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21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0
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的充电盒,包括:盒体,内部形成一端开口的充电腔,所述充电腔内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用于容置待充电的耳机;盖体,与所述盒体可活动地连接,以开放和封闭所述充电腔;抵接件,与所述盖体的内壁面固定,所述内壁面位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充电腔的一侧,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与所述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抵接件的厚度大于设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机的充电盒


技术介绍

1、为了增强耳机佩戴的稳定性,耳机中配置有耳挂,耳挂的一端连接耳机的主体,耳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耳机的佩戴状态下,耳机主体与耳部的正面接触,至少部分耳挂中部挂在耳部上端,耳挂的自由端抵接在耳部的背面,使得耳机在耳部的前后相对两侧夹持耳朵,以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相关耳挂式耳机在长时间使用后,耳挂会发生形变,导致耳机放置在充电盒中,存在耳机与充电盒中的充电针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影响充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的充电盒,以解决如何提高充电盒的充电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的充电盒,包括:

4、盒体,内部形成一端开口的充电腔,所述充电腔内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用于容置待充电的耳机;

5、盖体,与所述盒体可活动地连接,以开放和封闭所述充电腔;

6、抵接件,与所述盖体的内壁面固定,所述内壁面位于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充电腔的一侧,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与所述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抵接件的厚度大于设定值。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仿形槽相对于盒体的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抵接件沿所述盖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充电腔的状态下,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与所述两个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包括第一槽形部和第二槽形部,所述第一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主体,所述第二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耳挂,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抵接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

9、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仿形槽的所述第二槽形部重合,所述抵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抵接部和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抵接部与两个重合的所述第二槽形部的投影重叠。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厚度范围大于0.2mm等于且小于等于1.5mm;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2.5mm。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差值大于等于0.8mm且小于等于2mm。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盖合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一盖合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盖合部的曲率半径。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形部内设有用于充电的顶针;在所述盒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一盖合部的投影重叠。

1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槽形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槽形部重合的区域;在所述盒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相比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盖体。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设置为柔性结构。

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充电盒,该充电盒包括盒体、盖体和抵接件,盒体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充电腔,充电腔内设有仿形槽,仿形槽用于容置待充电的耳机,盖体与盒体可活动地连接,以开放和封闭充电腔,抵接件与盖体的内壁面固定,内壁面位于盖体靠近充电腔的一侧,抵接件至少部分与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且抵接件的厚度大于设定值。本技术实施通过在盖体的内壁面设置抵接件,耳机容纳在仿形槽内,抵接件相对盖体的内壁面突出设置,在盖体盖合于盒体1的状态下,抵接件与仿形槽的投影重叠,在耳机的正常状态下,抵接件与耳机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耳机长期使用形变后,抵接件能够抵接位于仿形槽内的耳机,进一步增强耳机与仿形槽接触的紧密程度,从而提高耳机与充电盒连接的稳固性,即使是耳机在长时间使用变形后,抵接件仍能够抵紧耳机,降低耳机与充电盒接触不良的风险,从而提高耳机充电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仿形槽相对于盒体的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抵接件沿所述盖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充电腔的状态下,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与所述两个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包括第一槽形部和第二槽形部,所述第一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主体,所述第二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耳挂,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抵接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仿形槽的所述第二槽形部重合,所述抵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抵接部和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抵接部与两个重合的所述第二槽形部的投影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厚度范围大于0.2mm等于且小于等于1.5mm;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2.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差值大于等于0.8mm且小于等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盖合部,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二盖合部,所述第一盖合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盖合部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形部内设有用于充电的顶针;在所述盒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一盖合部的投影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槽形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槽形部重合的区域;在所述盒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相比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设置为柔性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仿形槽相对于盒体的宽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抵接件沿所述盖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充电腔的状态下,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与所述两个仿形槽的正投影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包括第一槽形部和第二槽形部,所述第一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主体,所述第二槽形部用于容置耳机的耳挂,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一抵接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槽形部投影重叠的部分为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仿形槽的所述第二槽形部重合,所述抵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抵接部和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形部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抵接部与两个重合的所述第二槽形部的投影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嘉怡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