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施工运输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可输送电量距离远,路径走向区域跨度大,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路径越来越多的需要经过运输条件恶劣的山区地形,给工程施工,物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解决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山区地形物料运输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采用索道进行物料运输,索道运输可显著减少施工临时道路的修筑,对线路周边环境影响小。
2、输电线路在山区施工工程较多,受施工成本影响及环保要求,塔材、混凝土等物资一般选用索道运输方式,部分塔基施工现场作业面较大,索道卸料点与施工现场仍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按照环保要求,基础开挖出的多余石块需要外运处理,若采用人力运输将会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
3、当前的索道运输需要人工将运输车安装和拆卸下来进行装料和卸料,施工效率慢且人工成本和人工操作难度大,而且无法连续进行运输和施工,影响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运输缆车无法自动连续进行施工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包括车体装置、轮系装置和轨道装置,所述轮系装置安装在车体装置上,所述车体装置通过轮系装置沿着轨道装置移动,所述车体装置上还安装有装卸装置,所述装卸装置控制车体装置自动装卸货操作,所述轮系装置包
4、车体装置用于存放物料和施工垃圾等,轮系装置用于驱动车体装置移动实现对物料和施工垃圾的运输,轨道装置方便车体装置和轮系装置依托运输,通过规划好的路线进行运输,装卸装置方便自动将车体装置内的物料和施工垃圾倾倒出去,减少卸料的时间,提高运输的连贯性和施工效率,主轮用于在地面上行驶,支撑轮用于在轨道装置上行驶,方便切换不同的运输场景,提高适用范围。
5、进一步的,所述主轮通过主轮架安装在车体装置底部两侧,所述主轮架沿竖向轴转动安装在车体装置上并带动主轮沿着竖向轴摆动,所述主轮架连接并安装有转向摆动杆,所述转向摆动杆控制主轮架转动和主轮摆动,所述主轮通过主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
6、主轮架沿竖向轴转动安装方便在地面行驶时转向。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通过支撑轮架旋转安装在车体装置底部,所述支撑轮接触并支撑在轨道装置顶部,所述支撑轮架上还旋转安装有夹紧轮,所述夹紧轮接触并配合支撑轮夹紧在轨道装置底部,所述夹紧轮一侧通过支撑轮架与支撑轮连接并旋转安装,所述夹紧轮另一侧旋转安装有闸杆轮,所述闸杆轮由多根闸杆呈放射状分布组成。
8、夹紧轮配合支撑轮夹紧在轨道装置底部,有利于车体装置在轨道装置稳定行驶,减少脱轨等风险,闸杆轮用于阻挡支撑轮架的一侧缺口,且不影响轨道支架通过。
9、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装置包括支撑轨道和动力轨道,所述支撑轨道和动力轨道横向并排平行设置,分布在所述车体装置底部两侧的支撑轮分别架设在支撑轨道和动力轨道上,所述支撑轨道外包裹有绝缘包裹,所述动力轨道上全段设置有齿条,所述支撑轨道全段设置有供电缆。
10、绝缘包裹有利于防止支撑轨道连接电从而伤害误触的施工人员,齿条用于配合动力轮实现带动轮系装置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装置还包括轨道支架,所述支撑轨道和动力轨道通过轨道支架安装架设在施工地面上,所述轨道支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安装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承托槽,所述支撑轨道和动力轨道搭设在承托槽内,所述连接杆两侧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位置与主轮相对应。
1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轨道的齿条啮合连接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通过支撑轮架与支撑轮连接并旋转安装,所述动力轮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传动连接主轮,所述动力轮连接并固定安装有锁止棘轮,所述锁止棘轮一侧安装有锁止换向并控制锁止棘轮旋转限制转向。
13、锁止棘轮用于控制动力轮旋转方向,避免车体装置和轮系装置反向溜车倒滑,减少施工事故,锁止换向用于改变锁止棘轮的锁止方向,方便切换车体装置和轮系装置的运输方向。
14、进一步的,所述车体装置包括车架和车斗,所述车斗摆动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底框和龙骨,所述龙骨纵横交叉固定在底框上形成栅格框架板结构,所述车斗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并接触在车架上,所述侧板围绕底板边缘安装形成上部开口的箱型。
15、车斗摆动安装在车架上方便通过摆动将物料倾倒出去。
16、进一步的,所述车斗一侧安装有侧门,所述车斗安装侧门一侧底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车架一侧边缘处,所述侧门通过铰接头铰接在车斗一侧顶部,所述侧门底部安装有底锁按照车斗平放和倾斜状态来控制侧门底部锁定和释放,所述车斗的底板靠近侧门一侧滑动安装有泄料板。
17、侧门方便将车斗的物料自动释放出去,底锁控制侧门的锁定和释放,泄料板用于引导物料倾倒,避免物料倾倒对车体装置和轮系装置产生膨胀破坏。
18、进一步的,所述装卸装置包括顶升液压杆,所述顶升液压杆一侧通过液压杆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顶升液压杆一侧通过下铰接座铰接在液压杆支架上,所述顶升液压杆另一侧通过上铰接座铰接在车斗上,所述顶升液压杆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控制顶升液压杆伸缩,所述顶升液压杆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19、顶升液压杆用于将车斗顶起方便车斗内的物料倾倒,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车斗和顶升液压杆承受的压力,方便判断物料的多少,避免物料过多导致施工事故。
2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支架为l形且安装有加强肋形成三角稳定结构,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重通过平衡摆动杆摆动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水平传感器,所述车架上远离铰接轴一侧栓接有安全拉绳。
21、平衡配重用于平衡卸料时的重量,减少车体装置侧翻的风险。
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23、1、车体装置用于存放物料和施工垃圾等,轮系装置用于驱动车体装置移动实现对物料和施工垃圾的运输,轨道装置方便车体装置和轮系装置依托运输,通过规划好的路线进行运输,装卸装置方便自动将车体装置内的物料和施工垃圾倾倒出去,减少卸料的时间,提高运输的连贯性和施工效率,主轮用于在地面上行驶,支撑轮用于在轨道装置上行驶,方便切换不同的运输场景,提高适用范围。
24、2、主轮架沿竖向轴转动安装方便在地面行驶时转向,夹紧轮配合支撑轮夹紧在轨道装置底部,有利于车体装置在轨道装置稳定行驶,减少脱轨等风险,闸杆轮用于阻挡支撑轮架的一侧缺口,且不影响轨道支架通过,绝缘包裹有利于防止支撑轨道连接电从而伤害误触的施工人员,齿条用于配合动力轮实现带动轮系装置移动。
25、3、锁止棘轮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装置(1)、轮系装置(2)和轨道装置(3),所述轮系装置(2)安装在车体装置(1)上,所述车体装置(1)通过轮系装置(2)沿着轨道装置(3)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21)通过主轮架(211)安装在车体装置(1)底部两侧,所述主轮架(211)沿竖向轴转动安装在车体装置(1)上并带动主轮(21)沿着竖向轴摆动,所述主轮架(211)连接并安装有转向摆动杆(212),所述转向摆动杆(212)控制主轮架(211)转动和主轮(21)摆动,所述主轮(21)通过主轮传动(213)连接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22)通过支撑轮架(221)旋转安装在车体装置(1)底部,所述支撑轮(22)接触并支撑在轨道装置(3)顶部,所述支撑轮架(221)上还旋转安装有夹紧轮(222),所述夹紧轮(222)接触并配合支撑轮(22)夹紧在轨道装置(3)底部,所述夹紧轮(222)一侧通过支撑轮架(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3)包括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横向并排平行设置,分布在所述车体装置(1)底部两侧的支撑轮(22)分别架设在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上,所述支撑轨道(31)外包裹有绝缘包裹(311),所述动力轨道(32)上全段设置有齿条(321),所述支撑轨道(31)全段设置有供电缆(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3)还包括轨道支架(33),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通过轨道支架(33)安装架设在施工地面上,所述轨道支架(33)包括连接杆(331),所述连接杆(331)底部安装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杆(331)顶部设置有承托槽(332),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搭设在承托槽(332)内,所述连接杆(331)两侧设置有支撑平台(333),所述支撑平台(333)位置与主轮(21)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轨道(32)的齿条(321)啮合连接有动力轮(23),所述动力轮(23)通过支撑轮架(221)与支撑轮(22)连接并旋转安装,所述动力轮(23)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231),所述动力电机(231)传动连接主轮(21),所述动力轮(23)连接并固定安装有锁止棘轮(232),所述锁止棘轮(232)一侧安装有锁止换向(233)并控制锁止棘轮(232)旋转限制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装置(1)包括车架(11)和车斗(12),所述车斗(12)摆动安装在车架(11)上,所述车架(11)包括底框(111)和龙骨(112),所述龙骨(112)纵横交叉固定在底框(111)上形成栅格框架板结构,所述车斗(12)包括侧板(121)和底板(122),所述底板(122)安装并接触在车架(11)上,所述侧板(121)围绕底板(122)边缘安装形成上部开口的箱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12)一侧安装有侧门(13),所述车斗(12)安装侧门(13)一侧底部通过铰接轴(123)铰接在车架(11)一侧边缘处,所述侧门(13)通过铰接头(131)铰接在车斗(12)一侧顶部,所述侧门(13)底部安装有底锁(132)按照车斗(12)平放和倾斜状态来控制侧门(13)底部锁定和释放,所述车斗(12)的底板(122)靠近侧门(13)一侧滑动安装有泄料板(133)。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装置(4)包括顶升液压杆(41),所述顶升液压杆(41)一侧通过液压杆支架(42)安装在车架(11)上,所述顶升液压杆(41)一侧通过下铰接座(421)铰接在液压杆支架(42)上,所述顶升液压杆(41)另一侧通过上铰接座(411)铰接在车斗(12)上,所述顶升液压杆(41)连接有液压泵(412),所述液压泵(412)控制顶升液压杆(41)伸缩,所述顶升液压杆(41)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装置(1)、轮系装置(2)和轨道装置(3),所述轮系装置(2)安装在车体装置(1)上,所述车体装置(1)通过轮系装置(2)沿着轨道装置(3)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21)通过主轮架(211)安装在车体装置(1)底部两侧,所述主轮架(211)沿竖向轴转动安装在车体装置(1)上并带动主轮(21)沿着竖向轴摆动,所述主轮架(211)连接并安装有转向摆动杆(212),所述转向摆动杆(212)控制主轮架(211)转动和主轮(21)摆动,所述主轮(21)通过主轮传动(213)连接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22)通过支撑轮架(221)旋转安装在车体装置(1)底部,所述支撑轮(22)接触并支撑在轨道装置(3)顶部,所述支撑轮架(221)上还旋转安装有夹紧轮(222),所述夹紧轮(222)接触并配合支撑轮(22)夹紧在轨道装置(3)底部,所述夹紧轮(222)一侧通过支撑轮架(221)与支撑轮(22)连接并旋转安装,所述夹紧轮(222)另一侧旋转安装有闸杆轮(223),所述闸杆轮(223)由多根闸杆呈放射状分布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3)包括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横向并排平行设置,分布在所述车体装置(1)底部两侧的支撑轮(22)分别架设在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上,所述支撑轨道(31)外包裹有绝缘包裹(311),所述动力轨道(32)上全段设置有齿条(321),所述支撑轨道(31)全段设置有供电缆(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装置(3)还包括轨道支架(33),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通过轨道支架(33)安装架设在施工地面上,所述轨道支架(33)包括连接杆(331),所述连接杆(331)底部安装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连接杆(331)顶部设置有承托槽(332),所述支撑轨道(31)和动力轨道(32)搭设在承托槽(332)内,所述连接杆(331)两侧设置有支撑平台(333),所述支撑平台(333)位置与主轮(21)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配合索道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海,赵建文,汤晓先,杨志刚,谢鹏,葛夫强,高兴强,伦崔巍,刘永晓,田鑫娜,刘铎,胡琳,赵月辉,刘冬生,苏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