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钢加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钢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又成为钢带,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
2、当需要对成卷的带钢进行输送时,需要人工搬运或采用起吊装置,人工搬运成卷的带钢,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而采用起吊装置的话,起吊装置将带钢吊起,然后运送到固定的位置,将钢带放下,最后再返回对下一个钢卷进行起吊,工作效率低,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继而提出了一种带钢输送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钢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托座,所述托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位于输送带两侧的卡槽之间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穿过待输送的带钢的中央。
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卡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支撑杆,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与滑块固定,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的顶部通过横向支撑杆固定,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与托座固定。
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
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杆上设置有上限位板,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下限位板,所述弹簧的上端顶靠在上限位板上,弹簧的下端顶靠在下限位板上。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输送带对成卷的钢带进行输送;同时,本技术还设置了支撑轴、支撑架、托座、滑轨和滑块等结构,在向前输送带钢过程中,输送带带着成卷的带钢整体向前移动,同时,两侧的滑块和滑轨使带钢沿着一定的路径向前滚动,提高了带钢的输送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带钢输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人工操作强度低,能适应各种不同规格和形状的带钢的输送,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托座,所述托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位于输送带两侧的卡槽之间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穿过待输送的带钢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支撑杆,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沿输送带运动方向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与滑块固定,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的顶部通过横向支撑杆固定,所述横向支撑杆的顶部与托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杆,所述外套管套设置在内杆的外部,所述外套管与内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上设置有上限位板,所述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下限位板,所述弹簧的上端顶靠在上限位板上,弹簧的下端顶靠在下限位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托座,所述托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位于输送带两侧的卡槽之间设置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穿过待输送的带钢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支撑杆,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铭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