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穿梭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穿梭车。
技术介绍
1、穿梭车在仓储物流设备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穿梭车式出入库系统和穿梭车式仓储系统,以往复或者回环方式,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台车,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或接驳设备。配备有智能感应系统,能自动记忆原点位置,自动减速系统;穿梭车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可以编程实现取货、运送、放置等任务,并可与上位机或wms系统进行通讯,结合rfid、条码等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识别、存取等功能。
2、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21141843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穿梭车,通过将在驱动轴的两端设置一对偏心轮,并且在所述偏心轮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轴转动带动对称的偏心轮作旋转,偏心轮的旋转进而驱动一对升降组件上下往复运动,利用驱动轴的转动带动偏心轮旋转实现升降解决了节能降耗的问题,同时两侧对称的升降同时升降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和可靠性问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现有穿梭车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一、无法保持升降板的四角平衡性,即采用剪式升降机构的时候,剪式升降机构会收缩,容易造成升降板无法保持平衡,发生倾倒;二、无法实现联动控制,实现对升降板进行升起的调节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穿梭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外
4、所述顶盖的上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顶盖上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和所述顶盖之间通过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进行支撑连接,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转动齿轮;
5、同一侧的所述下支撑杆和所述上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中间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节,便于对货物进行升降转运,且为了使得升降板在升起和降落的时候,能够保持平衡性,将采用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的外端定位转动,内侧进行弧度转动,实现对升降板进行升降调节,保持升降板的四角平衡稳定性,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既能够实现稳定的转动性,也能够防止松动,并且通过伺服电机和调节螺杆对调节板进行内外推动,便于实现对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升降板进行升降控制。
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上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板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一转动齿轮进行安装,使得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一转动齿轮实现转动啮合,提高转动性,也能够防止松动。
9、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下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板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第二连接齿轮和第二转动齿轮进行安装,使得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一转动齿轮实现转动啮合,提高转动性,也能够防止松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齿轮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向内收拢,所述第二连接齿轮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也向内收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支撑杆向内收拢,便于进行升降调节时候的展开,进行支撑升起,同样的上支撑杆向内收拢,也便于进行升降调节时候的展开,进行支撑升起,使得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之间进行配合,便于提高升降板升起的高度。
13、优选的,同一侧的所述下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同一侧的所述上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连接杆便于对同一侧的下支撑杆进行连接,以及上连接杆便于对同一侧的上支撑杆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保持同一侧的下支撑杆或者上支撑杆保持同步运行,并且实现固定连接。
15、优选的,同一侧的所述下连接杆和所述上连接杆之间连接所述调节板,两端的所述调节板相对设置,所述调节板的上下两端设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活动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杆和所述上连接杆的中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板实现对同一侧的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进行连接安装,并且为了使得调节板的连接具有活动性,通过活动筒实现对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进行连接安装。
17、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伺服电机均处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升降板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提供动力,作为动力源,实现对调节板进行推拉,并且在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防止调节板的移动过度。
1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伺服电机的四角处连接有加长杆,四个所述加长杆贯穿两个所述调节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长杆的设定可以保持伺服电机的稳定性,使得伺服电机在做动力输出的时候,不会转动,只会通过调节螺杆进行动力输出。
21、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调节,便于对货物进行升降转运,且为了使得升降板在升起和降落的时候,能够保持平衡性,将采用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的外端定位转动,内侧进行弧度转动,实现对升降板进行升降调节,保持升降板的四角平衡稳定性,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既能够实现稳定的转动性,也能够防止松动,并且通过伺服电机和调节螺杆对调节板进行内外推动,便于实现对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升降板进行升降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顶盖(2),所述外壳体(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X轴滚轮(4)和Y轴滚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上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一定位板(301),所述第一定位板(30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302),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302)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05)的下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二定位板(306),所述第二定位板(306)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07),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07)之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下支撑杆(304),所述下支撑杆(304)向内收拢,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上支撑杆(309),所述上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所述下支撑杆(304)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310),同一侧的所述上支撑杆(309)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杆(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所述下连接杆(310)和所述上连接杆(312)之间连接所述调节板(313),两端的所述调节板(313)相对设置,所述调节板(313)的上下两端设有活动筒(314),所述活动筒(314)活动连接在所述下连接杆(310)和所述上连接杆(312)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3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板(317),所述限位板(317)和所述伺服电机(315)均处于所述顶盖(2)和所述升降板(30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17)和所述伺服电机(315)的四角处连接有加长杆(311),四个所述加长杆(311)贯穿两个所述调节板(3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顶盖(2),所述外壳体(1)的四角处分别设有x轴滚轮(4)和y轴滚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上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一定位板(301),所述第一定位板(30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302),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302)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05)的下部四角处分别焊接有第二定位板(306),所述第二定位板(306)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07),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307)之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303)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下支撑杆(304),所述下支撑杆(304)向内收拢,所述第二连接齿轮(308)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上支撑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莹莹,赵丽,吴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弘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