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楼房建筑通风,具体的说是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1、通风装置是用来进行通风换气的设备或装置,它通常包括进风口、过滤器、风扇、电机、导风板、排风口等部分,通风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向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同时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2、目前技术中多数是需要电机来驱动扇叶老使空气进入设备内部,设备中间需要使用到滤板来对空气进行过滤,再把过滤后的空气排进室内,以此来完成整个通风的流程。
3、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过滤板来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在空气质量差时更换的频率还会增加,但是安装过滤板的流程过于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设备的难度,增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外侧壁固接有进风管;所述通风管外侧壁固接有出风管;所述通风管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圆形把手;所述通风管外侧壁端部栓接有一对支撑桩;所述支撑桩侧壁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壁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桩外侧壁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块接触;所述固定块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一对滚轮;所述进风管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杆外侧壁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壁固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过滤板外侧壁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壁底部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侧壁固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侧壁固接有两对限位桩;所述限位桩与第一过滤板滑动接触。
4、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侧壁固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内侧壁固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于第二过滤板;所述连接柱外侧壁固接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与第二过滤板接触;所述连接柱外侧壁固接有若干个扇叶。
5、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外侧壁与第一密封板接触;所述收集槽外侧壁固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收集槽与清理块在同一侧;所述收集槽在扇叶下方。
6、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部固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侧壁固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外侧壁端部固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外侧壁端部固接有环形把手。
7、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侧壁固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第一过滤板接触;所述密封块设置在靠近第二过滤板的方向。
8、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外侧壁固接有观测板;所述观测板贯穿于通风管;所述观测板设置在收集槽上方。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提供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使固定块始终有向固定杆移动的力量,按压圆形把手时,固定杆会下降,当固定杆的高度低于一定程度时,固定块突出的部分会与固定杆外侧壁接触,此时固定杆被固定块固定,无法移动,在工作人员安装设备时,通过按压圆形把手就可以使第一过滤板被固定,在不影响设备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工作对人对设备的安装,节省工作人员安装设备的时间,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11、2.本技术提供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把手,工作人员拉动第一把手时,固定块会向远离固定杆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固定杆与固定块脱离接触,固定杆不再被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在固定块离开固定杆时,对第一过滤板提供向上的弹力,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拆除,通过设置的限位桩,使第一过滤板移动更加平稳,增加设备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固接有进风管(11);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固接有出风管(12);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所述第一过滤板(13)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圆形把手(15);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端部栓接有一对支撑桩(16);所述支撑桩(16)侧壁固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外侧壁设有第一弹簧(18);所述支撑桩(16)外侧壁固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杆(14)与固定块(19)接触;所述固定块(19)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一对滚轮(10);所述进风管(11)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侧壁固接有电动机(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19);所述连接杆(2)外侧壁固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外侧壁固接有第一把手(22);所述第一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固接有第一密封板(3);所述第一密封板(3)内侧壁固接有第二过滤板(31);所述第二过滤板(31)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柱(32);所述连接柱(32)贯穿于第二过滤板(31);所述连接柱(32)外侧壁固接有清理块(33);所述清理块(33)与第二过滤板(31)接触;所述连接柱(32)外侧壁固接有若干个扇叶(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收集槽(5);所述收集槽(5)外侧壁与第一密封板(3)接触;所述收集槽(5)外侧壁固接有第二把手(51);所述收集槽(5)与清理块(33)在同一侧;所述收集槽(5)在扇叶(34)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部固接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外侧壁固接有集水箱(41);所述集水箱(41)外侧壁端部固接有保护盖(42);所述保护盖(42)外侧壁端部固接有环形把手(4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固接有密封块(6);所述密封块(6)与第一过滤板(13)接触;所述密封块(6)设置在靠近第二过滤板(31)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固接有观测板(7);所述观测板(7)贯穿于通风管(1);所述观测板(7)设置在收集槽(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固接有进风管(11);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固接有出风管(12);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所述第一过滤板(13)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外侧壁端部固接有圆形把手(15);所述通风管(1)外侧壁端部栓接有一对支撑桩(16);所述支撑桩(16)侧壁固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外侧壁设有第一弹簧(18);所述支撑桩(16)外侧壁固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杆(14)与固定块(19)接触;所述固定块(19)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一对滚轮(10);所述进风管(11)内侧壁固接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侧壁固接有电动机(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外侧壁固接有固定块(19);所述连接杆(2)外侧壁固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外侧壁固接有第一把手(22);所述第一过滤板(13)外侧壁底部设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外侧壁底部固接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外侧壁固接有通风管(1);所述通风管(1)内侧壁固接有两对限位桩(25);所述限位桩(25)与第一过滤板(13)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建筑智能通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秀,李炳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泰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