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流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1、电流互感器是基于电池感应原理来测量线缆中电流的设备,由闭合的铁芯和绕组组成。
2、现有技术的电流互感器从结构分类包括开合式电流互感器和钳式电流互感器,开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铰接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过线孔,上、下壳体通过沿铰接轴旋转实现对过线孔的开合,其不足之处在于,待测线缆位于狭窄空间时,上壳体由于障碍物的阻挡而不易打开,安装不方便,钳式电流互感器的两个壳体也采用铰接连接,且需要设置按压手柄,使交流互感器整体体积较大,在安装时,需要按压手柄使两个壳体向两侧打开,占用空间大,无法在狭窄的线槽内使用。
3、因此,设计一种安装方便且应用范围广泛的电流互感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方便且便于在狭窄空间内使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铁芯,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第二铁芯,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过线槽,所述第一柱体上设置有滑孔,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内并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铁芯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铁芯围成闭合铁芯。
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第一铁芯,在第二壳体内设
4、优选的,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滑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滑孔内向第二柱体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能够插入所述插孔内。
5、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铁芯的整体均设为u型,所述第二壳体设为长条形,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过线槽的槽口处,所述第二铁芯设为条形或u型,并能够与第一铁芯围成环形的闭合铁芯。
6、优选的,所述第二铁芯两侧端部上都形成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穿出所述第一壳体或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一铁芯的两端面也形成为平面,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铁芯两侧的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分别与第一铁芯的两端面紧密贴合。
7、优选的,所述第二铁芯的突出部的高度设为1~5mm。
8、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二铁芯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向上抬起第二壳体的第一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顶面与第二铁芯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围成闭合铁芯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向下挤压所述第二铁芯。
10、优选的,所述铁芯外壳设置为与第一铁芯匹配的u型,铁芯外壳的两端设置有端头部,两端头部紧密连接的卡设于第一壳体内部,且铁芯外壳紧密包裹在第一铁芯外侧,以使第一铁芯卡设在第一壳体内。
11、优选的,所述铁芯外壳底部与第一壳体的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铁芯外壳的弹性件。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推拉所述第二壳体在滑孔内滑动的推板,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的情况下能够与第一柱体贴合。
13、优选的,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柱体表面对应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块,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柱体贴合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凸块卡入所述定位孔内。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的滑孔中脱出的限位块。
15、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为弹性压块,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块能够收缩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以使所述第二壳体能够从滑孔内脱出。
16、优选的,所述第一铁芯上紧密贴合的套设有铁芯外壳,所述铁芯外壳的外周面上缠设有绕组。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垂直设置。
18、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扣盖和底座,所述扣盖和底座卡扣连接并形成有安装腔室,所述第二铁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铁芯能够穿出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铁芯围成闭合铁芯。
19、本申请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申请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设有第一铁芯(110),所述第二壳体(200)内设置第二铁芯(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120)和第二柱体(130),所述第一柱体(120)和所述第二柱体(130)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过线槽(140),所述第一柱体(120)上设置有滑孔(122),所述第二壳体(20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122)内并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120)和所述第二柱体(13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00)内的所述第一铁芯(1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内的所述第二铁芯(210)围成闭合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130)上设有插孔(131),所述插孔(131)与所述滑孔(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壳体(200)在所述滑孔(122)内向第二柱体(130)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能够插入所述插孔(1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芯(210)两侧端部上都形成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穿出所述第一壳体(100)或与第一壳体(100)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一铁芯(110)的两端面也形成为平面,在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铁芯(210)两侧的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分别与第一铁芯(110)的两端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芯(210)的突出部的高度设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凸起(240),所述凸起(240)在所述第二铁芯(21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向上抬起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20)和第二柱体(130)的内侧顶面与第二铁芯(210)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在所述第一铁芯(110)和所述第二铁芯(210)围成闭合铁芯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向下挤压所述第二铁芯(2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外壳(111)设置为与第一铁芯(110)匹配的U型,铁芯外壳(111)的两端设置有端头部,两端头部卡设于第一壳体(100)内部,且铁芯外壳(111)包裹在第一铁芯(110)外侧,以使第一铁芯(110)卡设在第一壳体(10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外壳(111)底部与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铁芯外壳(111)的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推拉所述第二壳体(200)在所述滑孔(122)内滑动的推板(230),所述推板(230)在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能够与第一柱体(120)贴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30)上设置有定位孔(231),所述第一柱体(120)表面对应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231)配合的定位凸块(121),所述推板(230)与所述第一柱体(120)贴合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凸块(121)卡入所述定位孔(23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壳体(200)从所述第一壳体(100)的所述滑孔(122)中脱出的限位块(2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20)设为弹性压块,所述限位块(220)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块(220)能够收缩于第二壳体(200)的内部以使所述第二壳体(200)能够从滑孔(122)内脱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110)上紧密贴合的套设有铁芯外壳(111),所述铁芯外壳(111)的外周面上缠设有绕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设有第一铁芯(110),所述第二壳体(200)内设置第二铁芯(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柱体(120)和第二柱体(130),所述第一柱体(120)和所述第二柱体(130)之间的间隔形成为过线槽(140),所述第一柱体(120)上设置有滑孔(122),所述第二壳体(20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122)内并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120)和所述第二柱体(13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00)内的所述第一铁芯(1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内的所述第二铁芯(210)围成闭合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130)上设有插孔(131),所述插孔(131)与所述滑孔(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壳体(200)在所述滑孔(122)内向第二柱体(130)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能够插入所述插孔(1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第一铁芯(110)的整体均设为u型,所述第二壳体(200)设为长条形,所述第二壳体(200)滑动连接于所述过线槽(140)的槽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芯(210)两侧端部上都形成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端面穿出所述第一壳体(100)或与第一壳体(100)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一铁芯(110)的两端面也形成为平面,在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铁芯(210)两侧的所述突出部的端面分别与第一铁芯(110)的两端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芯(210)的突出部的高度设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凸起(240),所述凸起(240)在所述第二铁芯(21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孔(131)的情况下,向上抬起第二壳体(200)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20)和第二柱体(130)的内侧顶面与第二铁芯(210)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在所述第一铁芯(110)和所述第二铁芯(210)围成闭合铁芯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向下挤压所述第二铁芯(2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张颖华,
申请(专利权)人:赛博联物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