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贴膜,尤其涉及一种层叠反射膜及其反射型隔热膜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及产业链逐渐成熟,推出越来越多富有产品竞争力的车型,与其配套的窗膜也随之应运而生,然而,汽车车窗贴膜的隔热效果基本来自于膜层中金属的掺杂来实现,但是金属的掺杂往往具备屏蔽信号的缺点。
2、其次,高功能建筑玻璃窗膜产品的发展也是比较迅速,特别是以节能、安全、环保等为主的,对建筑玻璃窗膜产品的综合应用性能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设计一款保温隔热效果好且力学性能良好的玻璃贴膜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反射膜及其反射型隔热膜和制备方法,添加了反射膜基材和纳米隔热剂的结合;同时,在无金属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层叠配置的反射膜,利用不同树脂交叠产生的厚度控制、积层技术可以自由控制反射、透射波长实现红外光反射的性能;既适用于建筑窗膜又适合当下流行的智能化汽车的使用,并且在结构中没有任何金属的材料,完全避开可以影响或屏蔽信号的金属物质存在。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层叠反射膜,层叠反射膜为不同树脂交叠形成的树脂交叠层;
4、所述树脂交叠层,包括树脂a层和树脂b层,
5、所述树脂交叠层的层数为100~300层;
6、根据树脂a层和厚度和树脂b层的厚度的调整,产生干涉反应,反射太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7、所述树脂a层
8、
9、其中,h1和h2分别是树脂a层的厚度和树脂b层的厚度,单位是nm;
10、γ1和γ2分别是树脂a层和树脂b层的折射率;
11、a为调整系数,单位是1;
12、所述层叠反射膜的厚度是10~200μm。
13、进一步的,树脂a层的厚度为90~100nm。
14、进一步的,所述a根据反射的红外波长确定;
15、所述树脂a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b为萘烷酸共聚聚酯;
16、树脂a层的折射率是1.655~1.70,树脂b层的折射率是1.68~1.72。
17、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隔热膜,依次包括:耐磨层、层叠反射膜、功能层、紫外阻隔压敏胶层和离型膜;
18、其中,所述功能层为0~5层;
19、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纳米隔热层和基膜。
20、进一步的,所述基膜是透明聚酯膜或层叠反射膜。
21、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隔热膜的总厚度为53~556μm。
22、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反射膜的厚度为12~188μm。
23、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隔热层的厚度为3~30μm。
24、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隔热层,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固化剂、隔热材料、溶剂和紫外阻隔剂。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反射型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在层叠反射膜的一个表面上,涂覆形成耐磨层的混合物料,在温度70~130℃干燥并经过紫外光固化后得到耐磨层;
27、在层叠反射膜的另一个表面上涂覆紫外阻隔压敏胶层的混合物料,在温度90~150℃,放置40~120秒后固化得到紫外阻隔压敏胶层;
28、将功能层的基膜的表面复合在紫外阻隔压敏胶层远离层叠反射膜的一面;
29、在功能层的纳米隔热层表面复合离型膜,得到各层复合为一体的反射型隔热膜。
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型隔热膜,具有复合结构,各层具有相互协同作用;使薄膜达到高可见光透射比、高近红外反射,且不屏蔽通讯信号的效果,既能反射夏天太阳透过玻璃辐射的热量,又能阻隔冬天采暖中通过热辐射及热传导的能源损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隔热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各层之间结合牢固,使用十分方便,使用时,将最外层的离型膜剥离后,直接粘贴至需要贴膜的位置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反射膜为不同树脂交叠形成的树脂交叠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层的厚度为9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根据反射的红外波长确定;
4.包含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层叠反射膜的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隔热膜,依次包括:耐磨层、层叠反射膜、功能层、紫外阻隔压敏胶层和离型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是透明聚酯膜或层叠反射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隔热膜的总厚度为53~556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反射膜的厚度为12~188μ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隔热层的厚度为3~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隔热层,包括如下组分:胶黏剂、固化剂、隔热材料、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反射膜为不同树脂交叠形成的树脂交叠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层的厚度为9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根据反射的红外波长确定;
4.包含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层叠反射膜的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隔热膜,依次包括:耐磨层、层叠反射膜、功能层、紫外阻隔压敏胶层和离型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型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是透明聚酯膜或层叠反射膜。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贲晓燕,赵强国,王新,王兰芳,王晨鑫,张婷婷,温华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天山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