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内过滤器更换领域,尤指一种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生物制药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刺激性气味或粉末,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一般都会通过排风机进行排风过滤处理,在排风机的进风管或排风管上设置对应的过滤器,以对实验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或粉尘进行过滤吸收处理,一定时间后,需要对过滤器更换,才能保证有效的过滤性能,现有的方式通常是在管道侧壁开启侧门进行过滤器的安装与更换,但是操作人员会直接与过滤器接触,没有办法保证过滤器上的吸附的物质不会对人体安全产生影响,同时,管道处于开启状态,可能会导致管道内残留的气体会通过管道散发至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更换过滤器会直接接触过滤器的风险以及管道内残余气体通过更换过滤器散发至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包括:
4、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错位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能够打开或密封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能够打开或密封的第二开口;
5、中间管道,其两端贯通,所述中间管道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中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中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连接口,其中,在所述中间管道内设有与所述中间管道结构适配的过滤器,
6、推杆,活动设置于第三开口一侧,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过滤器抵接,所述推杆能够将所述过滤器推送至第四开口处。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第三开口处,其中,在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第一穿插孔,所述第一穿插孔与所述推杆外形适配,所述推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插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穿插孔为圆柱孔,所述第一穿插孔靠所述第三阀门外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推杆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外形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适配,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一槽上时,所述过滤器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二槽时,所述推杆能够推送所述过滤器至第四开口处。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第四开口的一端设有能够拆卸的推盖,所述推盖与所述过滤器适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上设有密封圈,当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中间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管道的第三开口处设有多个快拆铰链,当所述第三阀门位于第三开口处时,所述快拆铰链的锁扣能够抵接所述第三阀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开口处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能够密封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防护罩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第四开口处。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开口处还设有连续套袋组件,所述连续套袋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连续套袋组件包括连续折叠袋、卡箍和密封绳,所述连续折叠袋的一端通过所述卡箍固定于所述第四开口的外壁上,所述连续折叠袋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绳锁紧密封。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对所述第一开口密封,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能够对所述第二开口密封。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道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气管外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将排气管设置成错位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再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通过中间管道进行连通,在中间管道内设置过滤器,通过活动设置于中间管道上的推杆进行过滤器的推动更换,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无接触式更换,另外,在整个更换过程中,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保持密封状态,避免气体散发至排气管外,同时在第四开口处设置连续套袋组件,将旧的过滤器进行包装处理,整个过程过滤器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提高更换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第三开口处,其中,在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第一穿插孔,所述第一穿插孔与所述推杆外形适配,所述推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插孔为圆柱孔,所述第一穿插孔靠所述第三阀门外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推杆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外形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适配,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一槽上时,所述过滤器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二槽时,所述推杆能够推送所述过滤器至第四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第四开口的一端设有能够拆卸的推盖,所述推盖与所述过滤器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上设有密封圈,当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道的第三开口处设有多个快拆铰链,当所述第三阀门位于第三开口处时,所述快拆铰链的锁扣能够抵接所述第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处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能够密封所述第四开口,所述防护罩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第四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处还设有连续套袋组件,所述连续套袋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连续套袋组件包括连续折叠袋、卡箍和密封绳,所述连续折叠袋的一端通过所述卡箍固定于所述第四开口的外壁上,所述连续折叠袋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绳锁紧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能够对所述第一开口密封,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能够对所述第二开口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道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气管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能够拆卸的设置于第三开口处,其中,在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第一穿插孔,所述第一穿插孔与所述推杆外形适配,所述推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插孔为圆柱孔,所述第一穿插孔靠所述第三阀门外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推杆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外形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适配,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一槽上时,所述过滤器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定位销处于第二槽时,所述推杆能够推送所述过滤器至第四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靠近所述第四开口的一端设有能够拆卸的推盖,所述推盖与所述过滤器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更换过滤元件的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门上设有卡接凸台,所述卡接凸台上设有密封圈,当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密封圈与所述中间管道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强,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剑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