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喷液组件、清洁装置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1、洗地机是一种适用于在清洗硬质地面的同时吸干污水,并将污水带离现场的清洁机械,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洗地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社会各个领域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车站、码头、机场、车间、仓库、学校、医院、饭店、卖场等具有广阔硬质地面的场所,以机械代替人力的清洁理念已深入人心,其功能齐全、高性能,适用于瓷砖地面、石料地面、环氧地面、金刚砂地面、水磨石地面、塑胶地板、玻化砖、pvc地面等硬质地面的表面油污等污垢清洁。
2、现有的洗地机包括主机、滚刷组件和喷液组件。其中,滚刷组件可转动设置在主机上,洗地机工作时,喷液组件能够向滚刷组件上供应清水以使其保持湿润,滚刷组件能够在地面滚动刷洗地面。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清洁装置中喷液组件的喷液方式基本都是采用多点喷液的方式,经常会出现地面水渍不均的现象,导致地面有明显的条形水痕,条形水痕干燥时间长,进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清洁装置时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清洁装置中喷液组件的喷液方式基本都是采用多点喷液的方式,使得地面水渍不均,进而导致地面有明显的条形水痕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液组件,用于与滚刷配合使用,所述喷液组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组件内的喷液槽,所述喷液槽沿所述滚刷的轴向方向延伸,以能使所述喷液组件内的液体形成线形液流并将所述线形液流引流至
3、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喷液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槽的均液槽,所述均液槽自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
4、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均液槽包括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子均液槽,每个所述子均液槽连通于所述喷液槽。
5、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内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喷液槽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壁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的通液孔;
6、当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独立,每个所述通液孔连通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流道。
7、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子流道,每个所述子流道分岔有至少两个出液口,每个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喷液槽。
8、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内还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并与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滚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喷液组件的外部空间。
9、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第二流道包括主流道和至少两个分流道,所述主流道具有进液端,所述进液端开设有一用于通入所述液体的进液孔,所述至少两个分流道由所述主流道远离所述进液端的一端分岔而成,每个所述分流道具有至少两个出液端,每个所述出液端通过一个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流道。
10、可选地,上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包括喷液器和用于刮除所述滚刷上的污渍的滚刷刮条,所述第一流道开设于所述喷液器内,所述滚刷刮条连接于所述喷液器,并与所述喷液器的底壁共同形成所述喷液槽,所述喷液器的底壁开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喷液孔,所述喷液槽通过所述喷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流道。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12、主机,内部设有第一箱体;
13、滚刷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所述滚刷组件具有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的滚刷;
14、如上所述的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箱体,并配置为以给所述滚刷压力的方式贴合于所述滚刷的外周面。
15、可选地,上述的清洁装置,所述主机的机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所述第一排液孔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喷液组件的通液孔,以能向所述喷液组件的第一流道内通入所述液体;所述第二排液孔连接有一根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液孔,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液管,以能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出液阀密封圈失效时将从所述第一箱体泄漏的所述液体排入所述进液管。
16、可选地,上述的清洁装置,所述主机的机壳开设有补液对接口,所述补液对接口用于连接基站以对所述第一箱体进行补液,所述补液对接口处设有能够使所述液体自所述基站向所述主机单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且所述补液对接口内还设有由软胶材料制成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贴合装设于所述补液对接口的内壁,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一连接件对接于所述密封件。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
18、基站,具有基站箱体和连接于所述基站箱体的抽液装置;
19、如上所述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的主机能够可拆卸地管路连接于所述抽液装置,所述抽液装置与所述清洁装置的主机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
20、当所述第一箱体需要补入所述液体时,所述抽液装置能够提供压力并将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以使所述基站箱体中的所述液体单向流动至所述第一箱体中。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2、上述的喷液组件,通过开设有连通喷液组件内的喷液槽,喷液槽沿滚刷的轴向方向延伸,使得上述的喷液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液体由多点喷液的形式通入喷液组件后,可由条形的喷液槽转化为线形液流均匀流出,并可在水泵压力、负压和绒毛的毛细作用下渗入到滚刷绒毛上,使到达滚刷绒毛上的液体更加均匀,避免了现有清洁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水渍不均,进而导致地面有条形水痕不容易干燥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使用清洁装置时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液组件,用于与滚刷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组件内的喷液槽,所述喷液槽沿所述滚刷的轴向方向延伸,以能使所述喷液组件内的液体形成线形液流并将所述线形液流引流至所述滚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槽的均液槽,所述均液槽自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槽包括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子均液槽,每个所述子均液槽连通于所述喷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内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喷液槽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壁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的通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内还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并与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滚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喷液组件的外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液
7.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机壳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一排液孔和第二排液孔,所述第一排液孔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喷液组件内,以能向所述喷液组件的第一流道内通入所述液体;所述第二排液孔连接有一根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液孔,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液管,以能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出液阀密封圈失效时将从所述第一箱体泄漏的所述液体排入所述进液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机壳开设有补液对接口,所述补液对接口用于连接基站以对所述第一箱体进行补液,所述补液对接口处设有能够使所述液体自所述基站向所述主机单向流动的第一单向阀,且所述补液对接口内还设有由软胶材料制成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贴合装设于所述补液对接口的内壁,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一连接件对接于所述密封件。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液组件,用于与滚刷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组件内的喷液槽,所述喷液槽沿所述滚刷的轴向方向延伸,以能使所述喷液组件内的液体形成线形液流并将所述线形液流引流至所述滚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喷液槽的均液槽,所述均液槽自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喷液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槽包括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子均液槽,每个所述子均液槽连通于所述喷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内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喷液槽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壁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的通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内还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并与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滚刷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喷液组件的外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组件包括喷液器和用于刮除所述滚刷上的污渍的滚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力,柳康,丁武建,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