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一个烘道和一个冷凝通道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一个风扇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内,其中衣物处理桶通过一个洗涤剂盒与外界大气相通,一根进水管包含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其中出水端与冷凝通道连接,进水端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形成一段储水部分,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储水部分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的最低处。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储水部分中可至少保存着充满其最低部分的整个截面的水,形成水封。于是冷凝通道被该部分水截断与外界大气的通道,避免气体从进水管中进入冷凝通道,从而避免热蒸汽从洗涤剂盒中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设备,该设备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一个烘道和一个冷凝通道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一个风扇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内,其中衣物处理 桶通过一个洗涤剂盒与外界大气相通, 一根进水管包含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其中出水端 与冷凝通道连接,进水端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形成一段向下弯 曲的储水部分。
技术介绍
衣物烘干设备一般指可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设备,包含干衣机和洗衣干衣机。衣物 烘干设备通常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 一个烘道和一个冷凝通道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 一个 风扇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内用于促进空气在其中的流动。通常情况下,衣物处理桶通过洗 涤剂盒与外界大气相通,冷凝通道上接有一根进水管,进水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其中进水管 引入的水用于冷凝和/或冲洗冷凝通道内壁。在烘干过程中,风扇将烘道内加热形成的热 空气送入衣物处理桶中,热空气在衣物处理桶中与潮湿的衣物接触,带走其中的水分形成 热蒸汽,热蒸汽进入冷凝通道,其中的水分被冷凝后由排水泵排出衣物烘干设备,冷凝后的 空气由烘道进入下一循环,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衣物逐渐被烘干。 在烘干过程中,至少有一段时间内进水管中不往冷凝通道内进水。在该时间段内, 由于风扇的运转,冷凝通道中的压强低于大气压,该区域属于负压区。另一方面,烘道内加 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使烘道及衣物处理桶内循环气体的体积发生膨胀,于是烘道和衣物处理 桶中的压强高于大气压,这些区域属于正压区。由于属于负压区的冷凝通道通过进水管与 大气相通,属于正压区的衣物处理桶通过洗涤剂盒与大气相通,大量的外界空气便会通过 进水管被吸入冷凝通道中,而衣物处理桶中的热蒸汽将会从洗涤剂盒中涌出,给用户造成 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进水管往往包含一段向下弯曲的储水部分,以形成水封, 阻断冷凝通道与外界大气的连接,空气循环空间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于是便不会有热蒸 汽从洗涤剂盒中冒出。 但是,实践中发现,有些带水封功能的进水管并不能很好地保证水封效果,还会存 在漏气的现象。从图2所示的现有的进水管16可见,其出水端20在重力方向上低于储水 部分28上侧内壁的最低处30,于是在虹吸效果的作用下,储水部分28靠近进水端18 —侧 的水面将低于所述上侧内壁17的最低处30,加上风扇工作时,进水管出水端20附近的压强 低于进水端18,于是原来存储在进水管16中的水会被部分的吸到冷凝通道中,水不足以充 满进水管16的整个截面,进水管16中没有足够的水来形成水封,从而使冷凝通道与外界相 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改进的衣物烘干设备,其与冷凝通道连接的进水管可提供可靠的水封,确保热蒸汽不从洗涤剂盒中冒出。 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一个烘道和一个冷凝通道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 一个风扇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内,其中衣物处理桶通过一个洗涤剂盒与外界大气相通,一根进水管包含一进水端和一出水端,其中出水端与冷凝通道连接,进水端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形成一段储水部分,所述进水管出水端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储水部分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的最低处。通过这样的结构,进水管中停止进水后,在虹吸作用下,靠近进水端一侧的水面至多下降到与出水端同样高度的位置上,在储水部分中可至少保存着充满其最低部分的整个截面的水,形成水封。于是冷凝通道被该部分水截断与外界大气的通道,避免气体从进水管中进入冷凝通道,从而避免热蒸汽从洗涤剂盒中冒出。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冷凝通道中有一烘干气体压强P"进水管在储水部分与出水端之间有一正面投影下的下侧内壁的最高处,其与储水部分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的最低处之间的高度差AH与大气压P。以及冷凝通道中的气体压强P工之间的关系是 p g A H > P。-P丄 其中p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常量。 通过以上这一结构,所述高度差AH的水所能提供的压强已经足以平衡冷凝通道与大气之间的压强差,于是靠近进水端的水面不必下降到储水部分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的最低处以下便可满足压强要求,储水部分中可至少保存着充满其最低部分的整个截面的水,冷凝通道被该部分水截断与外界大气的通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衣物烘干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进水管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后的进水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衣物烘干设备10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2, 一个烘道4和一个冷凝通道6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8。 一个风扇12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8内,位于冷凝通道6与烘道4之间,将经冷凝的空气吹向烘道4,加热后的空气进入衣物处理桶2与其中衣物接触并带走衣物中的水分。携带水蒸气的空气进而进入冷凝通道6,其中的水分被冷凝,最后经排水系统22被排出。衣物处理桶2通过一个洗涤剂盒14与外界大气相通。 一根进水管16包含一进水端18和一出水端20,其中出水端20与冷凝通道6连接,进水端18通过一个小水箱24与外界水源连接,小水箱24有一开口 26与大气相通,于是进水管16的进水端18可通过小水箱24与大气相通。从进水管16引入的水用于冷凝和/或冲洗冷凝通道6。 如图3所示,进水管16的进水端18与出水端20之间形成一段向下弯曲的储水部分28,存储其中的水可隔断进水端18与出水端20之间的空气通道。通常,储水部分28为U型,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储水部分28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17有一最低处30,其与进水端18的高度差为Hl,出水端20与进水端18的高度差为H2, Hl > H2,也即出水端20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储水部分28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17的最低处30。通过这样的结构,进水管16中停止进水后,在虹吸作用下,靠近进水端18—侧的水面至多下降到与出水端20 同样高度的位置上,在储水部分28中可至少保存着充满其最低部分的整个截面的水,形成 水封。于是冷凝通道6被该部分水截断与外界大气的通道,避免气体从进水管16中进入冷 凝通道6,从而避免热蒸汽从洗涤剂盒中冒出。 进水管16向冷凝通道6进水一段时间后停止进水,此时由于虹吸作用,靠近进水 端18—侧的水面可能下降到与出水端20同样高度的位置上,而靠近出水端20 —侧的水面 与储水部分28与出水端20之间正面投影下的下侧内壁的最高处32平齐。完成这一虹吸 过程后,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进水管16内两侧水面达到同一水平高度。在此之后,运转风扇 12进入烘干操作。其间由于风扇12的作用,在冷凝通道6中形成一烘干气体压强Pp低于 大气压强P。,于是水被向着出水端20方向吸,靠近出水端20 —侧的水面34升高,而另一侧 水面36下降,当两者的高度差达到某一个值Ah时,进水管16中的水的压强平衡了大气与 冷凝通道6的气压差,S卩pgAh二P。-P"其中P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常量。 为了确保进水管16中水的压强能平衡大气与冷凝通道6的气压差,进水管16必 须能够提供一段高度为AH的储水空间,其中AH大于或等于Ah,否则水将被最大限度地 吸入冷凝通道6中,无法形成所需的水封。于是PgAH^P。-P"另外,要确保靠近进水端 18 —侧的水面36不低于储水部分28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17的最低处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衣物处理桶(2),一个烘道(4)和一个冷凝通道(6)组成的空气循环空间(8),一个风扇(12)位于该空气循环空间(8)内,其中衣物处理桶(2)通过一个洗涤剂盒(14)与外界大气相通,一根进水管(16)包含一进水端(18)和一出水端(20),其中出水端(20)与冷凝通道(6)连接,进水端(18)与大气相通,所述进水管(16)的进水端(18)与出水端(20)之间形成一段储水部分(28),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端(20)在重力方向上高于储水部分(28)正面投影下的上侧内壁(17)的最低处(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鹏,陈爱斌,顾珞莹,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威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