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组件、电池盖板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35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盖板、极柱、第二绝缘层和极柱连接片,极柱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盖板、第二绝缘层和极柱连接片依次叠放设置,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极柱板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层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极柱连接片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绝缘层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极柱依次插入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四通孔中;本技术的极柱组件面积较小,极耳长度小,提升电芯内部卷芯体积,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电芯在电池壳体内不易发生位移,从而降低短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极柱组件、电池盖板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电芯内部结构设计为电芯设计关键,既要保证内部的绝缘性、安全性又要确保电芯的能量密度。传统电芯设计内部结构件较多,占空间大,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能量密度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受限;尤其是,现有电池安装通常需要将电芯放置于壳体中,将电芯的极耳焊接于盖板上,再将盖板与壳体焊接封闭,而基于实际焊接操作需要,需要将盖板与壳体呈一定角度翻转以露出焊接面,再进行极耳焊接,然后再次将盖板翻转覆盖壳体的开口并焊接封闭,该种结构需要预留较长长度的极耳以便于盖板的翻转空间需求,而极耳的长度越长,其短路风险越高,同时壳体需要设置更多的极耳预留空间,导致能量密度下降;同时,由于极耳的长度过长,在将盖板与壳体环节过程中,电芯在壳体内易发生位移,导致短路风险提高;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盖板面积大,极耳长度长,导致电芯能量密度下降、电芯在壳体内易发生位移,导致短路风险提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柱组件、电池盖板及电池。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盖板、极柱、第二绝缘层和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板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极柱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极柱靠近电池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片连接,所述极柱连接片用于极耳焊接。

4、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极柱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多个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五通孔,所述极柱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极柱一一对应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

5、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隔绝层、第二隔绝层和第三隔绝层;所述第二隔绝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六通孔的内缘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二隔绝层的外围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和所述第三隔绝层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的外围;所述第二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三隔绝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和所述极柱之间。

6、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电池壳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面积。

7、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绝缘膜和绝缘件,所述绝缘膜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环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二绝缘环连接于所述第八通孔的内缘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绝缘环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绝缘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绝缘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和所述极柱之间。

8、可选的,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各自独立地选自pp胶膜、pe胶膜、聚酰亚胺胶膜或环氧树脂胶膜,所述绝缘膜用于将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热熔粘结,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将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热熔粘结。

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用于封闭电池壳体以形成电池,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第二盖板和上述所述的极柱组件,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极柱组件插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凹台,所述第一盖板的外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台相互卡接。

11、可选的,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第三绝缘层和隔圈,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隔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周抵接;所述隔圈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极柱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九通孔,用于电芯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极柱连接片连接。

1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电池盖板。

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极柱组件,极柱组件下端的极柱连接片用于与极耳焊接;本技术的极柱组件尺寸小,在进行极耳焊接操作时,仅需翻转极柱组件即可,由于极柱组件面积较小,从而极耳与极柱组件焊接时极耳需伸出长度更小,即总体极耳长度更小,电芯内部需要预留的折极耳空间更小,提升电芯内部卷芯体积,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体积能量密度提升0.5%-5%;此外,由于极耳长度越小,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在将电池盖板与电池壳体环节过程中,电芯在电池壳体内不易发生位移,从而降低短路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盖板、极柱、第二绝缘层和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板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极柱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极柱靠近电池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片连接,所述极柱连接片用于极耳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极柱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多个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五通孔,所述极柱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极柱一一对应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隔绝层、第二隔绝层和第三隔绝层;所述第二隔绝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六通孔的内缘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二隔绝层的外围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和所述第三隔绝层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的外围;所述第二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三隔绝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和所述极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电池壳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重合,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绝缘膜和绝缘件,所述绝缘膜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环和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环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二绝缘环连接于所述第八通孔的内缘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绝缘环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绝缘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绝缘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和所述极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各自独立地选自PP胶膜、PE胶膜、聚酰亚胺胶膜或环氧树脂胶膜,所述绝缘膜用于将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热熔粘结,所述第二绝缘层用于将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热熔粘结。

7.一种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用于封闭电池壳体以形成电池,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第二盖板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极柱组件,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极柱组件插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并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置有凹台,所述第一盖板的外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凹台相互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包括第三绝缘层和隔圈,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隔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周抵接;所述隔圈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极柱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九通孔,用于电芯的极耳穿过所述第九通孔与所述极柱连接片连接。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板、第一绝缘层、第一盖板、极柱、第二绝缘层和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极柱连接片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板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极柱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极柱靠近电池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片连接,所述极柱连接片用于极耳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极柱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设有多个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五通孔,所述极柱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所述极柱一一对应依次插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隔绝层、第二隔绝层和第三隔绝层;所述第二隔绝层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六通孔的内缘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连接于所述第二隔绝层的外围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绝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绝层和所述第三隔绝层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的外围;所述第二隔绝层位于所述极柱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三隔绝层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和所述极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电池壳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良张炘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