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排针支撑板、电子装置和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排针支撑板、电子装置和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69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排针支撑板、电子装置和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所述排针支撑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梳齿,两个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设置成使得相对应的插针的第一端能沿着所述间隙移动并经由所述两个相邻梳齿的端部之间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间隙,所述两个相邻梳齿朝向所述间隙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一起限定了插孔,用于所述第一端在与所述本体相对竖向移动后被支撑在所述插孔中。本排针支撑板具有容易制造、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并且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针连接,尤其涉及排针支撑板、电子装置和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排针(pin header)是由多个插针组成,可根据具体应用需要来配置这些插针的数量、尺寸、排布方式等以便用于电连接,例如可以采用压配或焊接等方式将排针中的插针与pcb板进行对应连接。在将排针进行电连接操作时,通常需要将各插针与相对应连接的各插孔保持对齐,因此经常会先使用支撑板用来支撑这些插针以促使它们能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中。此外,在诸如制造、运输等过程中也常需要使用支撑板将排针的插针保持就位。例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一种现有的支撑板1,在使用时可将排针的插针插入到支撑板1的对应插孔2中并保持就位,然后再对这些插针进行电连接操作,例如与pcb板进行压配或焊接等,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导向柱3和卡扣4,可将前者用于对pcb板的对准操作,将后者用于使支撑板固定就位在预期位置中。

2、对于此类现有支撑板,本申请经过研究后发现它们在结构设计、使用稳定可靠性、抗碰撞能力、定位精度、装配效率、制造成本等方面还存在着可以改进之处。例如,当遇到插针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如长度、直径等)、或者插针所使用材料相对较软等情况时,插针在运输、电连接操作等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而导致偏离于正确位置,使用现有支撑板产品难以有效克服此类及其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排针支撑板、电子装置和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从而可以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可以为现有技术提供可替换的技术方案。

2、首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针支撑板,其用于支撑具有多个插针的排针,所述排针支撑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梳齿,两个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设置成使得相对应的插针的第一端能沿着所述间隙移动并经由所述两个相邻梳齿的端部之间开口移入或移出所述间隙,所述两个相邻梳齿朝向所述间隙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一起限定了插孔,用于所述第一端在与所述本体相对竖向移动后被支撑在所述插孔中。

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相邻并构造成倒锥形用于引导所述插针在所述插孔中被支撑就位,并且/或者所述两个相邻梳齿的所述端部具有朝向外侧逐渐缩小的截面。

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插针在所述第一端具有共轴线且相邻布置的外端部和肩部,所述肩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外端部的半径,并且所述肩部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插孔的半径,所述插针经由所述外端部被支撑在所述插孔中。

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外端部包括针头区段和轴区段,所述轴区段位于所述针头区段和所述肩部之间,所述轴区段的半径小于所述针头区段的半径和所述间隙,所述插针经由所述针头区段被支撑在所述插孔中。

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排针支撑板还包括装配部,所述装配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构造成用于与设置在具有所述排针的电子装置上的配合部在装配时相配合以将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固定就位。

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装配部包括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沿着所述本体的横向方向分别布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

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支撑板中,可选地,所述本体的厚度范围为0.9-2.5mm,并且/或者所述插针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弯折结构,并且/或者在所述排针与对应基板压配接合后,所述本体与所述基板之间保持间隙,所述基板包括pcb板。

9、其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

10、壳体;

11、排针,其具有多个插针,所述插针的第一端从所述壳体向外延伸出用于电连接;以及

12、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排针支撑板,所述插针的第一端经由所述排针支撑板的两个相邻梳齿的端部之间开口移入所述间隙并支撑在所述排针支撑板的插孔中。

1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

14、配合部和pcb板,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所述排针支撑板上的所述装配部在装配时相配合,以将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固定就位,所述pcb板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插针的所述第一端的外端部压配接合;和/或

15、外接端口,其与所述插针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外电连接。

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装配部构造成卡扣,所述配合部构造成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扣孔。

17、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包括步骤:

18、提供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排针支撑板;

19、使所述排针的各插针的第一端经由所述排针支撑板的两个相邻梳齿的端部之间开口移入所述间隙并支撑在所述排针支撑板的插孔中;以及

20、将已被所述排针支撑板支撑的所述排针的各插针与基板上的对应插孔压配接合。

2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基板包括pcb板,所述pcb板布置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所述排针与基板的装配方法还包括步骤:

22、通过所述排针支撑板上的装配部与所述电子装置上的配合部进行接合,以将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固定就位;以及

23、在将已被所述排针支撑板支撑的所述排针的各插针与所述pcb板上的对应插孔进行压配接合时,使所述装配部与所述配合部脱离接合,并使得所述排针支撑板经由所述开口移出所述间隙,从而将所述排针支撑板与所述排针脱离。

24、本排针支撑板具有容易制造、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并且成本低等优点,可以高效、准确且牢固地对排针进行定位支撑,使得其中的插针能够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下进行运输、装载和电连接操作等,并且尤其在一些应用中可以将排针支撑板使用之后再将其移除,从而有利于减少振动和干扰噪声等的风险源。采用本排针支撑板可以有效保护排针并提升电连接质量,降低或避免由于遇到碰撞、振动、晃动等问题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因此提高了电子装置的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针支撑板(200),其用于支撑具有多个插针(10)的排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支撑板(200)包括本体(20),所述本体(20)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梳齿(24),两个相邻梳齿(24)之间的间隙(S)设置成使得相对应的插针(10)的第一端(11)能沿着所述间隙(S)移动并经由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的端部(25)之间开口(26)移入或移出所述间隙(S),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朝向所述间隙(S)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3a)和第二容纳部(23b),所述第一容纳部(23a)和所述第二容纳部(23b)一起限定了插孔(23),用于所述第一端(11)在与所述本体(20)相对竖向移动后被支撑在所述插孔(2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本体(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所述第一侧(21)的外表面设置有引导部(28),所述引导部(28)与所述第一容纳部(23a)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23b)相邻并构造成倒锥形用于引导所述插针(10)在所述插孔(23)中被支撑就位,并且/或者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的所述端部(25)具有朝向外侧逐渐缩小的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插针(10)在所述第一端(11)具有共轴线且相邻布置的外端部(13)和肩部(14),所述肩部(14)的半径大于所述外端部(13)的半径,并且所述肩部(14)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插孔(23)的半径,所述插针(10)经由所述外端部(13)被支撑在所述插孔(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外端部(13)包括针头区段(13a)和轴区段(13b),所述轴区段(13b)位于所述针头区段(13a)和所述肩部(14)之间,所述轴区段(13b)的半径小于所述针头区段(13a)的半径和所述间隙(S),所述插针(10)经由所述针头区段(13a)被支撑在所述插孔(2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排针支撑板(200)还包括装配部(27),所述装配部(27)设置在所述本体(20)上,并构造成用于与设置在具有所述排针(100)的电子装置(300)上的配合部(33)在装配时相配合以将所述本体(20)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300)固定就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装配部(27)包括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沿着所述本体(20)的横向方向(X)分别布置在所述本体(20)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本体(20)的厚度范围为0.9-2.5mm,并且/或者所述插针(10)的所述第一端(11)和第二端之间具有弯折结构,并且/或者在所述排针(100)与对应基板压配接合后,所述本体(20)与所述基板之间保持间隙,所述基板包括PCB板(32)。

8.一种电子装置(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300),其中,所述电子装置(300)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300),其中,所述装配部(27)构造成卡扣,所述配合部(33)构造成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扣孔。

11.一种排针(100)与基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针(100)与基板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基板包括PCB板(32),所述PCB板(32)布置在电子装置(300)的壳体(31)内,所述排针(100)与基板的装配方法还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针支撑板(200),其用于支撑具有多个插针(10)的排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支撑板(200)包括本体(20),所述本体(20)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梳齿(24),两个相邻梳齿(24)之间的间隙(s)设置成使得相对应的插针(10)的第一端(11)能沿着所述间隙(s)移动并经由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的端部(25)之间开口(26)移入或移出所述间隙(s),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朝向所述间隙(s)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3a)和第二容纳部(23b),所述第一容纳部(23a)和所述第二容纳部(23b)一起限定了插孔(23),用于所述第一端(11)在与所述本体(20)相对竖向移动后被支撑在所述插孔(2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本体(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所述第一侧(21)的外表面设置有引导部(28),所述引导部(28)与所述第一容纳部(23a)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23b)相邻并构造成倒锥形用于引导所述插针(10)在所述插孔(23)中被支撑就位,并且/或者所述两个相邻梳齿(24)的所述端部(25)具有朝向外侧逐渐缩小的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插针(10)在所述第一端(11)具有共轴线且相邻布置的外端部(13)和肩部(14),所述肩部(14)的半径大于所述外端部(13)的半径,并且所述肩部(14)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插孔(23)的半径,所述插针(10)经由所述外端部(13)被支撑在所述插孔(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针支撑板(200),其中,所述外端部(13)包括针头区段(13a)和轴区段(13b),所述轴区段(13b)位于所述针头区段(13a)和所述肩部(14)之间,所述轴区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炜彤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