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轨道交通装配式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护城市生态。目前轨道交通装配式技术主要集中在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建造,对于装配式地铁出入口的研究还较少,涉及的仅是基坑围护结构装配式或者仅是出入口主体结构装配式,而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均采用装配式的还很少。
2、公告号为cn11585353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铁出入口通道结构及构件连接节点,出入口通道结构包括多个环状构件节段,环状构件节段包括预制构件、现浇封堵块以及防水压条,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提升工程质量,降低作业强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没有综合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建造方式,在软土地区通常采用现浇地连墙或工法桩,内支撑较多,影响主体构件的吊装作业,造成材料浪费和工期延长。
3、公开号为cn11538732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连接节点分a型节点与k型节点,可提高装配结构整体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该节点抗裂性能较差,可能影响围护结构防水性能。
4、因此,地铁出入口围护与主体结构全装配式节点的连接问题仍是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装配式地铁出入口节点的连接问题,而提供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实现主体结构、基坑围护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建造,使其具有良好的整体防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装配式围护结构,每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顶部均施工有冠梁,冠梁顶部外侧施工有挡土墙,挡土墙外侧施工有截水沟,左右两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之间从上到下安装有出入口顶板结构、出入口底板结构;
4、每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均由若干个预制地连墙单体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装配而成,预制地连墙单体两侧连接端面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上下贯穿的半圆形槽,相邻的两个预制地连墙单体对应的半圆形槽内浇筑有接头桩,相邻的两个预制地连墙单体在接头桩两侧的连接缝内均设有第一止水条,预制地连墙单体侧壁上对应出入口顶板结构底部预埋有钢牛腿钢板,钢牛腿钢板侧壁上安装有钢牛腿;
5、出入口顶板结构包括搭设在钢牛腿上的出入口预制顶板,出入口预制顶板与装配式围护结构之间设有第二止水条,出入口预制顶板顶部设有现浇混凝土顶板;
6、出入口底板结构包括搭设在素混凝土垫层上的出入口预制底板,出入口预制底板与装配式围护结构之间设有第三止水条,出入口预制底板顶部设有现浇混凝土底板。
7、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内左右对称预埋有墙底注浆管,墙底注浆管底部穿出预制地连墙单体底部,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的侧壁中间位置均预埋有墙侧注浆管,墙侧注浆管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竖直管从预制地连墙单体顶部向内部设置且长度为预制地连墙单体高度的一半,水平管连通设置在竖直管底部与预制地连墙单体侧面之间;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在两个墙底注浆管之间均设有一个测斜管,测斜管内安装测斜装置。
8、接头桩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圆周均布的若干接头桩主筋,接头桩主筋外围焊接有螺旋箍筋。
9、预制地连墙单体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顶板处预埋有第一预埋锚固钢筋和第一钢筋连接器,预制地连墙单体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底板处预埋有第二预埋锚固钢筋和第二钢筋连接器。
10、预制地连墙单体侧壁上在出入口顶板结构、出入口底板结构之间预埋有钢支撑钢板、上拉连接件,上拉连接件位于钢支撑钢板上方。
11、钢牛腿与出入口预制顶板之间设有支垫。
12、出入口预制顶板顶部预埋有第一箍筋,同一排的第一箍筋之间焊接有第一主筋,第一箍筋、第一主筋设置在现浇混凝土顶板内,第一主筋通过第一钢筋连接器与第一预埋锚固钢筋连接。
13、出入口预制底板顶部预埋有第二箍筋,同一排的第二箍筋之间焊接有第二主筋,第二箍筋、第二主筋设置在现浇混凝土底板内,第二主筋通过第二钢筋连接器与第二预埋锚固钢筋连接。
14、上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5、s1、场地硬化,装配式围护结构采用预制地连墙单体装配,预制地连墙单体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单幅预制地连墙单体预制尺寸误差小于5mm,预埋件安装误差小于1mm;预制地连墙单体使用水下成槽机开挖成槽,采用泥浆护壁;预制地连墙单体提前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吊装设备依次吊装插入预制地连墙单体;之后吊装钢筋笼,清底之后,水下灌注接头桩,接头桩混凝土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8的自密实混凝土;为了减小预制地连墙单体的沉降量,通过两根墙底注浆管进行墙底注浆,墙底注浆管的下端伸出预制地连墙单体底部0.3m,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后停止注浆;墙底注浆完成后进行墙侧注浆;之后进行冠梁、挡土墙、降水井、截水沟的施工;
16、s2、基坑开挖前天开始降水,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1m,按需降水,随时关注水位变化,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事故;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的下方600mm,将第一道支撑架设在两个冠梁之间;
17、s3、基坑开挖至第二道支撑的下方600mm,在两侧装配式围护结构之间架设第二道支撑,第二道支撑通过钢支撑钢板、上拉连接件与预制地连墙单体连接,采用上拉下托确保第二道支撑连接牢固;
18、s4、基坑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施工素混凝土垫层、防水层及其保护层,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19、s5、在素混凝土垫层上吊装出入口预制底板,出入口预制底板与预制地连墙单体之间设置第三止水条,第二主筋通过第二钢筋连接器与第二预埋锚固钢筋连接,现浇混凝土底板浇筑,现浇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8的自密实混凝土,待现浇混凝土底板达到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
20、s6、在钢牛腿钢板上焊接钢牛腿,安放支垫,吊装出入口预制顶板,出入口预制顶板与预制地连墙单体之间设置第二止水条,第一主筋通过第一钢筋连接器与第一预埋锚固钢筋连接,现浇混凝土顶板浇筑,现浇混凝土顶板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8的自密实混凝土,待现浇混凝土顶板达到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21、s7、出入口预制顶板顶部铺设防水层及保护层,待保护层达到强度后回填覆土,回填完成后停止降水。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地铁出入口采用全装配式结构,节省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预制地连墙单体间采用后灌注接头桩的形式进行连接,结构外防水采用止水条和自密实混凝土等多种止水形式,增强了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每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顶部均施工有冠梁(2),冠梁(2)顶部外侧施工有挡土墙(3),挡土墙(3)外侧施工有截水沟(4),左右两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之间从上到下安装有出入口顶板结构(5)、出入口底板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内左右对称预埋有墙底注浆管(17),墙底注浆管(17)底部穿出预制地连墙单体(11)底部,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的侧壁中间位置均预埋有墙侧注浆管(18),墙侧注浆管(18)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竖直管从预制地连墙单体(11)顶部向内部设置且长度为预制地连墙单体(11)高度的一半,水平管连通设置在竖直管底部与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面之间;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在两个墙底注浆管(17)之间均设有一个测斜管(19),测斜管(19)内安装测斜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头桩(13)内部设有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顶板(53)处预埋有第一预埋锚固钢筋(110)和第一钢筋连接器(111),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底板(63)处预埋有第二预埋锚固钢筋(112)和第二钢筋连接器(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壁上在出入口顶板结构(5)、出入口底板结构(6)之间预埋有钢支撑钢板(114)、上拉连接件(115),上拉连接件(115)位于钢支撑钢板(114)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牛腿(16)与出入口预制顶板(51)之间设有支垫(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出入口预制顶板(51)顶部预埋有第一箍筋(511),同一排的第一箍筋(511)之间焊接有第一主筋(512),第一箍筋(511)、第一主筋(512)设置在现浇混凝土顶板(53)内,第一主筋(512)通过第一钢筋连接器(111)与第一预埋锚固钢筋(1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出入口预制底板(61)顶部预埋有第二箍筋(611),同一排的第二箍筋(611)之间焊接有第二主筋(612),第二箍筋(611)、第二主筋(612)设置在现浇混凝土底板(63)内,第二主筋(612)通过第二钢筋连接器(113)与第二预埋锚固钢筋(1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出入口预制顶板(51)内部、出入口预制底板(61)内部均预埋有若干加强内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每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顶部均施工有冠梁(2),冠梁(2)顶部外侧施工有挡土墙(3),挡土墙(3)外侧施工有截水沟(4),左右两侧的装配式围护结构(1)之间从上到下安装有出入口顶板结构(5)、出入口底板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内左右对称预埋有墙底注浆管(17),墙底注浆管(17)底部穿出预制地连墙单体(11)底部,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的侧壁中间位置均预埋有墙侧注浆管(18),墙侧注浆管(18)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竖直管从预制地连墙单体(11)顶部向内部设置且长度为预制地连墙单体(11)高度的一半,水平管连通设置在竖直管底部与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面之间;每个预制地连墙单体(11)在两个墙底注浆管(17)之间均设有一个测斜管(19),测斜管(19)内安装测斜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头桩(13)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圆周均布的若干接头桩主筋(131),接头桩主筋(131)外围焊接有螺旋箍筋(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主体和围护全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顶板(53)处预埋有第一预埋锚固钢筋(110)和第一钢筋连接器(111),预制地连墙单体(11)侧壁上对应现浇混凝土底板(63)处预埋有第二预埋锚固钢筋(112)和第二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刚,刘晓敏,董泊君,周俊龙,宋立伟,白强强,黄克起,张倩,郝宏志,葛隆博,宋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