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管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组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内燃机车的蓄电池组没有成熟应用的智能维护系统,需要加装采集装置采集蓄电池的信息,才能实现对内燃机的蓄电池组进行智能维护改造。现有的采集装置采用黏贴在蓄电池组的上方,或者通过在蓄电池框架上钻孔、焊接或者切割等永久性损害结构的方式来进行安装。前者占用蓄电池上方空间,影响蓄电池组的日常维护,后者极易因操作不当而损坏蓄电池,引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无损安装到蓄电池组的侧方的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采集装置,无需对蓄电池组原安装结构造成损害,即可安装固定在蓄电池组的侧方,避免占用蓄电池组上方的维护空间。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采集电路,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机构,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机构,所述上连接机构设置有向上的上卡槽,所述下连接机构设置有向下的下卡槽,蓄电池框的框架可卡入至所述上卡槽与所述下卡槽中。
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的上下两端设置的带有向上的上卡槽的上连接机构和带有向下的下卡槽的下连接机构,通过将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的卡槽卡入到蓄电池组的蓄电池框的框架,为采集装置的壳体与蓄电池框之间的连接提供支撑点,实现将采集装置固定在蓄电池框的侧方。安装过程中无需对蓄电池框的原结构进行永久性损
4、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与上连接块,所述上卡槽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5、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固定板包括壳体转接板与连接块转接板,所述壳体转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块转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连接块连接,所述壳体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块转接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
6、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壳体转接板上设置有铅直的腰型孔,所述壳体转接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7、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上卡槽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块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转接板与所述上连接块背向蓄电池框的一面贴合,所述连接块转接板上设置有铅直的腰型导向孔,所述连接块转接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导向孔与所述上连接块连接。
8、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连接块转接板的上端设置有向所述连接块方向延伸的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9、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下连接机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贴合,所述下连接机构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的底面连接,所述下卡槽设置在所述下连接机构背向所述壳体的一端。
10、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下连接机构的底面靠近所述下卡槽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凸台。
11、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背向所述壳体的槽壁的末端设置有楔形结构。
12、上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航空插座,所述航空插座与所述采集电路电性连接。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采集电路(400),所述壳体(100)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机构(200),所述壳体(100)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机构(300),所述上连接机构(200)设置有向上的上卡槽(211),所述下连接机构(300)设置有向下的下卡槽(310),蓄电池框的框架可卡入至所述上卡槽(211)与所述下卡槽(3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200)包括固定板(220)与上连接块(210),所述上卡槽(211)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块(210)上,所述固定板(22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上连接块(210)与所述固定板(22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0)包括壳体转接板(222)与连接块转接板(221),所述壳体转接板(222)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连接块(210)连接,所述壳体转接板(222)设置于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转接板(222)上设置有铅直的腰型孔,所述壳体转接板(222)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壳体(1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211)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块(210)背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与所述上连接块(210)背向蓄电池框的一面贴合,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上设置有铅直的腰型导向孔,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导向孔与所述上连接块(2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的上端设置有向所述连接块方向延伸的横板(223),所述横板(223)上设置有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300)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面贴合,所述下连接机构(300)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面连接,所述下卡槽(310)设置在所述下连接机构(300)背向所述壳体(100)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300)的底面靠近所述下卡槽(31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凸台(3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槽(211)和所述下卡槽(310)背向所述壳体(100)的槽壁的末端设置有楔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航空插座(110),所述航空插座(110)与所述采集电路(40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采集电路(400),所述壳体(100)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机构(200),所述壳体(100)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机构(300),所述上连接机构(200)设置有向上的上卡槽(211),所述下连接机构(300)设置有向下的下卡槽(310),蓄电池框的框架可卡入至所述上卡槽(211)与所述下卡槽(3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200)包括固定板(220)与上连接块(210),所述上卡槽(211)设置于所述上连接块(210)上,所述固定板(22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上连接块(210)与所述固定板(22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0)包括壳体转接板(222)与连接块转接板(221),所述壳体转接板(222)通过螺栓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通过螺栓与所述上连接块(210)连接,所述壳体转接板(222)设置于所述连接块转接板(221)靠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转接板(222)上设置有铅直的腰型孔,所述壳体转接板(222)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壳体(1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英,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朗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