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腰保健座垫,包括座板、围腰及束腰带,围腰呈U形结构,其开口的两侧为扶手,后部为靠背,座板设置在围腰的底部,束腰带设置在围腰的中上部内侧,束腰带的两头设有连接装置。将束腰带设置在围腰上,围腰设置在座板上,使用者使用时只要将束腰带固定在腰上,则人体上身部分的重量就可以通过束腰带传递到围腰上,进而传递到座板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人体腰椎的负担,起到了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影响人体活动及腰椎保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对人体活动影响小、腰椎保护效果好,是一种全新的托腰保健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垫,尤其是一种具有护腰保健作用的托腰保健座垫。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的学习、工作都是在坐在椅子上完 成的,长时间的保持坐姿会使人体腰椎处于疲劳状态,因此,目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 病的人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到这些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通常情况下,腰椎病患者需要去医 院治疗,而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病症的保守疗法,因此需要病人定期到医院做牵引治疗,这 与目前日益加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相适应,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人们很难有 太多的时间用在治疗上,腰椎病患者因工作不能定期到医院做牵引治疗的现象时有发生,以 至于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公开日为2008年1月9日、公开号为CN101099700A的专利文件公开 了一种撑背护腰装置,包括伸縮支撑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伸縮支撑体两端的固定装置,其特征 技术方案为伸縮支撑体上轴向分布若干个刻槽,该伸縮支撑体外围活动套接弹片,该弹片的 两端分别固定在伸縮支撑体的其中两个刻槽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 也比较方便,但该装置的伸縮支撑体是通过人体的腋下部位来支撑人体上身的,这种结构对 使用者的双手活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使用时具有不适感。公开日为2006年5月24日、公开 号为CN1775145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颈腰保健椅,采用自然流线式靠背,在靠背的腰骶分 部段设置活动腰骶应力分散板,活动腰骶应力分散板靠活动支撑杆与椅架连接,在椅背部设 置一生理弧度靠背板,在椅靠背颈段设置有活动颈椎应力消除托,在椅靠背的腰骶段设置有 调节手柄,调节手柄与活动分散板、活动颈腰椎应力消除板连接。该装置通过设置活动腰骶 应力分散板,对腰椎应力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但该装置结构复杂,对腰椎的保护程度也比 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影响人体活动及腰椎保护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 一种结构简单、对人体活动影响小、对腰椎保护效果好的托腰保健座垫。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托腰保健座垫,包括座板、围腰及束腰带,围腰呈U形结构,其开口的两侧为扶手,后部为靠背,座板设置在围腰的底 部,束腰带设置在围腰的中上部内侧,束腰带的两头设有连接装置。将束腰带设置在围腰上 ,围腰设置在座板上,使用者使用时只要将束腰带固定在腰上,则人体上身部分的重量就可 以通过束腰带传递到围腰上,进而传递到座板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人体腰椎的负担,起到 了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座板包括硬质板体,其目的是使托腰保健座垫适合与任何场合,如可 以在椅子、沙发、凳子及床上使用,也适合某些软硬不一或高低不平的场合,虽然在某些场 合里缺少座板也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但其使用范围会大大縮小,如缺少座板的结构无 法在面积较小的凳子上或软硬不一、高低不平的场合使用。围腰采用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大 刚性而横向平面上相对柔软的结构形式,从而在使用者使用束腰带固定腰部时,围腰上部可 以适当靠近人体,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束腰带可以采用传统的护腰带结构,它可以是单层 结构,也可以是包括外层及内部填充层的多层结构。作为优选,座板为平板结构,其后部边缘与围腰的底部相适配,前端伸出围腰,围腰的底部构成u形底面,座板与围腰的结合部位于围腰的u形底面内。考虑到人体的部分重量需通 过束腰带、围腰传递到座板上,因此,理论上座板后部边缘应大于围腰u形结构的内侧,但 座板后部边缘如果大于围腰u形结构的外侧,则超出部分缺乏实用价值,不但使座板面积增大而增加成本,而且还严重影响座垫的外形美观。作为优选,座板的后端部与靠背的底部铰接,围腰两侧扶手的底部与座板之间设有固定 装置。座板的后端部与靠背底部之间的铰接可以通过铰链来实现,也可以采用将围腰及座板 上的包覆层连接在一起软连接方式,由于包覆层是软体结构,因此也可以起到类似铰链的作 用。铰接结构可以方便使用者,当使用者需要站起来时,只需打开围腰两侧扶手下方与座板 之间的固定装置即可站起,因为座板的后端部与靠背的底部铰接,此时座板的会由水平状态 转向垂直状态,座板垂直悬挂在靠背的下侧,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作为优选,固定装置为拉链或揿扣或粘扣。固定装置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使用者的方便, 因此优选开合转换便利的拉链、揿扣、粘扣等。作为优选,围腰中上部设有固定条,束腰带通过固定条设置在围腰的中上部内侧。固定 条将束腰带相对固定在围腰上的,但固定条与束腰带之间并不固定,束腰带只是被固定条紧 压在围腰上,束腰带在固定条的上下两端之间有一定的调整范围,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 者对束腰带位置的要求。作为优选,固定条为三条,分别设置在围腰的靠背及两侧的扶手上。三条固定条的位置 ,分别对应于人体腰部的两侧及腰椎位置,既考虑了对腰椎的支撑,也考虑了对人体左右两侧的支撑。作为优选,束腰带两头的连接装置为粘扣。束腰带两头采用粘扣连接,则束腰带连接后 的长度可以随意调节,确保束腰带满足每个使用者的要求,另外,粘扣开合便利,使用方便 。连接装置也可以采用钮扣、揿扣或皮带扣等。作为优选,围腰为等厚结构,围腰上靠背的高度大于扶手。靠背的高度大于扶手是座椅 的传统造型,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作为优选,座板及围腰均设有软质包覆层。将相对较硬的座板或围腰结构设置在包覆层 内,使用者使用座垫时,身体不会直接接触这些硬质结构,从而达到感觉舒适的目的。包覆 层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包括外层与内部填充层的多层结构。作为优选,靠近靠背位置的束腰带宽度大于两侧扶手位置的束腰带。两端较窄而中间较 宽的束腰带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着重于对人体腰椎的保护,另外,使用时处于使用者腹部 位置的束腰带两端较窄方便了使用者的身体活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影响人体活动及腰椎 保护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对人体活动影响小、腰椎保护效果好,是 一种全新的托腰保健产品。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托腰保健座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l在如图l所示的实施例l中,托腰保健座垫包括座板l、围腰2及束腰带3,围腰2为U形的 等厚结构,是一种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较大刚性而横向平面上相对柔软的结构形式,围腰开口 的两侧为扶手4,后部为靠背5,靠背5的高度大于扶手4,靠背与扶手之间倾斜过渡,围腰的 表面设有软质包覆层,包覆层的表层为人造革,内层为海绵。座板1设置在围腰2的底部,座 板l为平板结构,其表面设有软质包覆层,包覆层的表层为人造革,座板上面的包覆层下还 设有海绵。座板后部边缘与围腰2的底部相适配,前端伸出围腰,围腰2的底部构成U形底面 ,座板1与围腰2的结合部位于围腰2的U形底面内,座板1的后端部与靠背5的底部通过围腰与 座板表面设置的人造革包覆层相互连接形成铰接结构,围腰2两侧扶手4的底部与座板1之间拉链的开口朝前,围腰2中上部设有固定条8,固定条8 为三条,分别设置在围腰的靠背5及两侧的扶手4上。束腰带3通过固定条8设置在围腰的中上 部内侧,靠近靠背5位置的束腰带3宽度大于两侧扶手4位置的束腰带3,束腰带3的两头设有 连接装置6,所述的连接装置为粘扣。 实施例2实施例2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腰保健座垫,其特征是:所述的托腰保健座垫包括座板(1)、围腰(2)及束腰带(3),围腰(2)呈U形结构,其开口的两侧为扶手(4),后部为靠背(5),座板(1)设置在围腰(2)的底部,束腰带(3)设置在围腰的中上部内侧,束腰带(3)的两头设有连接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吴亚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