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智能座舱和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智能座舱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应用开发中,因涉及到的硬件种类较多,并且每种硬件有着不同的传输协议以及数据类型,对于数据链路的实效性和高校性有着严格的要求。
2、在智能座舱开发应用中,涉及到的消息通讯协议包括:fastdds、iceoryx、rtidds、zmq、someip,根据每种协议的使用场景以及协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选择使用。现有的方案无法针对不同协议进行融合,在使用上单独的调用,因此在使用中导致的问题如下:
3、1、不同的协议其接口调用、数据类型以及通信模型均不相同,导致在使用中需要单独应用适配;
4、2、因为各协议的不同,若在后期系统迁移或者业务更改,需要单独针对需修改的协议进行修改,在开发和维护上需要增加成本,系统的可扩展性较差;
5、3、因不同业务涉及到的协议不同,导致系统代码需要根据业务进行调整,出现问题后因链路较长,不易排查问题;
6、4、因使用的协议不同,在协议接口调用上会出现类似代码的重复出现,增加系统的代码量,增加维护难度。
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亟需得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智能座舱和电子设备,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智能座舱开发应用中无需单独配置通信协议,其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减少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方案:
3、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中应用开发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包括:
4、建立从抽象接口层到硬件抽象层的多层通信架构,在抽象接口层和硬件抽象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解析url格式和封装第三方通讯协议的通信层;
5、以节点node为单位对外提供服务,利用基于主题topic服务发现机制完成节点node之间的通信交互;
6、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7、进一步的,所述建立从抽象接口层到硬件抽象层的多层通信架构,在抽象接口层和硬件抽象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解析url格式和封装第三方通讯协议的通信层,进一步包括:
8、定义抽象接口层,将不同的通讯协议抽象为发布-订阅和请求-响应的通讯模式;
9、设计通信服务适配层,对url格式的字符串参数进行解析,将解析后得到的协议名称并适配到对应的协议;
10、建立服务通信管理层,对第三方通讯协议进行封装;
11、构建通信协议传输层,用于封装车载相关第三方库;
12、添加硬件抽象层,将跨设备通信/跨进程通信抽象为网络传输和共享内存传输。
13、进一步的,在配置抽象接口层的传输数据类型上,通过转换工具将idl protobuf类型转化为接口文件;
14、在所述建立服务通信管理层中,第三方通讯协议包括:dds、fastdds、some/ip、zmq,对于每种第三方通讯协议均在通信服务管理层中单独封装;
15、在通信服务适配层中对url格式的字符串参数进行解析,具体为:通过对字符串参数进行解析,提取协议名称、服务名称、版本号,用于使节点通过服务发现匹配发送端的节点信息,从而创建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以节点node为单位对外提供服务,利用基于主题topic服务发现机制完成节点node之间的通信交互,进一步包括:
17、通过qos配置文件进行node节点的指定,或采用默认的传输方案,支持可靠传输或者不可靠传输,用于将底层协议不同的接口进行抽离。
18、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一步包括:
19、在异构消息中间件发布数据的过程中,应用层通过调用抽象的接口,输入url格式的字符串,在通信服务适配层解析字符串;
20、如果解析的字符串中存在非法字符或者格式错误,返回失败信息;
21、如果未发现解析的字符串中存在非法字符或格式错误,则判断解析格式正确,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
22、通过通信协议管理层创建对应协议名称的实例化对象,并返回对应的数据。
23、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一步包括:
24、在异构消息中间件订阅数据的过程中,应用层通过调用抽象的接口,输入url格式的字符串以及回调函数,在通信服务适配层解析字符串;
25、如果解析的字符串中存在非法字符或者格式错误,返回失败信息;
26、如果未发现解析的字符串中存在非法字符或格式错误,则判断解析格式正确,获取对应的数据信息;
27、通过通信协议管理层创建对应协议名称的实例化对象,并完成服务发现以及回调函数注册,返回创建的实例化对象。
28、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9、多层通信架构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从抽象接口层到硬件抽象层的多层通信架构,在抽象接口层和硬件抽象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解析url格式和封装第三方通讯协议的通信层;
30、节点单元通信交互模块,以节点node为单位对外提供服务,利用基于主题topic服务发现机制完成节点node之间的通信交互;
31、实例化协议数据交互模块,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2、一种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中设置有7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
3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3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36、本专利技术将基于车辆智能座舱中不同业务场景下使用的通讯协议为基础,设计一种面向服务的异构消息通讯中间件系统。融合多种通讯协议,为应用层提供极其简单的接口使用,抽象复杂的协议接口,支持车载座舱常用的稳定可靠请求/响应的通讯模型(server/client)、稳定不可靠传输发布/订阅的通讯模型(publish/subscribe)。同时数据类型通过模板抽象,支持protobuf/idl/string/vector/int等类型。为上层应用提供抽象简单的接口调用以及丰富的数据类型,使用上更加简单方便,从而可以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中应用开发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从抽象接口层到硬件抽象层的多层通信架构,在抽象接口层和硬件抽象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解析URL格式和封装第三方通讯协议的通信层,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抽象接口层的传输数据类型上,通过转换工具将IDL protobuf类型转化为接口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节点node为单位对外提供服务,利用基于主题topic服务发现机制完成节点node之间的通信交互,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一步
7.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中设置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中应用开发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从抽象接口层到硬件抽象层的多层通信架构,在抽象接口层和硬件抽象层之间设置有用于解析url格式和封装第三方通讯协议的通信层,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抽象接口层的传输数据类型上,通过转换工具将idl protobuf类型转化为接口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节点node为单位对外提供服务,利用基于主题topic服务发现机制完成节点node之间的通信交互,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消息中间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例化协议并通过发布-订阅和应答-请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一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亮,尹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