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泽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76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5‑15份、黄连2‑6份、炒白芍5‑15份、茯苓5‑15份、炒白术5‑15份、黄芩3‑9份、木香3‑9份、当归5‑15份、葛根5‑15份、乌梅5‑15份、马齿苋5‑15份、炙甘草2‑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脾气虚弱的核心病机而设,寒热并投、补泻兼施、气血同调、标本兼顾,不仅能够用于发作期的治疗,对于缓解期防止复发也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长期服用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结直肠黏膜呈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西医上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范畴。uc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及不同程度的肠外表现等。uc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发病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长期的肠道慢性炎症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2、现代医学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根据病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疾病类型(复发频率、既往对治疗药物的反应、肠外表现等)制订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临床应答作为短期目标,主要是针对快速达到临床症状的改善,成人uc患者的临床应答是指患者报告结局2(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2,pro2)中直肠出血评分及大便频率至少下降50%;中期治疗目标包括临床缓解和生物标记物达标,成人uc患者的临床缓解是指pro2中直肠出血评分=0和大便频率=0,或部分mayo评分<3分且无单项评分>1分,生物标记物达标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于正常值上限及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下降至100~250ug/g。fc在反映内镜活动性方面的敏感性要优于crp,其作为uc患者非侵入性的疾病活动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治疗反应和复发。当内镜检查不可行或无法评估黏膜愈合情况时,fc可作为内镜检查的替代方法。内镜黏膜愈合是ibd首选的长期治疗目标,stride-ii共识建议如果尚未达到该目标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内镜黏膜愈合的评估可以通过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实现,uc患者的内镜黏膜愈合是指mayo内镜评分=0,或uc内镜下严重指数≤1。尽管组织学缓解暂不作为正式的治疗目标,但在uc中其可作为内镜缓解的辅助指标,代表更深的愈合水平。

3、我国现有uc患者治疗方案中,以口服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主的传统方案占比超过80.0%,生物制剂的使用率约为12.0%。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轻度uc的主要药物,包括传统的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和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制剂。sasp疗效与其他5-asa制剂相似,但不良反应远较5-asa制剂多见。目前尚缺乏证据显示不同类型5-asa制剂的疗效有差异。足量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后(一般24周)症状控制不佳者,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改用激素治疗,达到症状缓解后开始逐渐缓慢减量至停药,快速减量会导致早期复发。对于激素无效或不耐受者,临床上常将氨基水杨酸制剂与硫嘌呤类药物合用,但氨基水杨酸制剂会增加硫嘌呤类药物的骨髓抑制毒性,应特别注意。难治性uc常联合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维多利珠单抗等治疗。对于大出血、穿孔、癌变以及高度疑为癌变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4、由以上可见,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uc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等,尽管它们在诱导缓解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用药疗程和副作用使患者在身体、精神、经济上都存在较大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对于恢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神疲乏力、纳食不佳等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2、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5-15份、黄连2-6份、炒白芍5-15份、茯苓5-15份、炒白术5-15份、黄芩3-9份、木香3-9份、当归5-15份、葛根5-15份、乌梅5-15份、马齿苋5-15份、炙甘草2-6份。

3、具体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7.5份、黄连3份、炒白芍6份、茯苓7.5份、炒白术6份、黄芩4.5份、木香4.5份、当归6份、葛根6份、乌梅7.5份、马齿苋7.5份、炙甘草3份。

4、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水煎剂。

5、具体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组分混合,加水煎煮,将药液浓缩,得到稠膏;然后干燥。

6、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立足溃疡性结肠炎核心病机:病位在大肠,与脾、肝相关;病性湿热为标、气虚为本。针对的核心证候为大肠湿热、脾气虚弱;体现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调气和血固肠”的核心治法。

7、方中党参味甘、性平,功能补脾益气生血,《本草从新》谓其“补中益气,和脾胃”;黄连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本草纲目》称其为治痢要药;二药合用健脾燥湿止泻,共为君药。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柔肝养血,炒用后柔肝止痛之效更强,《医学启源》谓其“安脾经,治腹痛,止泻利,和血”;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本草求真》谓其“利水除湿要药,水去而脾自健”;白术味甘苦、性温,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炒用后补气健脾之力更甚,《得配本草》谓其“止泻痢”;黄芩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解毒,《神农本草经》谓其“主肠澼,泄利”,共为臣药。木香味辛苦、性温,功能健脾行气止痛,《得配本草》谓其“止下痢后重”;当归味甘辛、性温,功能活血止痛,《名医别录》谓其“温中止痛”;葛根味甘辛、性凉,功能升阳止泻,《本草正义》谓其“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乌梅味酸涩、性平,功能涩肠,《名医别录》谓其“止下痢”;马齿苋味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止痢,《新修本草》谓其“治疳痢”,共为佐药。其中木香、当归和炒白芍调气以行血,葛根和党参、茯苓、炒白术健脾升清,除湿止泻,乌梅和炒白芍柔肝抑木,马齿苋清热凉血止血。甘草味甘、性平,功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炙用增强补中缓急之功,《本草正》谓其“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为使药。全方寒热并投、补泻兼施、气血同调,标本兼顾。共奏“清利湿热、调气和血、固肠止泻”之功。

8、第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产品中的应用;

9、具体的,所述产品为药物或药物制剂。

10、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脾气虚弱的核心病机而设,寒热并投、补泻兼施、气血同调,标本兼顾,不仅能够用于发作期的治疗,对于缓解期防止复发也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长期服用安全性好,具有研发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5-15份、黄连2-6份、炒白芍5-15份、茯苓5-15份、炒白术5-15份、黄芩3-9份、木香3-9份、当归5-15份、葛根5-15份、乌梅5-15份、马齿苋5-15份、炙甘草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7.5份、黄连3份、炒白芍6份、茯苓7.5份、炒白术6份、黄芩4.5份、木香4.5份、当归6份、葛根6份、乌梅7.5份、马齿苋7.5份、炙甘草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水煎剂。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产品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或药物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5-15份、黄连2-6份、炒白芍5-15份、茯苓5-15份、炒白术5-15份、黄芩3-9份、木香3-9份、当归5-15份、葛根5-15份、乌梅5-15份、马齿苋5-15份、炙甘草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党参7.5份、黄连3份、炒白芍6份、茯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泽琦
申请(专利权)人:苏泽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