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中,灯具、以及部分管线等均需要安装在隧道侧壁的一定高度处,通常采用脚手架登高作业,为了方便移动,脚手架大多安装有走轮,稳固性不足,施工人员登上去以后,缺乏安全感,而且,隧道内工作环境特殊,施工人员跌落后容易增加受伤风险;
2、因此,如何提高脚手架稳定性,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支撑稳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用于支护脚手架主体,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底架和叠装在所述底架上部的顶架,所述底架底部安装有走轮:
4、其中,多个支臂,其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底架两侧;
5、所述支臂一端与所述底架设置的支座旋转连接;
6、所述支臂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7、其中,所述支座装设有定位件,用于将所述支臂锁止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保持与地面接触,或将所述支臂锁止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远离地面。
8、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安装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与所述支臂旋转连接,所述支座位于所述水平轴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轴孔,用于与所述定位件插拔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支臂构造为类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拐角位置布设
10、进一步的,所述支臂末端装设有能够朝向地面伸缩地支腿,所述支腿与地面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销轴。
12、进一步的,爬梯,所述顶架和底架一侧均固连有所述爬梯。
13、进一步的,用于驱动所述顶架升降的旋转机构;
14、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装设在所述底架上的丝杠和安装在所述顶架上的丝母,所述丝杠和所述丝母螺旋传动地驱动所述顶架升降;
15、其中,所述底架顶端固连有多个立柱,用于与所述顶架滑动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顶架顶端边缘位置固连有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顶架本体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有益效果:
18、本技术设计的地铁施工防护装置,解决了脚手架主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移动、倾倒的问题,其底架下部的四个角部均旋转连接有支臂,通过支臂扩展底架的宽度,且支臂通过定位件与支座锁定位置,实现底架稳定地支撑目的,其次,通过定位件将支臂锁止于第二工作位置上,支臂能够跟随脚手架主体同步转移,有效地避免了支臂遗落在上一施工位置,避免了支臂遗失风险,该脚手架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支撑稳定、可靠性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用于支护脚手架主体,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底架(10)和叠装在所述底架(10)上部的顶架(20),所述底架(10)底部安装有走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用于支护脚手架主体,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底架(10)和叠装在所述底架(10)上部的顶架(20),所述底架(10)底部安装有走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政,仲生星,邓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