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广专利>正文

节能车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66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节能车壳: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部设置若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承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形滚轮1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4联接。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明显,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若采用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更显著。当今,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高速铁路交通,但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若高速交通的车辆采用所述节能车壳,能获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技术,特别是节能车壳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使时,发动机的必须消耗能量克服传动机构的摩擦力、车轮与地面或轨 道的摩擦阻力、迎面空气对车的阻力、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力。通过优化设计制作 车的车壳形状及光洁度能减小迎面空气对车的阻力和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力,但 很有限。迎面空气对车的阻力、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车低 速(时速在六七十公里以下)行使时,这两项阻力较小,而车高速行使时,这两项阻力很大, 而且,由于车前面为车壳的一小部分,故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力比迎面空气对车 的阻力大得多,所以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在轨道上高速行驶的列车、高速磁悬浮列车消 耗的能量都甚大。如何大幅度减小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力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一种节能车壳,目的是大幅度减小车体周围空气对车壳的摩擦阻 力而节能减排。所述节能车壳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2示。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部设置若 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承(图中 未画)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形滚轮1 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的细长形 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4联接。假定车向右行驶,那么空气相对于车壳的运动方向如图1中的大箭头所示向左, 与细长形滚轮1接触的空气搓擦细长形滚轮1的上部使其转动,细长形滚轮1相当于在空 气滚动。细长形滚轮1用磁悬浮轴承支承,无机械接触摩擦力。当车高速行驶时,细长形滚 轮1的转速超过一万转,甚至达到数万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只能接触细长形滚轮1 的外圆发生滚动摩擦。我们都知道,拖动直接放在平面上的重物比拖动在重物与平面之间 置滚状物同样的重物时费力的多,这是由于机械运动中,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因而细长形滚轮1相对于在空气滚动产生的摩擦力比现有的车壳与空气的直接摩擦力小 得多;而且当车高速行驶时,细长形滚轮1高速转动,搅动附着在它下部轮廓上的空气形成 风,吹转细长形风力发机3发电;所以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明显。隔风板5的作用是消除相邻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的风力干扰、相邻的细长形风力 发机3之间的风力干扰,也能阻挡水平风(即相对于车运动的空气)冲击细长形滚轮1的 下部。当然,对车速不充分高(比如说不超过150Km/h)的车辆,为了简化结构,减小所述 节能车壳的厚度,可不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对高速磁悬浮车,为了减小所述节能车壳的重量,也可以不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明显,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若采用所 述节能车壳,节能更显著。当今,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高速铁路交通,但节能减排势在必 行,若高速交通的车辆采用所述节能车壳,能获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节能车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示。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 部设置若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 承(图中未画)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 形滚轮1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 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 4联接。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不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权利要求节能车壳,其特征是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部设置若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承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形滚轮(1)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4)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车壳,其特征是不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专利摘要节能车壳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部设置若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承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形滚轮1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4联接。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明显,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若采用所述节能车壳,节能更显著。当今,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高速铁路交通,但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若高速交通的车辆采用所述节能车壳,能获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文档编号B61D43/00GK201587459SQ200920299110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车壳,其特征是:相距一段距离的两立板(2)与平板(4)固定,在两立板(2)上部设置若干细长形滚轮(1),细长形滚轮(1)位于两立板(2)之间,细长形滚轮(1)的轴用磁悬浮轴承安装在立板(2),且使细长形滚轮(1)有一部分漏出立板(2)的顶端;在每一细长形滚轮(1)的下面对应设置细长形风力发机(3),细长形风力发机(3)安装在两立板(2)上;在相邻的细长形滚轮(1)之间、相邻的细长形风力发机(3)之间设置隔风板(5),隔风板(5)与立板(2)、平板(4)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广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