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68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圆形固定柱,所述圆形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外壁设置有方形柱,所述立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环形扣,所述环形扣的两侧前端贯穿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环形扣的两侧后端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环。本技术中,首先第一环形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二环形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当第一环形把手与第一锁环远距离,第二环形把手与第二锁环远距离时,环形扣可上下滑动,从而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使平台搭建的适应性更强,灵活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


技术介绍

1、支撑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支撑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支撑架。

2、目前,在脚手架的搭建中多数是采用焊接方式将脚手架进行连接,焊接虽然保证了脚手架的稳定性,却不便于对脚手架进行拆卸,一些少数采用拼接对脚手架进行连接的方式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固定的连接盘不能够上下调节,适用性差,易对施工人员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故对建筑施工支撑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圆形固定柱,所述圆形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外壁设置有方形柱,所述立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环形扣,所述环形扣的两侧前端贯穿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环形扣的两侧后端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把手,所述环形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且脚踏板与立柱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纹防滑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方形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稳定板,所述梯形稳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填埋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填埋杆。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圆形固定柱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螺母。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环,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把手。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首先第一环形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二环形把手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当第一环形把手与第一锁环远距离,第二环形把手与第二锁环远距离时,环形扣可上下滑动,从而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使平台搭建的适应性更强,灵活可靠。

17、2、本技术中,通过转动螺母,将固定板与第一卡槽固定,将脚踏板固定在升降装置上,解决了支撑架稳定性差的问题,圆形固定柱通过填埋杆与第二卡槽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支撑架加固稳定的效果,方便拆卸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包括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圆形固定柱(11),所述圆形固定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7),所述防滑块(17)的外壁设置有方形柱(12),所述立柱(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环形扣(10),所述环形扣(10)的两侧前端贯穿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第一螺纹杆(8),所述环形扣(10)的两侧后端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环(19),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把手(21),所述环形扣(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6),所述第一卡槽(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3)且脚踏板(3)与立柱(2)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纹防滑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梯形稳定板(13),所述梯形稳定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填埋头(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填埋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固定柱(1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前端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螺母(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环(9),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把手(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包括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圆形固定柱(11),所述圆形固定柱(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7),所述防滑块(17)的外壁设置有方形柱(12),所述立柱(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环形扣(10),所述环形扣(10)的两侧前端贯穿螺纹连接有分布均匀的第一螺纹杆(8),所述环形扣(10)的两侧后端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环(19),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把手(21),所述环形扣(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槽(6),所述第一卡槽(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3)且脚踏板(3)与立柱(2)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纹防滑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建筑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凯冯伟冬孙嘉新米雪张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二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