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865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空调机组为单压缩机多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循环系统、第二冷媒循环系统;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还与位于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四通阀之间管路上的第一连接点连接;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蒸发器、第三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四通阀组成第三冷媒循环系统,在第三冷媒循环系统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够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的空调机组能效较低的问题,简单可靠地实现空调机组同时制冷和制热,同时显著提升空调机组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已由原先的单制热或单制冷模式变为可在同一机组上实现制冷及制冷,但无法做到实现单个机组对多个居住环境或多个生活场景同时运行不同模式,即同时制冷及制热,。此外,对于当前大部分的空气源热泵而言,制冷模式下产生大量的废热这一情况无法避免,如能更好的利用该部分废热则可实现对机组能效的大大提升。

2、市场上对于同时制冷制热的解决方案为在机组内部增加电加热器,该方式并不能对制冷模式下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反而会提高机组的耗电,降低了能效。

3、针对相关技术中能够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的空调机组能效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能够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的空调机组能效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为单压缩机多系统,包括:压缩机;依次连接的第一四通阀、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构成第一冷媒循环系统;依次连接的第二四通阀、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构成第二冷媒循环系统;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还与位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四通阀之间管路上的第一连接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四通阀连接的一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四通阀组成第三冷媒循环系统,在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

3、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用于在关闭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在开启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所述使用环境的末端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风盘、辐射散热器、地暖管、热水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前后并列设置,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可调,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至少包括由所述第一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二冷凝器和由所述第二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一冷凝器。

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空调机组,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至少包括:双制冷模式、双制热模式和制冷制热双开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所述空调机组需要开启的系统和;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

7、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所述空调机组需要开启的系统,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双制冷模式或所述双制热模式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为第一冷媒循环系统和第二冷媒循环系统;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制热双开模式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为第三冷媒循环系统。

8、进一步地,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双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处于断电状态,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双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处于通电状态,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制热双开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通电状态,第三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蒸发器制热,所述第二蒸发器制冷,或,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处于节流状态,所述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蒸发器制冷,所述第二蒸发器制热。

9、进一步地,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还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制热双开模式时,进一步检测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负荷;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负荷变小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开度减小,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负荷变大时,控制压缩机频率升高,并控制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开度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开启,其中,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已开启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

10、进一步地,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还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双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机组是否满足化霜条件;在所述空调机组满足所述化霜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阀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关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开启,所述控制阀开启;检测所述第二冷凝器是否完成化霜,在所述第二冷凝器完成化霜时,控制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调整为由所述第二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一冷凝器,直至所述第一冷凝器完成化霜。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

12、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的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为单压缩机多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循环系统和第二冷媒循环系统,并且,将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连接,在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同时将从第一蒸发器向第二蒸发器方向流动的冷媒通过辅助管路流向压缩机,形成完整的冷媒循环,使第一蒸发器制冷,第二蒸发器制热,或者第一蒸发器制热,第二蒸发器制冷,实现空调机组同时制冷和制热,简单可靠地实现空调机组同时制冷和制热,同时制冷制热模式同时开启时,两个蒸发器所在环境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相较于传统制冷模式,可以进行废热的回收使用,因而显著提升空调机组的能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够同时实现供冷和供热的空调机组能效较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为单压缩机多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所述使用环境的末端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风盘、辐射散热器、地暖管、热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前后并列设置,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可调,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至少包括由所述第一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二冷凝器和由所述第二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一冷凝器。

5.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行模式确定所述空调机组需要开启的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需要开启的系统的运行,还包括: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为单压缩机多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位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所述使用环境的末端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风盘、辐射散热器、地暖管、热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前后并列设置,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凝风机,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可调,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方向至少包括由所述第一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二冷凝器和由所述第二冷凝器吹向所述第一冷凝器。

5.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汇东刘磊张鸿宙袁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