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619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悬空安装有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外壳的上方安装有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板与第一电池电连接,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导电板电连接,导电板与第一电池电连接,且导电板能够在第一电池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电池电连接,本技术设置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二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可以在第一电池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切换至第二电池供电,从而可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属于水泵监测。


技术介绍

1、为了能够精准的计算水泵抽水台班费用,通常会通过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对水泵进行监测,在施工现场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正常的接入市电,而目前大部分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仅仅采用电池进行供电,不能很好的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从而也就无法保证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稳定的进行监测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设置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二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可以在第一电池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切换至第二电池供电,从而可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悬空安装有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悬空安装,可以避免外壳的内部渗水导致外壳的内部积水,所述外壳的上方安装有光伏发电板,所述光伏发电板与第一电池电连接,光伏发电板所产生的电力会被第一电池所存储,然后由第一电池向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稳定的进行供电,所述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均与导电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板与第一电池电连接,当导电板与第一电池电连接的时候,第一电池能够向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且导电板能够在第一电池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电池电连接,当第一电池出现故障的时候,导电板与第一电池断开连接,与第二电池电连接,此时第二电池会向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供电。

3、优选地,所述导电板滑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杆,基座的下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杆,第一导电杆与第一电池电连接,第二导电杆与第二电池电连接,且基座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磁铁,所述导电板上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对应的磁块,电磁铁与第一导电杆和第一电池的电路相互串联,当第一电池能够稳定的供电的时候,电磁铁也会通电产生磁力,所述导电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杆或第二导电杆相适配的贯穿孔,贯穿孔的设置,可以使导电板与第一导电杆或者是第二导电杆更加稳定的连接。

4、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上板和下板,第一导电杆固定连接在上板的下侧面,第二导电杆固定连接在下板的上侧面,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所述导电板与多个竖杆滑动连接,多个竖杆可以对导电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5、优选地,所述导电板与上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具有将导电板向下抵紧的抵紧力,弹簧的一端与上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板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外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弹片,所述贯穿孔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均呈外扩的喇叭状,弹片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会与贯穿孔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7、优选地,所述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两端内侧面之间,可以对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

8、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倾斜的贯穿口,所述外壳上侧面的凸台位置开设有多个透气口,贯穿口的和透气口的设置可以使外壳内部空气能够保持流通,从而可以使外壳内部的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散发。

9、优选地,所述透气口的上方且位于外壳的上侧面安装有盖板,盖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避免外界的杂物通过透气口进入外壳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通过导电板、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的设置,实现了控制导电板的滑动即可控制导电板与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电连接,从而可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12、2、多个弧形弹片的设置,可以使导电板与第一导电杆或者第二导电杆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

13、3、贯穿口和透气口的设置,可以使外壳内部的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的散发出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悬空安装有通讯模块(2)、控制模块(3)、第一电池(4)和第二电池(5),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光伏发电板(6),所述光伏发电板(6)与第一电池(4)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2)和控制模块(3)均与导电板(7)电连接,所述导电板(7)与第一电池(4)电连接,且导电板(7)能够在第一电池(4)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电池(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7)滑动连接在基座(8)上,所述基座(8)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杆(9),基座(8)的下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杆(10),且基座(8)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磁铁(11),所述导电板(7)上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11)对应的磁块(12),所述导电板(7)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杆(9)或第二导电杆(10)相适配的贯穿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包括上板(801)和下板(802),所述上板(801)和下板(8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803),所述导电板(7)与多个竖杆(80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7)与上板(801)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14),所述弹簧(14)具有将导电板(7)向下抵紧的抵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杆(9)和第二导电杆(10)的外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的弹片(15),所述贯穿孔(13)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均呈外扩的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2)、控制模块(3)、第一电池(4)和第二电池(5)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板(16)上,所述安装板(16)通过支撑杆(17)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倾斜的贯穿口(18),所述外壳(1)上侧面的凸台位置开设有多个透气口(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口(19)的上方且位于外壳(1)的上侧面安装有盖板(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悬空安装有通讯模块(2)、控制模块(3)、第一电池(4)和第二电池(5),所述外壳(1)的上方安装有光伏发电板(6),所述光伏发电板(6)与第一电池(4)电连接,所述通讯模块(2)和控制模块(3)均与导电板(7)电连接,所述导电板(7)与第一电池(4)电连接,且导电板(7)能够在第一电池(4)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至与第二电池(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7)滑动连接在基座(8)上,所述基座(8)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杆(9),基座(8)的下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杆(10),且基座(8)的上方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磁铁(11),所述导电板(7)上固定连接有与电磁铁(11)对应的磁块(12),所述导电板(7)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杆(9)或第二导电杆(10)相适配的贯穿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回路供电系统的水泵监测中继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包括上板(801)和下板(802),所述上板(801)和下板(8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杆(803),所述导电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恒李露露梁其东李俊标马一诺马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东甲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