稠剂:1.5份至3.5份;
12、抗离析剂:3.5份至5.5份;
13、纳米二氧化硅:5份至10份;
14、石墨烯微片:2份至5份;
15、晶须材料:3份至8份;
16、活性粉末:10份至20份。
17、进一步的,所述水泥为强度级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经过特殊的活性激发处理,激发剂为硫酸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1%至3%;
18、所述纤维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3-5):(2-4):(1-3);
19、所述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不低于35%,且含有特定的缓释成分,能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持续发挥减水作用;
20、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温轮胶按比例混合,混合比例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温轮胶=(1-2):(1-2);
21、所述抗离析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改性淀粉6份至9份、聚乙烯醇1.2份至2.2份、聚羧酸系聚合物1.5份至3.5份,并且添加有微胶囊化的流变调节剂,微胶囊的粒径为10微米至50微米,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逐渐释放,调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22、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纳米至50纳米,经过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接枝有机硅烷偶联剂,提高其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的结合力;
23、所述石墨烯微片的片径为1微米至5微米,厚度为1纳米至3纳米,其在混凝土中形成导电网络,提高混凝土的抗静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24、所述晶须材料为硫酸钙晶须或碳化硅晶须,其长度为10微米至50微米,直径为0.1微米至1微米,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25、所述活性粉末为超细的硅质和钙质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硅质材料:钙质材料=(2-3):(1-2),其平均粒径不大于10微米,具有极高的火山灰活性,能够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二次反应,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6、进一步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原料准备步骤:按重量份称取水泥、硅灰、超细矿粉、石英砂、高性能减水剂、纤维、增稠剂、抗离析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微片、晶须材料和活性粉末;
28、干料混合步骤:将水泥、硅灰、超细矿粉、石英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微片、晶须材料和活性粉末加入到搅拌机中,以转速35转/分钟至55转/分钟搅拌2.5分钟至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
29、加水搅拌步骤:向搅拌机中加入占总用水量72%至82%的水,同时加入高性能减水剂、增稠剂和抗离析剂,以转速85转/分钟至105转/分钟搅拌3.5分钟至5.5分钟;
30、纤维分散加入步骤:将纤维预先分散在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分散剂的用量为纤维重量的0.5%至1.5%,然后将分散后的纤维缓慢加入到搅拌机中,继续以转速55转/分钟至75转/分钟搅拌2.5分钟至3.5分钟;
31、超声处理步骤:采用超声波设备对混凝土进行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25khz至55khz,处理时间为2分钟至5分钟,以进一步提高各组分的分散性和混凝土的均匀性;
32、调整步骤: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能,加入剩余的水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33、出料步骤:将制备好的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出料。
34、进一步的,在原料准备步骤中,对纤维进行预处理,将纤维浸泡在含有偶联剂的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2分钟至22分钟,偶联剂的用量为纤维重量的1.2%至2.2%。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2-3):(1-2);
35、在加水搅拌步骤中,水温控制在22℃至32℃范围内,并且水中添加有一定量的缓凝剂,缓凝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0.1%至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级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经过特殊的活性激发处理,激发剂为硫酸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1%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纳米至50纳米,经过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接枝有机硅烷偶联剂,提高其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的结合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级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经过特殊的活性激发处理,激发剂为硫酸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添加量为水泥重量的1%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流动抗离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纳米至50纳米,经过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接枝有机硅烷偶联剂,提高其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和与其他组分的结合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路明,黄兆珑,赖友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