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14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涉及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装置包括:支撑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使工件从进料口进入并从出料口送出,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按压部,至少包括第一动力件以及与第一动力件连接的第一接触件,第一接触件位于支撑部上方,在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支撑部以夹紧或松开位于支撑部上的工件;推料部,至少包括第二动力件以及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位于支撑部的侧面,在第二动力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支撑部并以垂直或倾斜于从进料口往出料口的方向推动位于支撑部上的残料。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具有提高加工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型材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门窗型材加工过程中,已经存在许多的自动加工生产设备,现有的型材加工设备主要通过激光加工和铣锯加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工,其中,对于铣锯加工而言,当完成对铝型材的切断后,需要卸残料。

2、如申请号为20211040628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型材智能加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该现有技术中,具体公开了使用定位夹紧装置对型材进行定位夹紧,使型材在正确的位置被激光加工装置以及铣锯加工装置加工,具体地,其铣锯加工装置为可以偏转角度的锯片,并且其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分别位于靠近送料区和卸料区的一侧,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八字形的切口,在使用铣锯加工装置对型材进行锯切加工后,被锯切形成的残料直接从八字形的切口处落下。

3、此外,诸如申请号为202022067170.5的中国技术专利等公开的现有技术也均是采用上述方案,即,通过设置有八字形的切口来使残料直接落料。

4、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设置有八字形的切口来使残料直接下料,这就意味着在对工件进行锯切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件锯切两次,并且在锯切第二次的过程中,残料处于悬臂状态,在锯切的过程中,处于悬臂状态的残料有可能发生抖动从而导致在锯切的过程中影响切割的质量,并且,抖动的残料还可能不断地与刀具发生高频碰撞,进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

5、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具有提高加工质量的优点。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3、设置在型材加工设备的锯切区,所述型材加工设备至少还包括送料区以及卸料区,工件从所述送料区送往所述锯切区加工后再送往所述卸料区卸料,该装置包括:

4、支撑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靠近所述送料区的一侧,所述出料口位于靠近所述卸料区的一侧,使所述工件从进料口进入并从所述出料口送出,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支撑,所述支撑部支撑接触的工件在经过切割加工后对应变成残料;

5、按压部,至少包括第一动力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连接的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位于所述支撑部上方,在所述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以夹紧或松开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工件;

6、推料部,至少包括第二动力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力件连接的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在所述第二动力件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并以垂直或倾斜于从所述进料口往所述出料口的方向推动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残料。

7、通过在锯切区设置有支撑部对工件进行支撑,并且,还设置有按压部,按压部包括有位于支撑部上方的第一接触件,第一动力件带动第一接触件与支撑部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工件在锯切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件在经过锯切加工后,残料会直接保留在支撑部上,对此,本申请的方案还包括有推料部,推料部包括有位于支撑部侧面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在第二动力件的驱动下推动位于支撑部上的残料,从而实现残料的下料,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具有提高加工质量的有益效果。

8、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部在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呈八字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送料区间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切割通道,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卸料区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切割通道。

9、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二接触件位于所述支撑部呈八字形或三角形的宽边的一侧。

10、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垂直于从所述进料口往所述出料口的方向的且贯穿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两侧的第三切割通道;

11、所述第一接触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切割通道对应的且贯穿所述第一接触件的底面与两侧的第四切割通道。

12、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在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残料箱,所述第一残料箱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件对应,所述第二接触件推动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残料,使残料落入所述第一残料箱。

13、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残料箱内设有残料检测传感器。

14、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在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残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第四动力件以及与所述第四动力件连接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在所述第四动力件的驱动下升降以防止残料在所述第一残料箱内弹出。

15、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残料箱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接触件所在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残料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残料箱,所述第二残料箱位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二接触件的一侧。

16、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推料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动力件连接的第三动力件,在所述第三动力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动力件连同所述第二接触件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

1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型材加工设备,所述型材加工设备设置有上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

18、所述锯切区位于物料流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切割装置,两个所述切割装置分别对应靠近所述卸料区与所述送料区,并且与所述物料流道之间形成的锐角夹角为30度、45度或60度,两个所述切割装置在靠近所述物料流道的一端为相向设置;

19、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滑轨、滑座、电机以及圆盘刀片;

20、所述滑轨与所述物料流道之间呈倾斜设置,且形成的锐角夹角为30度、45度或60度,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滑座上,所述圆盘刀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圆盘刀片跟随所述滑座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对位于所述物料流道上的工件进行锯切加工。

21、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通过在锯切区设置有支撑部对工件进行支撑,并且,还设置有按压部,按压部包括有位于支撑部上方的第一接触件,第一动力件带动第一接触件与支撑部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工件在锯切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件在经过锯切加工后,残料会直接保留在支撑部上,对此,本申请的方案还包括有推料部,推料部包括有位于支撑部侧面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在第二动力件的驱动下推动位于支撑部上的残料,从而实现残料的下料,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具有提高加工质量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型材加工设备的锯切区(002),所述型材加工设备至少还包括送料区(001)以及卸料区(003),工件从所述送料区(001)送往所述锯切区(002)加工后再送往所述卸料区(003)卸料,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0)在所述进料口(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30),所述支撑部(100)在所述出料口(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140),所述第一斜面(130)与所述第二斜面(140)呈八字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130)与所述送料区(001)间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切割通道,所述第二斜面(140)与所述卸料区(003)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切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位于所述支撑部(100)呈八字形或三角形的宽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0)上设有垂直于从所述进料口(110)往所述出料口(120)的方向的且贯穿所述支撑部(100)的顶面与两侧的第三切割通道(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100)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残料箱(400),所述第一残料箱(400)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对应,所述第二接触件(320)推动位于所述支撑部(100)上的残料,使残料落入所述第一残料箱(4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残料箱(400)内设有残料检测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100)靠近所述第一残料箱(400)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第四动力件(160)以及与所述第四动力件(160)连接的挡料板(170),所述挡料板(170)在所述第四动力件(160)的驱动下升降以防止残料在所述第一残料箱(400)内弹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残料箱(400)连接有第一输送机构(50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00)沿着所述第二接触件(320)所在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残料箱(40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残料箱(600),所述第二残料箱(600)位于所述支撑部(100)靠近所述第二接触件(32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部(30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动力件(310)连接的第三动力件(330),在所述第三动力件(33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动力件(310)连同所述第二接触件(320)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100)。

10.一种型材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加工设备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型材加工设备的锯切区(002),所述型材加工设备至少还包括送料区(001)以及卸料区(003),工件从所述送料区(001)送往所述锯切区(002)加工后再送往所述卸料区(003)卸料,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0)在所述进料口(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30),所述支撑部(100)在所述出料口(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140),所述第一斜面(130)与所述第二斜面(140)呈八字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一斜面(130)与所述送料区(001)间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切割通道,所述第二斜面(140)与所述卸料区(003)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切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位于所述支撑部(100)呈八字形或三角形的宽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0)上设有垂直于从所述进料口(110)往所述出料口(120)的方向的且贯穿所述支撑部(100)的顶面与两侧的第三切割通道(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残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部(100)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残料箱(400),所述第一残料箱(400)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件(320)对应,所述第二接触件(320)推动位于所述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明孙树涛孟国飞李章辉谭传荣黄悦滨谭传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镭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