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尾座驱动,具体的,涉及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1、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分,主要是用固定在刀架上的车刀加工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在车床上还可以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在车床上,尾座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特别是细长轴;根据零件的长度,尾座需要停留在特定位置,给零件一个持续的顶紧力,防止零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晃动。
2、如现有技术公布号为cn106694914a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移动的驱动结构,包括大拖板和通过拉杆与大拖板连接尾座,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大拖板固定,拉杆的另一端插进尾座的轴孔内通过插销与尾座固定,所述尾座内水平设有与轴孔正交的套,所述的套内设有与插销端部相接触的弹簧,所述套的上方与弹簧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竖直设有由手柄控制的轴。该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尾座的工作效率,能更好的利用大拖板的程序化控制,结构简单,经济实惠。
3、上述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其采用丝杠驱动尾座移动,当工件热伸长时,尾座能跟着后退,当尾座受到冲击力时后,其冲击力将传递于其内部轴承上,在长时间的使用环境下,将影响其尾座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当工件热伸长时,尾座能跟着后退,当尾座受到冲击力时后,其冲击力将传递于其内部轴承上,在长时间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包括尾端座、丝杠、尾座以及电机座,所述丝杠的一端与尾端座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电机座连接,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轴承座,多个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与尾座固定连接,所述尾端座固定套设于轴承套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套与尾端座之间存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碟簧。
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碟簧可使得尾座受到冲击力时,其碟簧缓冲其冲击力,从而减轻轴承套所受到的冲击力。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碟簧的一端与轴承套固定连接,所述碟簧的另一端与尾端座固定连接。
5、采用上述方案,当尾座受到冲击力时候,能保护角接触轴承和尾座顶尖。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丝杠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角接触轴承,所述丝杠另一端的外表面套设有深沟球轴承,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轴承套。
7、采用上述方案,保护丝杠、防止其磨损。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内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隔套,所述第三隔套的一端抵触有第二锁紧螺母。
9、采用上述方案,使用第二锁紧螺母可稳定固定角接触轴承,而第三隔套可增加使用寿命。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套,所述第一隔套置于丝杠的外表面。
11、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隔套可保护丝杠,同时防护角接触轴承。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轴承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的内部与角接触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13、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压盖可进一步防护角接触轴承。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深沟球轴承内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套,所述第二隔套的一端抵触有第一锁紧螺母。
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隔套可防护深沟球轴承,同时第一锁紧螺母对其进行固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碟簧可使得尾端座受到冲击力时,其碟簧缓冲其冲击力,从而减轻轴承套所受到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有深沟球轴承其外圈可有移动,使得当丝杠受到拉伸力是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产生一定的错位,进而缓冲其拉伸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包括尾端座(2)、丝杠(4)、尾座以及电机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的一端与尾端座(2)连接,所述丝杠(4)的另一端与电机座(7)连接,所述电机座(7)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轴承座(5),多个所述轴承座(5)的顶部与尾座固定连接,所述尾端座(2)固定套设于轴承套(12)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套(12)与尾端座(2)之间存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碟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14)的一端与轴承套(12)固定连接,所述碟簧(14)的另一端与尾端座(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角接触轴承(13),所述丝杠(4)另一端的外表面套设有深沟球轴承(6),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13)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轴承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套(3),所述第一隔套(3)置于丝杠(4)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盖(1),所述压盖(1)的内部与角接触轴承(13)的外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沟球轴承(6)内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套(8),所述第二隔套(8)的一端抵触有第一锁紧螺母(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包括尾端座(2)、丝杠(4)、尾座以及电机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的一端与尾端座(2)连接,所述丝杠(4)的另一端与电机座(7)连接,所述电机座(7)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轴承座(5),多个所述轴承座(5)的顶部与尾座固定连接,所述尾端座(2)固定套设于轴承套(12)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套(12)与尾端座(2)之间存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碟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14)的一端与轴承套(12)固定连接,所述碟簧(14)的另一端与尾端座(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尾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角接触轴承(13),所述丝杠(4)另一端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陈都都,文炳中,王盛宇,徐思逸,林振翔,高鹏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