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带的制作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端子带、端子技术

技术编号:4359314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端子带的制作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端子带、端子,该方法包括先将一料带冲压成型出形状相同且相对交错连接的一第一端子带及一第二端子带,该第一、二端子带具有数间隔设置的端子,该端子具有一固定段,该固定段的两侧边呈平直状,且使该冲压成型的第一端子带的端子的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的两相邻端子的相对侧边形成形状相同且呈具有高度差的连接状态;然后再将该第一端子带与该第二端子带撕离;最后再于该第一、二端子带的每一端子的固定段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冲压出数卡点,使该些卡点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藉此可使大幅节省材料成本以及可减少毛边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方面的
,尤指一种可节省材料及减少毛边产生的端 子带的制作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端子带、端子。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端子带的制作方法是利用下料的方式直接于一料带上成型出一第一端 子带及一第二端子带,然后再对该第一、二端子带的端子的接触段及锡脚段进行弯折加工, 以及于该第一、二端子带的端子的固定段的两侧边向中冲压出卡点。请参阅图7所示,指出该种已知利用下料的方式于一料带2成型出一第一端子带 20a及一第二端子带20b的平面示意图。其中,该第一端子带20a与该第二端子带20b的形 状相同且呈交错设置,而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裁切下料的区域(图中的斜线区 域),因此会产生非常多的废料。而且,由于该间隙非常小,因此模具上裁切该部份的裁刀便 会相对的具有较薄的厚度,而如此则其便会常的容易磨损,而增加模具的成本。又由于该第 一端子带20a的端子22a的接触段26a位在该第二端子带20b的两相邻端子22b的接触段 26b之间,因此相对的该料带2的宽度便需较宽,而如此则会增加材料的成本。该第一端子 带2a的端子22a的固定段24a的两相对侧边呈凹凸不平的复杂形状,因此其裁切后易产生 非常多的毛边。另外有一种已知端子带的制作方法是利用部份下料部份撕离的方式直接于一料 带上成型出部份相连的一第一端子带及一第二端子带,然后再将该第一、二端子带撕离,之 后再对该第一、二端子带的端子的接触段及锡脚段进行弯折加工,以及于该第一、二端子带 的端子的固定段的两侧边向中冲压出卡点。请参阅图8所示,指出该种已知利用部份下料部份撕离的方式于一料带3成型出 部份相连的一第一端子带30a及一第二端子带30b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其中, 该第一端子带3a与该第二端子带30b的形状相同且呈交错设置,而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该间隙为裁切下料的区域(图中的斜线区域),因此会产生非常多的废料。而且,由于该间 隙非常小,因此模具上裁切该部份的裁刀便会相对的具有较薄的厚度,而如此则其便会常 的容易磨损,而增加模具的成本。又由于该第一端子带30a的端子32a的接触段36a位在 该第二端子带30b的两相邻端子32b的接触段36b之间,且该第一端子带的端子32a的接 触段36a —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30b的其中一端子32b的接触段36b的一侧边具有高度差 的相连。因此相对的该料带2的宽度便需较宽,而如此则会增加材料的成本。该第一端子 带30a的端子32a的固定段34a的两相对侧边呈凹凸不平的复杂形状,因此其裁切后易产 生非常多的毛边。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而试 做开发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节省材料4及减少毛边产生的端子带的制作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端子带、端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带的制作方法,该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一料带冲压成型出形状相同且相对交错连接的一第一端子带及一第二端子 带,该第一端子带包括一带体及数端子,该带体一侧边具有数连接部呈间隔排列,每一端子 包括一固定段、一锡脚段及一接触段,该固定段延伸自该连接部的端部,且两侧边连接该连 接部的两侧边呈平直状,该锡脚段由该固定段的一端延伸至该连接部中,该接触段延伸自 该固定段的另一端,且该第一端子带的端子的接触段的两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的两相邻连 接部及端子的固定段的相对侧边形状相同且呈具有高度差的连接,该第一端子带的连接部 及端子的固定段的两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的两相邻端子的接触段的相对侧边形状相同且 呈具有高度差的连接,而形成该第一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上部分 别被冲压呈切断面,以及该第一端子带的断面的上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连接;(b)将该第一端子带与该第二端子带撕离,该第一、二端子带在撕离后该第一端子 带的断面的上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形成撕断面;(c)于该第一、二端子带的每一端子的固定段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冲压出数卡点,使 该些卡点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一种端子带,包括带体及数端子,其特点是所述带体的一侧边具有数连接部呈间 隔排列,且每一个连接部具有一槽延伸至端部;数端子分别连接该些连接部,每一端子包括 一固定段、一锡脚段及一接触段,该固定段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该第 一端连接该连接部的端部,且该固定段与该连接部的连接处具有横向的切痕,于该固定段 的两相对侧边并由下向上冲压出数卡点,该些卡点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 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该锡脚段延伸自该固定段的第一端,该接触段延伸自该固定段的第 二端,且弯折出一接触部。一种端子,包括一固定段、一锡脚段及一接触段,其特点是所述固定段具有一第 一端及相对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端,该固定段的两相对侧边由下向上冲压出数卡点,该些卡 点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该锡脚段延伸自该固定段 的第一端;该接触段延伸自该固定段的第二端,且弯折出一接触部。如此,由一料带冲压成型出形状相同且交错设置的第一端子带及第二端子带,可 大幅地缩小料带的宽度,而且并可减少废料的产生,进而可节省材料成本;另外,藉由先将 该第一、二端子带冲压形成高度差再将两者撕离的制作方式更是可减少毛边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带的制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端子带未撕离时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端子带的端子的断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带的卡点加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带的成品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子与带体分离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已知利用下料方式成型的料带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已知利用部份下料部份撕离方式成型的料带的平面示意图,标号说明料带1、2、3端子 12a、22a、32a锡脚段15a撕断面18a带体lib固定段14b切断面17b带体11槽 130第一端140圆弧角143接触部160第一端子带10a、20a、30a 固定段 14a、24a、34a 接触段 16a、26a、36a 第二端子带10b、20b、30b 端子 12b、22b、32b 接触段 16b、26b、36b 撕断面18b 端子12 切痕131 第二端141 锡脚段15 卡点19带体Ila 连接部13a 切断面17a 卡点19a 连接部13b 锡脚段15b 端子带10 连接部13 固定段14 斜边142 接触段1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指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端子带的制作方法包括(a)将一料带冲压成型出形状相同、相对交错、具高度差且连接的一第一端子带及 一第二端子带,如图2及图3所示。(b)将该第一端子带与该第二端子带撕离;及(c)于该第一、二端子带的每一端子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冲压出数卡点,使该些卡点 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于冲压卡点时亦同时对该些 端子进行弯折成型,使成为一端子带成品,如图5所示。请参阅图2所示,为该料带1经(a)步骤后所成型的第一端子带IOa及第二端子 带IOb的平面示意图。其指出该第一端子带IOa包括一带体Ila及数端子12a。其中该带体Ila —侧边具有数连接部1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一料带冲压成型出形状相同且相对交错连接的一第一端子带及一第二端子带,该第一端子带包括一带体及数端子,该带体一侧边具有数连接部呈间隔排列,每一端子包括一固定段、一锡脚段及一接触段,该固定段延伸自该连接部的端部,且两侧边连接该连接部的两侧边呈平直状,该锡脚段由该固定段的一端延伸至该连接部中,该接触段延伸自该固定段的另一端,且该第一端子带的端子的接触段的两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的两相邻连接部及端子的固定段的相对侧边形状相同且呈具有高度差的连接,该第一端子带的连接部及端子的固定段的两侧边与该第二端子带的两相邻端子的接触段的相对侧边形状相同且呈具有高度差的连接,而形成该第一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上部分别被冲压呈切断面,以及该第一端子带的断面的上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连接;(b)将该第一端子带与该第二端子带撕离,该第一、二端子带在撕离后该第一端子带的断面的上部与该第二端子带的断面的下部形成撕断面;(c)于该第一、二端子带的每一端子的固定段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冲压出数卡点,使该些卡点被向上冲压而凸出一高度及被向外挤压而伸出该侧边一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镜清
申请(专利权)人:富佳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