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状材料放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过程中钢丝线或尼龙线使用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以及锭子架。
技术介绍
1、线状材料可以是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线或者金属丝等,常见的材质有棉、人造丝、聚酰胺、聚酯、芳香族聚酰胺、钢丝等。在轮胎工业或者纺织工业或者线缆工业中,一般需要在外部动力源(例如电机)的牵引作用下将一个或者多个缠绕成卷状的线状材料从线状材料卷中拉出至预定工位(即放线作业)以便进行后续作业。上述放线作业之前,需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每个线状材料卷上的线料头牵引至指定位置处(即引线作业)从而进行后续的线状材料的放线作业。而由于线状材料卷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由于电机存在制动力,因此在将线状材料进行人工引线作业时,需克服电机的制动力操作,需要的力较大,线状材料卷不容易被拉动,因此人工引线时每次只能牵引几根线,并且不容易操作。在大批量的生产中,引线需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板,主轴,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驱动源,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主轴具有主轴端部,所述主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内,还包括可相互啮合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驱动源连接,主轴内可移动的设置有芯轴推杆,所述芯轴推杆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所述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突出主轴端部设置,且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机构。
2、优选
3、优选地,所述芯轴推杆靠近活塞的一端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靠近主轴的一侧具有限位件阻挡部。
4、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限位件阻挡部与主轴端部之间。
5、优选地,所述主轴上具有一贯穿主轴径向设置的槽口,还包括连接键,所述连接键穿过槽口并在该槽口处与芯轴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键的一端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
6、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机构以及张力控制结构,所述张力控制结构包括张力臂以及摆动辊,所述张力臂具有张力臂第一端部和张力臂第二端部,所述张力臂第一端部与摆动辊连接,所述张力臂第二端部通过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机构内,所述转动轴远离张力臂的一端设置有角位移传感器。
7、优选地,还包括张力检测组件,所述张力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张力传感器以及调节件,所述张力传感器具有张力传感器第一端部和张力传感器第二端部,所述张力传感器第一端部与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第二端部与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张力臂连接。
8、优选地,所述张力检测组件还包括张力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张力架上,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底座、紧固件,以及设置于调节底座上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设置,所述蜗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于紧固上,所述紧固件上远离蜗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紧固件的一端与张力传感器连接。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锭子架,所述锭子架包括架体,以及若干前述的锭子放线装置,若干所述锭子放线装置设置于架体上;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的穿丝机构,以及设置于穿丝机构和锭子放线装置之间的托丝辊和断料检测元件。
10、优选地,所述锭子放线装置以一定角度设置于架体上,所述角度范围为0至30度。
11、通过上述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全新设计的相互啮合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通过在主轴内设置芯轴推杆,当对线状材料进行引线时,通过对活塞机构内通入气体,通过活塞机构驱动芯轴推杆在主轴内沿方向a移动,从而带动与芯轴推杆连接的第二卡盘与第一卡盘分离实现主轴与驱动源的断开连接,便于对线状材料卷引线;并且通过在主轴与芯轴推杆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当第一卡盘与第二卡盘分离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当引线结束后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的回弹力推动芯轴推杆相对主轴沿与方向a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卡盘向着靠近第一卡盘的方向移动与第一卡盘啮合,从而提高引线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主轴,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驱动源,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主轴具有主轴端部,所述主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内,还包括可相互啮合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驱动源连接,主轴内可移动的设置有芯轴推杆,所述芯轴推杆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所述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突出主轴端部设置,且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具有活塞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具有内壁,所述活塞外壁与第一支撑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内远离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活塞外壁与第一支撑机构内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的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推杆靠近活塞的一端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靠近主轴的一侧具有限位件阻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限位件阻挡部与主轴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具有一贯穿主轴径向设置的槽口,还包括连接键,所述连接键穿过槽口并在该槽口处与芯轴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键的一端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机构以及张力控制结构,所述张力控制结构包括张力臂以及摆动辊,所述张力臂具有张力臂第一端部和张力臂第二端部,所述张力臂第一端部与摆动辊连接,所述张力臂第二端部通过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机构内,所述转动轴远离张力臂的一端设置有角位移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检测组件,所述张力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张力传感器以及调节件,所述张力传感器具有张力传感器第一端部和张力传感器第二端部,所述张力传感器第一端部与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第二端部与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张力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检测组件还包括张力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张力架上,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底座、紧固件,以及设置于调节底座上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设置,所述蜗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于紧固上,所述紧固件上远离蜗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紧固件的一端与张力传感器连接。
9.一种锭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架包括架体,以及若干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锭子放线装置,若干所述锭子放线装置设置于架体上;还包括设置于架体上的穿丝机构,以及设置于穿丝机构和锭子放线装置之间的托丝辊和断料检测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锭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放线装置以一定角度设置于架体上,所述角度范围为0至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主轴,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驱动源,以及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机构,所述主轴具有主轴端部,所述主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内,还包括可相互啮合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驱动源连接,主轴内可移动的设置有芯轴推杆,所述芯轴推杆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所述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突出主轴端部设置,且芯轴推杆远离与第二卡盘固定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具有活塞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具有内壁,所述活塞外壁与第一支撑机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内远离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活塞外壁与第一支撑机构内壁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的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推杆靠近活塞的一端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在靠近主轴的一侧具有限位件阻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限位件阻挡部与主轴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和驱动源可分离的锭子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具有一贯穿主轴径向设置的槽口,还包括连接键,所述连接键穿过槽口并在该槽口处与芯轴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键的一端与第二卡盘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国,王永庆,苏振,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