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具体涉及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植物根腐病和茎基腐病是目前果树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土传病害之一,一旦发病蔓延,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中,果树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常表现为果树的根部和茎基部变褐腐烂,有的上面布满白色的霉层,最终引起整株萎蔫枯死;目前报道的病原菌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腐霉菌(pythium)、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这些病原菌常一种或几种一起侵染植物,从而引起根腐病和茎基腐病。来自不同植物上的同一种病原菌在致病性和寄主范围上也存在差异。由于果树多为多年生植物,抗病品种和有效化学杀菌剂的缺乏,一旦发生根腐病和茎基腐病,轻则一至数棵植株死亡,重则造成毁园风险。
2、植物炭疽病是由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 spp.)侵染引起的气传性病害,寄主范围广泛,在植物的生长期和果实采后期均可危害,在生长期主要危害植物的花、叶、果实、茎等等不同部位;炭疽病危害叶片时,初期多从叶尖或叶缘进行侵入,而后逐渐扩展成黄褐色云纹状病斑,多呈“v”字型,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叶;炭疽病危害枝梢时多发生在梢顶,初为淡褐色椭圆形病斑,最后整个梢顶枯死;炭疽病危害果实时,最初为白色小点,在环境适宜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果实。目前已知的病原有的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尖孢炭疽菌(c.acutat
3、叶斑病可发生在几乎所有的植物上的全生育期,包括褐斑病、黑斑病、角斑病和条纹病等等,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导致减产,极大地影响了植物的产量和经济价值。在果树上常见的叶斑病主要由炭疽属(colletotrichum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弯孢霉属(curvularia sp.)等,同一属的菌在不同寄主上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在植物上多单一或几个菌联合发生。
4、火龙果溃疡病,是火龙果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其中尖孢镰刀菌为近年来新鉴定的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该病原菌主要危害火龙果的肉茎、花和果实,易成片发生,喜温暖多雨天气;夏季高温天气可抑制该病原菌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关于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控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来进行,但由于该病病原的复杂性及抗药性的产生,化学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控效果甚微,继续寻找新的防控方法。
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是一组表型相近单基因型不同的复合物,又称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群(b.cepacia complex,bcc),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水、植物和土壤中,通过产生硝吡咯菌素、吩嗪、苯基吡咯、cepaciamide a和cepacidine a、吡咯硝啉、儿茶酚和麦角他胺等多种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来对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截止目前,已报道了该菌群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如草莓灰霉病、桃褐腐病、甜樱桃褐腐病、红茎腐病、番茄枯萎病、黄瓜枯萎病、香蕉枯萎病等,但在其它植物病害和促生方面的报道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菌株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上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s8183,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863。
3、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在植物病防治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4、优选地,所述的植物病为植物茎基腐病、枯萎病、植物炭疽病和/或植物叶斑病。
5、优选地,所述植物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百香果茎基腐病菌、黄精茎基腐病菌或火龙果溃疡病菌;所述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香蕉枯萎病菌或番石榴枯萎病菌;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刺盘孢属真菌;所述植物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黑孢霉属nigrospor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弯孢霉属curvularia或间座壳属diaporthe。
6、优选地,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柑橘炭疽病菌、三华李炭疽病菌、荔枝炭疽病菌或紫苏炭疽病菌,所述火龙果溃疡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所述柑橘炭疽病菌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或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所述三华李炭疽病菌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所述荔枝炭疽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所述紫苏炭疽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fructicola。
7、优选地,所述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交链隔孢alternaria alternata或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所述弯孢霉属curvularia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所述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所述间座壳属diaporthe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
8、优选地,所述促进植物生长为促进植物株高和鲜重的增长。
9、优选地,所述植物为水稻或百香果。
10、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试剂,其含有上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作为活性成分。
11、优选地,所述试剂为生防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活菌菌体、菌体破碎物、发酵液、发酵上清液或其代谢产物。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新发现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对百香果、黄精等茎基腐病的防控效率达到80%以上;同时在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方面,鲜重上有近200%的提升。
14、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的抑菌谱更广,可有效抑制6种植物的茎基腐病菌或枯萎病菌、4种植物上的炭疽病菌、2种链格孢及球黑孢霉、新月弯孢菌、酸性疮痂链霉菌、柑橘间座壳菌、尖孢镰刀菌等共17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s8183的发酵液可有效抑制百香果和黄精茎基腐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产生及萌发;s8183的发酵液对3种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均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同时对水稻和百香果苗期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上述这些功能现有技术并未报道。由于菌株s8183是从植物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且对植物具促生作用,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S8183,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86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在植物病防治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为植物茎基腐病、枯萎病、植物炭疽病和/或植物叶斑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百香果茎基腐病菌、黄精茎基腐病菌或火龙果溃疡病菌;所述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香蕉枯萎病菌或番石榴枯萎病菌;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刺盘孢属真菌;所述植物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黑孢霉属Nigrospor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弯孢霉属Curvularia或间座壳属Diaporth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柑橘炭疽病菌、三华李炭疽病菌、荔枝炭疽病菌或紫苏炭疽病菌,所述火龙果溃疡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所述柑橘炭疽病菌为果生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交链隔孢Alternaria alternata或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所述弯孢霉属Curvularia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所述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acidiscabies;所述间座壳属Diaporthe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植物生长为促进植物株高和鲜重的增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水稻或百香果。
9.一种试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作为活性成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为生防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活菌菌体、菌体破碎物、发酵液、发酵上清液或其代谢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s8183,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86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s8183在植物病防治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为植物茎基腐病、枯萎病、植物炭疽病和/或植物叶斑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百香果茎基腐病菌、黄精茎基腐病菌或火龙果溃疡病菌;所述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香蕉枯萎病菌或番石榴枯萎病菌;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刺盘孢属真菌;所述植物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黑孢霉属nigrospor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弯孢霉属curvularia或间座壳属diaporth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柑橘炭疽病菌、三华李炭疽病菌、荔枝炭疽病菌或紫苏炭疽病菌,所述火龙果溃疡病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所述柑橘炭疽病菌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或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所述三华李炭疽病菌为果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一平,宋晓兵,詹荣耀,程保平,黄峰,凌金锋,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