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制动器。
技术介绍
1、制动器的摩擦盘内圈配合轴套,轴套与设备的传动轴相连,从而实现在释放状态摩擦盘随传动轴旋转,制动状态制动器中的活动板抵接在摩擦盘从而实现传动轴的停止,但是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盘相对轴套滞后旋转,两者之间会产生碰撞,碰撞产生噪音造成噪音污染,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制动器,旨在解决现有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盘相对轴套滞后旋转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盘,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圈设有用于与轴套连接的装配部,所述主体为偏心结构,以使所述制动盘的重心相对于轴心偏移;
4、两个摩擦片,分别固定于所述主体的两端面,所述摩擦片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的外径,所述摩擦片的内径大于所述装配部的尺寸。
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释放状态,主体内圈与轴套连接,轴套随传动轴旋转的过程中,制动盘整体随轴套旋转,由于主体为偏心结构,主体的重心相对于轴心偏移,旋转的时候受离心力的影响,主体重量较轻的一侧(即远离重心的一侧)与轴套抵接,从而避免主体与轴套之间出现相对转动,降低噪音的产生,增强用户体验。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外周具有凸起,以使所述制动盘的重心相对于轴心偏移。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参照线第二侧的所述主体上也设有缺失部,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位于第一侧的所述缺失部总体积大于位于第二侧的所述缺失部的总体积。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凹陷形成凹口,所述凹口形成所述缺失部。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缺失部为分布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的减重孔或减重槽。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配部具有凹陷于所述主体内周面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形成所述缺失部。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的两端面均凹陷形成环形的凹槽,两个所述摩擦片一一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凹槽内。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槽区域内具有缺失部。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上述制动盘。
1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释放状态,制动盘旋转的时候由于重心偏移,会使得较重的一侧远离传动轴的轴线,从而带动较轻的一侧的装配部内圈抵接在轴套的外圈,避免制动盘与轴套之间的相对转动,降低噪音,增强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具有凸起,以使所述制动盘的重心相对于轴心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主体的一条直径为参照线,位于所述参照线第一侧的所述主体上设有缺失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参照线第二侧的所述主体上也设有缺失部,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位于第一侧的所述缺失部总体积大于位于第二侧的所述缺失部的总体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凹陷形成凹口,所述凹口形成所述缺失部。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失部为分布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的减重孔或减重槽。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具有凹陷于所述主体内周面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形成所述缺失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端面均凹陷形成环形的凹槽,两个所述摩擦片一一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凹槽内。
10.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具有凸起,以使所述制动盘的重心相对于轴心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主体的一条直径为参照线,位于所述参照线第一侧的所述主体上设有缺失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参照线第二侧的所述主体上也设有缺失部,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位于第一侧的所述缺失部总体积大于位于第二侧的所述缺失部的总体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凹陷形成凹口,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查,陈映壮,张丹琪,吴孔建,叶逸祥,
申请(专利权)人:奥创动力传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