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94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和铆接柱;第二保持架的窗梁设有延伸的连接臂,第一保持架的窗梁外壁与连接臂的内壁相贴合,连接臂的自由端朝向圆心方向折弯与第一保持架的端环抵接;铆接柱穿过连接臂的折弯部分以及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的端环,其两端通过铆接工艺固定,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在高速旋转和重载条件下,也能有效抵抗离心力和其他外部力导致的变形,连接臂的折弯抵接和铆接固定进一步限制了保持架的变形。铆接工艺提供了牢固的连接点,使得两层保持架能够相互支撑与限制,共同抵抗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轴承,尤其涉及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


技术介绍

1、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其结构包括了内外圈、滚子及保持架。具体而言,滚子在内外圈之间的滚道内呈周向均匀排布,通过它们的顺畅滚动,实现了内外圈之间的灵活相对旋转。而保持架,这一环形结构的精巧设计,其表面分布的兜孔精准地容纳了每个滚子,不仅维持了滚子间的合理间距,还确保了整体运转的稳定性。

2、然而,在追求高性能的应用场景中,我们不得不正视传统轴承在高载荷与恶劣工况下的应用挑战,在机床主轴、风力发电机主轴等关键设备中不仅要求轴承能在极高的转速下稳定运行,还需承受巨大的径向载荷,同时面临振动、冲击等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在高载荷与高速运转的双重压力下,传统轴承的性能边界被不断推至极限,随着轴承转速的持续攀升和载荷的不断增加,其内部组件,尤其是保持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持架,作为支撑并分隔滚子的关键部件,在长时间的高速旋转和重载作用下,极易出现变形问题,尤其是离心导致的窗梁变形,这种变形不仅破坏了滚子与滚道之间的理想接触状态,还导致滚子脱离其预定的运动轨迹,进而引发与内外圈的异常接触和磨损,因此,针对轴承的严苛应用场合,传统轴承的性能已逐渐难以满足需求,创新性的轴承保持架设计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以解决现有轴承保持架在高载荷和高速运转等严苛工况下易发生变形,影响轴承性能和寿命的问题。

<p>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和铆接柱;

4、第二保持架的窗梁设有延伸的连接臂,第一保持架的窗梁外壁与连接臂的内壁相贴合,连接臂的自由端朝向圆心方向折弯与第一保持架的端环抵接;

5、铆接柱穿过连接臂的折弯部分以及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的端环,其两端通过铆接工艺固定,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相互支撑与限制,以显著增强保持架在径向的刚性和抗变形能力。

6、本申请的防散套铆合保持架,由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组成,形成双层结构,第二保持架的窗梁设有延伸的连接臂,这些连接臂的内壁与第一保持架的窗梁外壁紧密贴合,这种贴合设计不仅增加了两层保持架之间的接触面积,还通过物理接触传递了更多的力,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连接臂的自由端朝向圆心方向折弯,并与第一保持架的端环抵接。随后,铆接柱穿过连接臂的折弯部分以及两个保持架的端环,通过铆接工艺固定,限制了保持架在径向的变形,还通过铆接工艺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和稳定性。即使在高速旋转和重载条件下,也能有效抵抗离心力和其他外部力导致的变形,连接臂的折弯抵接和铆接固定进一步限制了保持架的变形。铆接工艺提供了牢固的连接点,使得两层保持架能够相互支撑与限制,共同抵抗变形。

7、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铆接柱套设圆柱滚动体,圆柱滚动体能够相对铆柱转动,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分别设有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以用于容纳滚珠,内圈的外壁面设有两道滚珠滚道,以引导滚珠滚道,圆柱滚动体与未设置滚珠滚道的内圈外壁面接触滚动。

8、圆柱滚动体套设在铆接柱上,并能够相对于铆柱转动。这种设计使得圆柱滚动体能够直接承受来自径向的载荷,并将其分散到内圈的外壁面上。由于圆柱滚动体与内圈外壁面直接接触并滚动,减少了摩擦和磨损,同时提高了承载能力;滚珠滚道的设计使得滚珠能够沿着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进一步分散了来自轴向和径向的载荷;圆柱滚动体和滚珠共同承担了来自轴承的载荷,圆柱滚动体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并将其分散到内圈外壁面上;而滚珠则通过在内圈滚道上滚动来分散轴向和剩余的径向载荷。这种双重分散机制使得整个轴承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

9、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应变片,以实时监测保持架的变形情况。

10、将铆接柱内部设计为中空,不仅减轻了整体重量,还为嵌入应变片提供了空间。应变片被精确地安装在铆接柱的关键位置,以监测该区域的变形情况。应变片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能够实时将监测到的变形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或远程监控平台。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保持架的健康状况和预测潜在故障。

11、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光栅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轴承运转温度。

12、通过监测变速器轴承的温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过热问题,预防故障发生。

13、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均具有开口,且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的开口相对设置,相对的开口之间形成过油间隙。

14、过油间隙的设计促进了润滑油的流动。在轴承高速运转时,润滑油在兜孔和滚道之间循环流动,带走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轴承的工作温度。

15、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兜孔和所述第二兜孔朝向滚珠面设有过油槽,且第一兜孔及第二兜孔朝向圆心方向的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16、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包括背离圆心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段、与第一保持架窗梁长度适配的贴合段以及朝向圆心方向折弯的第二折弯段,第一保持架的窗梁设于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之间且与其外壁与贴合段相贴合,形成环抱式夹持结构。

17、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分别位于第一保持架窗梁的两侧,并通过贴合段与第一保持架窗梁的外壁紧密贴合,形成了一个环抱式的夹持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和承受来自滚子的载荷,提高保持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8、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折弯段设于第二保持架窗梁与连接臂的交接位置,第一折弯段的截面呈弧形。

19、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保持架的窗梁与第二保持架的窗梁竖向对应,所述连接臂的宽度小于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窗梁的宽度。

20、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弯段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保持架的端环和第二保持架的端环设有第二连接孔,以供铆接柱穿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和铆接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套设圆柱滚动体,圆柱滚动体能够相对铆柱转动,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分别设有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以用于容纳滚珠,内圈的外壁面设有两道滚珠滚道,以引导滚珠滚道,圆柱滚动体与未设置滚珠滚道的内圈外壁面接触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应变片,以实时监测保持架的变形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光栅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轴承运转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均具有开口,且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的开口相对设置,相对的开口之间形成过油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兜孔和所述第二兜孔朝向滚珠面设有过油槽,且第一兜孔及第二兜孔朝向圆心方向的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背离圆心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段、与第一保持架窗梁长度适配的贴合段以及朝向圆心方向折弯的第二折弯段,第一保持架的窗梁设于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之间且与其外壁与贴合段相贴合,形成环抱式夹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段设于第二保持架窗梁与连接臂的交接位置,第一折弯段的截面呈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架的窗梁与第二保持架的窗梁竖向对应,所述连接臂的宽度小于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窗梁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段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保持架的端环和第二保持架的端环设有第二连接孔,以供铆接柱穿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和铆接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套设圆柱滚动体,圆柱滚动体能够相对铆柱转动,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分别设有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以用于容纳滚珠,内圈的外壁面设有两道滚珠滚道,以引导滚珠滚道,圆柱滚动体与未设置滚珠滚道的内圈外壁面接触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应变片,以实时监测保持架的变形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柱内部中空且设置嵌入光栅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轴承运转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均具有开口,且第一兜孔和第二兜孔的开口相对设置,相对的开口之间形成过油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散套铆合保持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振郑广会温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意吉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