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锚固,尤其涉及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
技术介绍
1、
2、现如今高速公路扩建过程中在斜坡开挖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例如在开挖斜坡过程中谨防滑坡和塌方,以及在原有坡面进行锚杆锚固,对锚杆的要求以及锚固方法要求十分讲究。
3、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中,通常涉及边坡的二次开挖,如若在已有锚杆处进行开挖施工并且需要将外侧岩体移除,这时候需要将原有锚杆切断,而原有锚杆被切断后就会失去锚固效果。还需要从新钻取锚杆孔再插入新的锚杆进行在此锚固,而在边坡的二次开挖过程中,对边坡的挖槽宽度较小,而锚杆的长度远大于挖槽宽,这时候在狭小的空间内新的锚杆很难准确的插入新的锚杆孔内进行锚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套在所述原有锚杆上,所述基座上铰接三个拉杆,每个拉杆另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槽侧壁上固定连接弹性卡块,每个拉杆上均设有拉绳,通过拉绳拉动拉杆绕基座转动,从而使得滑块克服弹性卡块的阻力在滑槽内滑动,从而通过原有锚杆对边坡产生新的锚固力。
4、优选地,基座包括半圆形板,半圆形板两末端均固定连接立板,立板与半圆形板相切设置,半圆形板、两个立板一侧均固定连
5、优选地,半圆形板底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两个弧形的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连接弧形块,两个弧形块错位设置,每个弧形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抱紧板,两个弧形块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候能够通过抱紧板相对移动,使得抱紧板贴合在原有锚杆,从而使得基座与原有锚杆固定在一起。
6、优选地,在每个抱紧板下侧均固定连接多个钩板,两个抱紧板下侧的钩板一一对应错位设置,抱紧板贴合在原有锚杆上时候,两个抱紧板下侧的钩板一一对应交叉设置而形成导向通道。
7、优选地,弧形块上设有弧形齿条,弧形槽内固定连接两个支架,每个支架上均转动连接转动轴,每个转动轴均固定连接齿轮,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基座顶部设有与弧形槽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通孔内的基管,基管内转动连接驱动轴,驱动轴伸入至弧形槽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每个转动轴一端均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8、优选地,基管上端转动连接套管,套管上装有绕线筒,拉绳从导向通道内穿过并固定在绕线筒上,当绕线筒跟随套管转动时候对拉绳施加拉力,从而拉动拉杆。
9、优选地,原有锚杆上焊接固定三个导向环,三个拉杆上的拉绳分别从三个导向环上穿过后,将三个拉绳拧成一股后再从导向通道内穿过。
10、优选地,在基管上固定连接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三个拉绳拧成一股后并从导向通道内穿过后,再从导向孔内穿过,最后固定在绕线筒上。
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将基座安装在原有锚杆上后,通过拉绳拉动拉杆绕基座转动,从而使得滑块克服弹性卡块的阻力在滑槽内滑动,从而通过原有锚杆对边坡产生新的锚固力,如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二次锚固结构无需另外使用锚杆进行加固,仅需要利用原有的锚杆进行二次加固,且原有锚杆其他部分可以切除,不会对后续施工带来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套在所述原有锚杆(300)上,所述基座(1)上铰接三个拉杆(2),每个拉杆(2)另一端设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一侧设有滑槽(32),滑槽(32)内滑动连接滑块(34),所述滑槽(32)侧壁上固定连接弹性卡块(33),每个所述拉杆(2)上均设有拉绳(4),通过所述拉绳(4)拉动所述拉杆(2)绕基座(1)转动,从而使得滑块(34)克服弹性卡块(33)的阻力在滑槽(32)内滑动,从而通过原有锚杆(300)对边坡产生新的锚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半圆形板(11),所述半圆形板(11)两末端均固定连接立板(12),所述立板(12)与所述半圆形板(11)相切设置,所述半圆形板(11)、两个立板(12)一侧均固定连接铰接板(13),所述铰接板(13)与所述拉杆(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板(11)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抱紧板(19)下侧均固定连接多个钩板(16),两个抱紧板(19)下侧的钩板(16)一一对应错位设置,所述抱紧板(19)贴合在原有锚杆(300)上时候,两个抱紧板(19)下侧的钩板(16)一一对应交叉设置而形成导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15)上设有弧形齿条(151),所述弧形槽内固定连接两个支架,每个支架上均转动连接转动轴(17),每个所述转动轴(17)均固定连接齿轮(171),所述齿轮(171)与所述弧形齿条(151)相啮合,所述基座(1)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槽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内固定连接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通孔内的基管(50),所述基管(50)内转动连接驱动轴(53),所述驱动轴(53)伸入至弧形槽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173),每个所述转动轴(17)一端均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17),两个第二锥齿轮(17)均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7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50)上端转动连接套管(51),所述套管(51)上装有绕线筒,所述拉绳(4)从所述导向通道内穿过并固定在绕线筒上,当所述绕线筒跟随套管(51)转动时候对拉绳(4)施加拉力,从而拉动拉杆(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锚杆(300)上焊接固定三个导向环(301),三个拉杆(2)上的拉绳(4)分别从三个导向环(301)上穿过后,将三个拉绳(4)拧成一股后再从所述导向通道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管(50)上固定连接导向板(52),所述导向板(52)上设有导向孔,所述三个拉绳(4)拧成一股后并从导向通道内穿过后,再从导向孔内穿过,最后固定在所述绕线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套在所述原有锚杆(300)上,所述基座(1)上铰接三个拉杆(2),每个拉杆(2)另一端设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一侧设有滑槽(32),滑槽(32)内滑动连接滑块(34),所述滑槽(32)侧壁上固定连接弹性卡块(33),每个所述拉杆(2)上均设有拉绳(4),通过所述拉绳(4)拉动所述拉杆(2)绕基座(1)转动,从而使得滑块(34)克服弹性卡块(33)的阻力在滑槽(32)内滑动,从而通过原有锚杆(300)对边坡产生新的锚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半圆形板(11),所述半圆形板(11)两末端均固定连接立板(12),所述立板(12)与所述半圆形板(11)相切设置,所述半圆形板(11)、两个立板(12)一侧均固定连接铰接板(13),所述铰接板(13)与所述拉杆(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板(11)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两个弧形的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连接弧形块(15),两个弧形块(15)错位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块(15)一侧均固定连接抱紧板(19),两个所述弧形块(15)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候能够通过抱紧板(19)相对移动,使得抱紧板(19)贴合在原有锚杆(300),从而使得基座(1)与原有锚杆(300)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边坡的二次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抱紧板(19)下侧均固定连接多个钩板(16),两个抱紧板(19)下侧的钩板(16)一一对应错位设置,所述抱紧板(19)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柯,魏福军,时建新,刘军平,王超越,贺利超,田滨,谢庆,欧智勇,王鹏辉,王宏涛,王志杰,朱佩麒,程鹏远,陈宾,徐平,檀俊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