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673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包括基座、把手本体、驱动组件、拉锁摆臂和阻尼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一前摆臂、第二前摆臂、连杆和后摆臂;第一轴与基座内壁固接,第一轴上套设在有第一扭簧;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均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连接;第一前摆臂与第一固定座铰接;第二前摆臂与连杆的第一端铰接,连杆的延伸方向与基座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杆上设置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柱和第二扭簧;后摆臂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轴,第二轴的端部与基座内壁固接;后摆臂与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后摆臂与第二固定座铰接。实现了机械隐藏把手的平出,增大了把手本体伸出后与车门之间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隐藏把手的,具体地,涉及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


技术介绍

1、汽车把手大致可分为隐藏式把手和非隐藏式把手两种,隐藏式把手正常情况下是缩在车门的凹槽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少阻力,开门时把手再伸出来。现有技术中,隐藏式把手分为电动型隐藏把手和机械型隐藏把手,电动型隐藏把手通过钥匙或者把手上的传感器来控制其内部电机工作,电机驱动其内部的驱动组件工作,使得把手旋出或平出进行解锁,具有智能化和科技感的特点,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机械型隐藏把手为旋出式把手,即操作人员需要一手按压把手的一端,使得把手旋出向外翘起,再一手握住把手进行解锁,把手旋出后与车门之间的操作空间较小,不利于操作人员的手伸入,导致操作人员操作不便,不利于人机工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包括基座和把手本体,把手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还包括驱动组件、拉锁摆臂和阻尼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一前摆臂、第二前摆臂、连杆和后摆臂;第一轴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内壁的顶面和底面固接,第一轴上套设在有第一扭簧;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均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连接;第一前摆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端部与第一固定座铰接;第二前摆臂上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连杆的第一端铰接;连杆的延伸方向与基座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杆上设置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柱和第二扭簧,固定柱与基座内壁固接,第二扭簧套设在固定柱上,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内壁和连杆连接;后摆臂包括后摆臂本体、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和第四臂;第一臂的第一端、第二臂的第一端、第三臂的第一端和第四臂的第一端均与摆臂本体固接;第一臂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轴,第二轴的端部与基座内壁的顶面或底面固接;第二臂与连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三臂的第二端与第二固定座铰接;阻尼组件与第四臂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把手弹出过程中,限制后摆臂的复位;拉锁摆臂与基座内壁转动连接,当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拉锁摆臂与后摆臂搭接,用于与锁芯连接实现解锁。

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动把手本体的第一端后即可松开,使得把手本体的第二端翘起伸出基座,带动后摆臂围绕第二轴旋转,后摆臂的第二臂带动连杆发生朝向基座第二端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前摆臂围绕第一轴旋转,使得第一扭簧进行蓄力;在阻尼组件的作用下,限制了后摆臂的复位,从而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接臂发生旋转推动把手本体第一端伸出基座,实现了把手本体的平出;操作人员手握把手本体旋转,带动后摆臂继续旋转,利用拉锁摆臂实现解锁;操作人员松开把手本体,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通过连杆带动后摆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复位实现把手本体的回缩;本申请的机械隐藏把手实现了把手本体的平出,增大了把手本体伸出后与车门之间的操作空间,操作人员一手即可完成解锁,有利于人机工程,并且价格低于电动型隐藏把手。

3、优选地,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器,阻尼器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内壁上;阻尼器包括第一齿,第四臂的第二端处设置有第二齿,第一齿和第二齿相啮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阻尼组件的具体结构,在按压过程中,第二齿在阻尼器上发生旋转,而在弹出过程中,第二齿与阻尼器相配合限制后摆臂复位的速度。

4、优选地,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阻尼摆臂,阻尼摆臂包括阻尼摆臂本体、第二齿和拨动块;阻尼摆臂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轴,第三轴与基座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轴上套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座内壁和阻尼摆臂本体连接;第二齿和拨动块均与阻尼摆臂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时,第四臂的第二端与拨动块的第一侧面搭接;当把手处于弹出过程中,第四臂的第二端与拨动块的第二侧面搭接。由于直接将第二齿设计在第二臂上与阻尼器配合,对后摆臂复位的速度限制效果较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臂与阻尼器之间设计阻尼摆臂,在按压过程中,后摆臂发生旋转,使得第四臂拨动拨动块,带动阻尼摆臂发生旋转,而在弹出过程中,第二齿与阻尼器相配合限制阻尼摆臂复位的速度,从而限制第四臂复位的速度,有助于减小弹出过程中后摆臂的复位速度。

5、优选地,所述第四臂的第二端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和弹出过程中时,滚轮分别与第四臂的第二端与拨动块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滚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臂上设计滚轮,有助于减小第四臂与拨动块之间的摩擦。

6、优选地,所述基座内壁上设置有抵挡部,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的结束阶段时,把手本体的第一端与抵挡部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按压过程中,限制把手第一端伸入基座的深度。

7、优选地,所述基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挡块,挡块上设置有第四轴,第四轴与基座内壁固定连接;第四轴上套设有第四扭簧,第四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和基座内壁连接,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的结束阶段时,第一固定座与挡块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按压过程中,限制把手第一端伸入基座的深度;另一方面,在按压过程中第四弹簧发生蓄力,在弹出过程中第四弹簧带动挡块复位,使得挡块推动把手本体的第一端,增大了弹出过程中把手本体第一端所受的力。

8、优选地,所述第二轴的端部与基座内壁的底面固接;第四臂上设置有第五轴,第五轴的端部与基座内壁的顶面固接,第五轴的轴线与第二轴的轴线重合。

9、优选地,所述后摆臂本体上设置有惯性锁,惯性锁转动连接在后摆臂本体与基座内壁之间。

10、优选地,所述拉锁摆臂包括拉锁摆臂本体、连接臂和拨杆;拉锁摆臂本体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轴,第六轴与基座内壁固接,第六轴上套设有第六扭簧,第六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拉锁摆臂本体和基座内壁连接;连接臂和拨杆均固定连接在拉锁摆臂本体上,连接臂用于与拉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当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拨杆与后摆臂本体搭接。

11、优选地,还包括锁芯和拉线,锁芯固定连接在基座内部,拉线的第二端与锁芯固定连接。

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计驱动组件,即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与第一轴同轴连接,且第一前摆臂和第二前摆臂之间设置第一扭簧,利用连杆将第二前摆臂与后摆臂连接,当按压把手本体的第一端,使得把手本体的第二端翘起伸出基座而带动后摆臂旋转,后摆臂的第二臂带动连杆发生朝向基座第二端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前摆臂围绕第一轴旋转,使得第一扭簧进行蓄力;通过设计阻尼组件,即在后摆臂的第四臂附近处设计阻尼摆臂和阻尼器,后摆臂转动通过其第四臂拨动拨动块,带动阻尼摆臂发生旋转,在弹出过程中,第二齿与阻尼器相配合限制阻尼摆臂复位的速度,从而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接臂发生旋转推动把手本体第一端伸出基座,实现了把手本体的平出;通过在连杆上设计固定柱和第二扭簧,实现把手本体的回缩隐藏。本申请的机械隐藏把手实现了把手本体的平出,增大了把手本体伸出后与车门之间的操作空间,操作人员一手即可完成解锁,有利于人机工程,并且价格低于电动型隐藏把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包括基座(1)和把手本体(2),把手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1)和第二固定座(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拉锁摆臂(9)和阻尼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器(61),阻尼器(61)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内壁上;阻尼器(61)包括第一齿(611),第四臂(55)的第二端处设置有第二齿(622),第一齿(611)和第二齿(62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阻尼摆臂(62),阻尼摆臂(62)包括阻尼摆臂本体(621)、第二齿(622)和拨动块(623);阻尼摆臂本体(6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轴(6211),第三轴(6211)与基座(1)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轴(6211)上套设有第三扭簧(6212),第三扭簧(6212)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内壁和阻尼摆臂本体(621)连接;第二齿(622)和拨动块(623)均与阻尼摆臂本体(621)的侧面固定连接,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时,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一侧面搭接;当把手处于弹出过程中,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二侧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上转动连接有滚轮(552),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和弹出过程中时,滚轮(552)分别与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壁上设置有抵挡部(13),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的结束阶段时,把手的第一端与抵挡部(1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挡块(7),挡块(7)上设置有第四轴(71),第四轴(71)与基座(1)内壁固定连接;第四轴(71)上套设有第四扭簧(72),第四扭簧(72)的两端分别与挡块(7)和基座(1)内壁连接,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的结束阶段时,第一固定座(21)与挡块(7)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521)的端部与基座(1)内壁的底面固接;第四臂(55)上设置有第五轴(551),第五轴(551)的端部与基座(1)内壁的顶面固接,第五轴(551)的轴线与第二轴(521)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摆臂本体(51)上设置有惯性锁(8),惯性锁(8)转动连接在后摆臂本体(51)与基座(1)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摆臂(9)包括拉锁摆臂本体(91)、连接臂(92)和拨杆(93);拉锁摆臂本体(91)上转动连接有第六轴(911),第六轴(911)与基座(1)内壁固接,第六轴(911)上套设有第六扭簧(912),第六扭簧(912)的两端分别与拉锁摆臂本体(91)和基座(1)内壁连接;连接臂(92)和拨杆(93)均固定连接在拉锁摆臂本体(91)上,连接臂(92)用于与拉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当把手处于解锁状态时,拨杆(93)与后摆臂本体(51)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芯(10)和拉线,锁芯(10)固定连接在基座(1)内部,拉线的第二端与锁芯(10)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包括基座(1)和把手本体(2),把手本体(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1)和第二固定座(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拉锁摆臂(9)和阻尼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器(61),阻尼器(61)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内壁上;阻尼器(61)包括第一齿(611),第四臂(55)的第二端处设置有第二齿(622),第一齿(611)和第二齿(62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阻尼摆臂(62),阻尼摆臂(62)包括阻尼摆臂本体(621)、第二齿(622)和拨动块(623);阻尼摆臂本体(6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轴(6211),第三轴(6211)与基座(1)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轴(6211)上套设有第三扭簧(6212),第三扭簧(6212)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内壁和阻尼摆臂本体(621)连接;第二齿(622)和拨动块(623)均与阻尼摆臂本体(621)的侧面固定连接,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时,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一侧面搭接;当把手处于弹出过程中,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二侧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上转动连接有滚轮(552),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和弹出过程中时,滚轮(552)分别与第四臂(55)的第二端与拨动块(623)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出式机械隐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壁上设置有抵挡部(13),当把手处于按压过程中的结束阶段时,把手的第一端与抵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辉刘志国邓国辉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