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6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9
一种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非永久固定方式或永久固定方式与一移动设备耦合;第一框架结构,其一端与基座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以及一可弯折支撑结构,其一端与基座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框架结构相连,其中第一框架结构与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第一框架结构与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第一框架结构可分别相对于基座或第二框架结构翻折,可弯折支撑结构与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可弯折支撑结构与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其中可弯折支撑结构包含一主可挠曲部,主可挠曲部两侧设有一第一非可挠曲部以及一第二非可挠曲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置物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翻折展开后能够呈现直立状态,以便使用者放置移动设备而使移动设备立起的移动设备直立架。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行动通讯技术的进步,各种如:行动电话、平板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等移动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常用物品。然而,该些移动设备经常被使用来作为观赏影片或是查询资料或社群网站经营等,其使用时多半需透过手持的方式来观看或操控,进而衍生出许多不便。

2、一般而言,当单手拿持移动设备时,使用者仅能用另一只手来操控与使用移动设备,特别象是如:平板计算机等体积较大的移动设备,这种使用方式相当不方便,且同时使用者的双手亦因此而受限。因此,若是能够在使用者在室内使用移动设备时,利用如:桌子等平面来平放放置该移动设备,则可让使用者可空出双手来使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种移动设备也仅能平放于桌面,导致使用者不易观看到荧幕内容,或是以不方便操作的角度来对荧幕进行操作控制,其使用上仍有诸多不便之处而必须改善。

3、有鉴于此,本申请人系累积从事多年相关行业的丰富经验,构思并提出一种翻摺定位式移动设备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使用方式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主要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框架结构,一第二框架结构,以及一可弯折支撑结构。该基座通过非永久固定方式或永久固定方式与一移动设备耦合。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基座可以为手机保护壳结构型态,或是手机背盖结构的型态,经由卡合或其他方式跟移动设备耦合。该第一框架结构其一端与该基座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二框架结构相连。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框架结构以及该第二框架结构中央为镂空。该可弯折支撑结构一端与该基座相连,另一端与该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上述各个部件相连之处可设有可挠曲部,使用者可通过翻折第一框架结构,第二框架结构,以及可弯折支撑结构使本申请呈现收纳状态或支撑状态。其中第一框架结构与基座相连之处设有可挠曲部,该第一框架结构与该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该第一框架结构可分别相对于该基座或该结构翻构为具有复数个可挠曲部以及非可挠曲部所构成的结构。该可弯折支撑结构与该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该可弯折支撑结构与该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该可弯折支撑结构可分别相对于该基座或该第二框架结构翻折。本申请中,可弯折支撑结构包含一主可挠曲部,该主可挠曲部两侧设有一第一非可挠曲部以及一第二非可挠曲部;可弯折支撑结构主要为一片状结构。该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包括支撑状态以及收纳状态。

2、于支撑状态中,该可弯折支撑结构的该第一非可挠曲部与该基座大致平行,该可弯折支撑结构的该第二非可挠曲部与该第二框架结构大致平行。或者在某些实施例,除了平行外,该可弯折支撑结构的该第二非可挠曲部与该第二框架结构直接或间接贴合。在支撑状态中,该第一非可挠曲部与该第二非可挠曲部之间呈现一夹角;该第一框架结构与该第二框架结构之间呈现一夹角;该第一框架结构与该基座之间呈现一夹角。

3、于收纳状态中,第一非可挠曲部与该第二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该第二框架结构分别与该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该第二框架结构分别与该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该基座分别与该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

4、本申请相对于其他移动设备支撑架而言能有更稳固的支撑性,其原因在于第二框架结构整片面积作为置于平面的支架底座,其具有相对大的接触面积,且移动设备的重量是由于第一框架结构以及可弯折支撑结构形成三角形的两边以共同支撑移动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通过非永久固定方式或永久固定方式与一移动设备耦合;一第一框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以及一可弯折支撑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所述第一框架结构可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翻折,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可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翻折,其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包含一主可挠曲部,所述主可挠曲部两侧设有一第一非可挠曲部以及一第二非可挠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基座大致平行,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大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直接或间接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之间呈现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之间呈现一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基座之间呈现一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基座底顶所述第一框架结构或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基座非为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收纳状态中,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直接或间接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收纳状态中,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收纳状态中,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收纳状态中,所述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以及第一非可挠曲部相互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一片状结构,一移动设备保护壳结构,或一移动设备背盖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以及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分别具有磁性。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可置于一平面使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平面呈一仰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通过非永久固定方式或永久固定方式与一移动设备耦合;一第一框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以及一可弯折支撑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所述第一框架结构可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翻折,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与所述基座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相连之处设有一可挠曲部,使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可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或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翻折,其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包含一主可挠曲部,所述主可挠曲部两侧设有一第一非可挠曲部以及一第二非可挠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基座大致平行,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大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可弯折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直接或间接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一非可挠曲部与所述第二非可挠曲部之间呈现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移动设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于支撑状态中,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之间呈现一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本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聚创三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