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如驾车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
2、简单地说,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12或24伏或48伏)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因为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需求。
3、现有的逆变器基于用电需求,设置较大的蓄电池,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同时蓄电池与逆变器一体安装,逆变器需要放置在充电位置,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包括封装壳体、接触片模组,所述封装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壳、中壳和底壳,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壳上的提手;
3、所述底壳外侧面中部向上凸起形成连接位,所述连接位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嵌合位,此嵌合位下部设有若干贯穿板面的条形孔;所述接触片模组穿过条形孔暴露在空气中,与外接供电电池包电性连接。
4、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提手两端通过硅胶套、螺钉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壳侧壁中部,其中部拱起且高于所述中壳顶面,其外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所述提手中部内侧呈曲面结构。
5、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壳顶面和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板面的用电窗口,下部端面开设有贯穿板面的照明窗口;
6、两侧所述侧壁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螺栓,上部边缘设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
7、所述螺栓内置螺纹;所述限位块为椭圆形圆环,其高度大于所述提手与所述中壳侧壁之间的距离。
8、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壳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进风口均包括若干贯穿板面的通风孔;所述嵌合位上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到位卡槽。
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背面设置有若干螺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面壳下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紧靠所述放置板、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内腔中。
10、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照明模块,所述照明模块包括pcba灯板、灯罩、导光柱、支架和启动按键;所述pcba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内腔、光源朝外,其上连接有所述导光柱,所述导光柱通过所述支架指向在所述灯罩内侧面;所述灯罩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中壳的照明窗口上;所述启动按键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面壳中部。
1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触片模组包括pcb板和至少一组接触片,所述pcb板与所述接触片电性连接;所述接触片穿过所述条形孔暴露在空气中,与外接供电电池包电性连接。
12、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面壳中部设有贯穿板面的安装孔和向内凹陷形成的安装位;所述安装孔安装有所述启动按键,所述安装位上扣合有所述放置板。
13、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内的主控制器、接口模块,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接口模块、接触片模组、无线充电模块、照明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type-c输出插口、至少一个usb输出插口和至少一个ac输出插口。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设置独立的封装壳体作为逆变器主体,在底壳中部设置向上凸起形成连接位以活动安装外接电池包,通过接触片模组与外接电池包的电性连接实现电源接入,如此实现外接电池包的可拆卸更换,通过更换外接电池包即可恢复逆变器的移动应用,进而不局限于充电场景,逆变器更为小型化且方便携带;
16、(2)设置上小下大的封装壳体降低重心,配合提手,使得照明模块朝下,在便于逆变器的携带的同时,提供便捷的照明功能。
17、(3)在提手的安装上,设置相互配合的硅胶套、螺钉进行防松、增摩,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A、接触片模组(5),所述封装壳体A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壳(1)、中壳(2)和底壳(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壳(2)上的提手(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两端通过硅胶套(41)、螺钉(42)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壳(2)侧壁中部,其中部拱起且高于所述中壳(2)顶面,其外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所述提手(4)中部内侧呈曲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2)顶面和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板面的用电窗口(21),下部端面开设有贯穿板面的照明窗口(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风口(34)和进风口(35),所述出风口(34)、进风口(35)均包括若干贯穿板面的通风孔;所述嵌合位(32)上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到位卡槽(3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6),所述无线充电模块(6)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组(61)和放置板(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模块(7),所述照明模块(7)包括PCBA灯板(71)、灯罩(72)、导光柱(73)、支架(74)和启动按键(75);所述PCBA灯板(71)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A内腔、光源朝外,其上连接有所述导光柱(73),所述导光柱(73)通过所述支架(74)指向在所述灯罩(72)内侧面;所述灯罩(72)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中壳(2)的照明窗口(22)上;所述启动按键(75)嵌入式的安装在所述面壳(1)中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模组(5)包括PCB板(51)和至少一组接触片(52),所述PCB板(51)与所述接触片(52)电性连接;所述接触片(52)穿过所述条形孔(33)暴露在空气中,与外接供电电池包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1)中部设有贯穿板面的安装孔(11)和向内凹陷形成的安装位(12);所述安装孔(11)安装有所述启动按键(75),所述安装位(12)上扣合有所述放置板(6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A内的主控制器(8)、接口模块(9),所述主控制器(8)与所述接口模块(9)、接触片模组(5)、无线充电模块(6)、照明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模块(9)包括至少一个Type-C输出插口(91)、至少一个USB输出插口(92)和至少一个AC输出插口(9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a、接触片模组(5),所述封装壳体a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壳(1)、中壳(2)和底壳(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壳(2)上的提手(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两端通过硅胶套(41)、螺钉(42)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壳(2)侧壁中部,其中部拱起且高于所述中壳(2)顶面,其外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所述提手(4)中部内侧呈曲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2)顶面和侧壁上设有若干贯穿板面的用电窗口(21),下部端面开设有贯穿板面的照明窗口(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风口(34)和进风口(35),所述出风口(34)、进风口(35)均包括若干贯穿板面的通风孔;所述嵌合位(32)上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到位卡槽(3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6),所述无线充电模块(6)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组(61)和放置板(62);所述放置板(62)背面设置有若干螺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面壳(1)下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61)紧靠所述放置板(62)、安装在所述封装壳体a内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模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军,张志佳,唐礼祥,雷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天宝创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